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家有福妻(种田)第52节(1 / 2)





  因为他们看着王林被提拔重用,就想凭借努力有朝一日也得主子亲眼,出人头地。陈五娘拿了块枣泥糕啃了一口:“只要他们事情做的漂亮,在我手底下做活,是不会被埋没的,我已经和各个掌柜的,大管事说了,多留意多举荐下面的伙计,咱们正是用人之时。”

  陆彦生含笑着看向自家小娘子,她的长进如此之快,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陆彦生拱拱手:“娘子英明。”

  陈五娘扬起脸又笑了,吃了一会糕点议了些生意上的事情有些乏了,便起身坐到陆彦生腿上,双手揽住他的脖子,贴着陆彦生轻声说:“相公,我困了,咱们去睡一会儿好不好。”

  单纯的小娘子不知道她这无意之举在男人眼里意味着什么,陆彦生忍耐的极辛苦,却又舍不得推开,他将手撑在陈五娘的腰上,静静的盯着她,陈五娘被盯了个莫名其妙,忍不住晃动着身子:“到底睡不睡呀?”

  陆彦生几乎咬着牙才能答:“你不要动了,睡,这就睡。”

  真拿她没有办法。

  ……

  陆家的喜事几乎都是三房听雪堂院子里的,终于二爷院里也出了一桩喜事,钱姨娘要被扶正了,这个消息一出,着实惊讶了满宅院里的人,此前大部分人都以为钱姨娘此生扶正无望,恐是二爷嫌她出身不好,将来必要另寻新妇娶进来做正房的。

  “老天爷呀,您终于开眼了。”钱姨娘得到信儿以后高兴得不知怎么是好,又哭又笑,好好发泄一番后赶紧翻箱倒柜,找了一堆金簪子一对玉镯,还有两对珍珠耳环包好,直接往听雪堂去了,到了门口才暗道自己高兴糊涂了,这听雪堂向来不欢迎外人,她恐怕进去不得,正进退两难,刚好碰见陈五娘带着翠玲出来往如意堂去看陆何氏。

  “钱姨娘,你怎么在这里?”陈五娘问。

  钱姨娘满面堆笑,赶上前来攥紧陈五娘的手:“我特意在这里等你呀,多亏了你给我出谋划策,二爷终于要将我扶正了,要是没有你的帮忙,只怕……只怕我这辈子也不能如愿,所以,我备了一些薄礼来谢你,望你莫要嫌弃,可是我好不容易才攒下的好东西呢。”

  说着将包着首饰的帕子递给陈五娘,陈五娘怎么好收她的东西,把礼给退了,笑盈盈的说:“这是钱姨娘你的福气,东西你自己留着收着吧,我正要去如意堂请安,你跟我一块去吧。”

  “好好好。”钱姨娘笑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正好把这喜讯同陆何氏说说。

  第55章

  到的时候陆何氏正在小佛堂礼佛, 钱姨娘和陈五娘一到,立刻给寂静的院子带来了生机。

  近来如意堂来往的人多,陆何氏与年轻人多相处也觉自己年轻不少, 日子越过越舒坦:“何妈, 去端玫瑰酥和杏仁酪来。”

  陈五娘微笑:“一来太夫人这儿就有好吃的,往后媳妇日日来。”

  “来便是,吃的绝不短你。”陆何氏喜欢看陈五娘吃东西的模样,她吃的比谁都香,胃口不好的她瞧了总能多吃几口饭。

  钱姨娘在旁搭话:“媳妇我也跟着七夫人沾光了。”姨娘的身份不可自称媳妇,往日钱姨娘没在称谓上犯过错误, 惹得太夫人多看她一眼,钱姨娘掩唇:“忘同太夫人说了, 二爷将我扶正了, 晚些时候就去禀告二太爷和太夫人您, 二爷心里还是有我的。”说着她的声音已有几分哽噎。

  话中难掩盖高兴,但又有几丝委屈辛酸, 钱姨娘得偿所愿之余, 也叹自己不易。

  陆何氏深深看着她:“二爷当然惦念着你, 这么多年你辛苦了。”

  话音才落, 刚只是哽噎的钱姨娘瞬间嚎啕大哭, 陈五娘连忙递去一方手帕,陆何氏吩咐何婆子去取几匹布和一对玉镯子来给钱姨娘做贺礼, 然后又道:“怪我勾起你的伤心事, 好好的喜日惹你哭一场。”

  钱姨娘抽抽搭搭的抬起头:“我……我是高兴哭的……”旋即又笑,何婆子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好货, 她没料到三太夫人这么心疼她。

