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女场长第82节(1 / 2)





  杨君苏一咬咬定:“就是无意中拍的。”

  章主任:“……”

  杨君苏接着说道:“章主任,昨天的事,我也有责任,我没有控制好事态,让斗争无意中升级。你不知道,当时群情实在是太激愤了,就像是一根火柴扔进了稻草堆里,熊熊大火,势不可挡。”

  章主任扬手打断杨君苏的话:“昨天的事我也听说了,宁雷做得的确不对。等他伤好后,我们会对他进行严厉的批评。顺便说一句,宁雷是我们革委会临时打杂的,他代表不了革委会。”

  杨君苏心中冷笑,老套路啊,一出事就甩锅给临时工。

  她表面上顺着章主任的话说:“哦,原来他是个临时工,怪不得呢,我觉得他这人不像革委会的。跟他说领袖思想不懂,《农业六十条》也不懂,马克思辩证法更不懂。”

  章主任:“……”

  “章主任,昨天的事情,我们四分场的群众情绪激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怪这个宁雷平时做人不行。听说他以前是个小混混,上学时掀女同学裙子,吹口哨各种坏事没少干,也不知道怎么就混进了革委会。这次还对人民群众和干部不客气,对我们的贺科长一言不合就揪着领子要动手。”

  章主任沉着脸保证道:“这个宁雷,我们会处置他的。”

  杨君苏诚恳地道:“章主任,你真是个公正公平的人。另外,我再交代一些事情,有人举报我走资本主义道路。真是可笑,我一个无产阶级,生在农场长在农场,我哪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我们是集体场办企业不是个人的。

  再者就是,我们的职工生活艰难。前段时间,四分场基建资金不够,我们集资盖房,大部分人家都是借的钱,包括我自己也是。我们是腰里挂铃铛,穷得叮当响。大家的钱都集资盖房了,生活没着落,总不能向场里要,更不能向你们革委会要。我们穷人想穷法,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偶尔卖几张席子,还有烧砖的事,那也是没办法。章主任,你们要是能帮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合作社不办也没事。经过这件事,我也怕了。我一个姑娘家,我在办公室里呆着不好吗?”

  章主任冷淡地说道:“我们革委会只抓革命不管生产,我们帮不了你们。”

  杨君苏:“那就没办法了,合作社还是得继续办。”

  章主任看着照片,说道:“这张照片给我,还有,把底片也给我。宁雷我们会处置的。”

  杨君苏一脸担忧:“章主任,不是我要影响你的工作,而是实在是迫不得已。我一个姑娘家,家里都是姐妹,没有兄弟依靠,那个宁雷坏事做尽,我就怕打蛇不死,反遭其害。你处置他以后,他回过头报复我们家怎么办?有千日做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我这人胆小,可受不了这样的惊吓。”

  章主任:“……”你还胆小?

  他懒得再跟这个难缠的姑娘说话,便皱着眉头说道:“你放心,我会让你永绝后患——把宁雷赶出革委会遣送回原籍,这个决定你满意了吗?”在这个时代,宁雷回了原籍,没有介绍信和证明,他是出不来的。杨君苏打算写一封信给宁雷老家的大队干部说明情况,让他们监督宁雷。

  杨君苏粲然一笑:“章主任,你做事真是公平公正。”她把底片给了章主任,底片是给了,但谁说,她只有一张底片的?

  杨君苏一出革委会的门,李卫红他们就涌上来问东问西。

  “杨姐,他们没为难你吧?”

  杨君苏笑着答道:“放心吧,没有。”

  大家松了一口气,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里了。

  李卫红说:“杨姐,我们全无敌战斗队获得全胜,我打算就这个故事,排练一出话剧,杨姐,开头我想好了,就用你昨天上场前的开场白,现在还差一个有力的结尾,要不你再来几句?”

  小路也起哄道:“杨姐,来几句。”

  杨君苏微微一笑,“你们要排练话剧啊,行啊,我大力支持。这个结尾嘛,我这正好有几句:

  忠于领袖忠于党,刀山火海我敢闯1。

  晨霞满天红日升,阶级斗争不能松2。

  艰难险阻一脚踢,牛鬼蛇神一锤砸。”

  作者有话说:

  1革命时期的歌词。

  2出自七十年代某诗歌集。

  第九十三章 杨克思

  宁雷的伤还没好利落, 就被遣返回了原籍,他的家人也跟着一起回。据说走的那天,宁家一家人是哭天抢地, 周围的人是拍手称庆。反正这一家子没一个好的, 走了挺好。杨君苏让人打听好宁雷老家的地址, 给当地的生产队队长写了一封信,说明事情的原委和宁雷所犯的罪行,建议生产队严格监督, 免得祸害乡里。另外,也不要给他开介绍信让他出来。反正这几年, 宁雷是锁死在老家了, 至于几年之后,到时再说吧, 他不报复便罢, 要真报复,还有一个严打等着他, 送进去算了。

  杨君苏勇斗革委会, 还斗倒了宁雷,再加上爱说马克思辩证法,也不知是谁开了头, 给她取个外号叫杨克思,这个称号很有意思, 很快就叫开了。

  杨君苏听到这个外号倒也无所谓。

  李卫红带着大家把这段经历编成了戏剧搬上舞台, 虽然演员都是业余的, 但演得十分走心, 故事是观众亲身经历的, 有共鸣。演出颇受好评。四分场的职工们也愈发团结, 无产阶级团结为一体,天下真的无人能敌,他们可是连革委会都斗赢了的人,而且事后,革委会竟然没有算后帐。

  葛红生倒是想算,可是当时参与这事的太多,法不责众,至于那个领头羊杨君苏,有宁雷这个前车之鉴在前,葛红生没有十足的把握之前,自然不敢轻举妄动。

  葛红生暂时老实了,宁雷被遣送回乡了。革委会剩下的小