  “喜极而泣, 二夫人哭哭也好, 待会见了二太爷和二爷可千万别哭了。”陈五娘笑着说。男子的心不如女子细腻,钱姨娘若得扶正还哭啼,他们不能理解。

  略坐片刻,钱姨娘要忙着回去准备先走了,陈五娘又待了一会准备走时陆何氏叫住了她,叫何婆子抱了个小匣子出来,里面有金镯子一对,珍珠耳环一副,还有两只鎏金簪,说是前阵子收拣东西时翻出来的,金镯子是陆何氏当年的嫁妆,剩下的是三太爷在时送她的。

  “东西放在那也是积灰,不如给你戴着见见阳光,也不枉能工巧匠的手艺。”

  陈五娘要推脱,陆何氏干脆沉了脸:“给你好东西都不要,是不是缺根筋?这东西随便拿一件出去都能换白银白两呢。往后你和彦生有了闺女,这些也可为我那小孙女做添妆。”

  话到这一步,再推脱倒显得陈五娘不识好歹,她将首饰匣子抱在怀,乖巧点头:“媳妇谢过母亲。”

  陆何氏欣慰的点头,送东西的那位竟比收东西的还高兴。

  ……

  回到听雪堂陈五娘就把那副珍珠耳环换上了,她今日穿藕粉的夹袄,领口围了一圈纯白的兔毛,而珍珠耳环用了金丝做线,藕粉、银白、金的光泽相互辉映,衬得陈五娘愈发粉雕玉琢,没有半点从前的瘦弱苦气。

  听小厮说七爷还在书房温书,从清晨到正午已有三个时辰,就算是头老黄牛也该歇一歇,不然这刚养好的身子恐怕又得熬坏。陈五娘取了一只果儿的大圣风筝,轻叩书房的门后蹦了进去,她将风筝拦在脸前压低声音:“猜、猜、我、是、谁?”

  陆彦生捏捏发酸的眉心抬脸看去,唇旁不知不觉间勾了笑,他的小娘子越来越顽皮:“我猜不出来。”他伸手把陈五娘揽入怀中:“除非叫我好好看看,摸摸……”

  “没个正经,他们都在院里呢。”陈五娘的脸一下红透了,挣扎着从陆彦生怀中坐起,整理弄乱的衣裙。陆彦生脸上笑意久久不散。

  “娘子可别想歪了,为夫什么都没干。”那使了坏了人一脸无辜,陈五娘气鼓鼓的:“相公说什么便是什么,不理你了,我自个去放风筝。”

  说罢弯腰去捡刚才打闹时落在地上的孙大圣,不过陆彦生抢先一步捡起,一手拿风筝一手揽着娘子的腰,温声哄道:“我认错,娘子大人不计小人过原谅我一遭可好?”

  陈五娘抱着手臂:“你把风筝放起来我就原谅你。”

  “一言为定。”陆彦生揉了揉小娘子的脸颊,往院里招呼一声:“取我和夫人的披风来。”

  现在跟着陆彦生的是一个叫阿桂的十七八的男娃,圆脸圆眼睛,十分伶俐,立刻取了东西来伺候主子穿戴好,翠玲拿着风筝,主仆四人出听雪堂找了空旷的位置,今日风大,风筝放了两回就飞了起来,威风凛凛的孙大圣驾着筋斗云在天空翱翔。

  “再高点,再高点。”陈五娘笑着喊。

  陆彦生放了一会儿将风筝线递到陈五娘手中,让她也放一会儿,不过风太大了,她有些扯不住,见状陆彦生从背后揽住陈五娘,胳膊护着她的胳膊,手攥着她的手合贴在一处一块放,有陆彦生在后面保护,陈五娘的胆子越发的大,风筝线一截一截放出去,孙大圣飞出了气势。

  “放的高看的远。”小娘子笑着说。

  攥着她的手紧了紧,男人低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娘子想不想去远处看看?”

  陈五娘仰头望着飞舞的风筝,出生在陈家村,嫁到安山村,现在也只去镇上、县里逛过看过,再远一些的地方是什么模样,那里有什么风土人情,她当真好奇:“我想。”

  说罢看了看陆眼神:“相公这样说,可是有什么打算?”

  陆彦生点头,将风筝线给阿桂让他收起,自己牵了陈五娘的手往听雪堂走:“吃饭时再同你说。”

  午饭已备好,先喝一碗熬得奶白的鲫鱼汤暖胃,其余的炖鸡、清灼藕片、鲜汤水煮肉片也都是滋补菜,田婆子在照顾七爷七夫人的饮食上格外用心,不愧是厨房出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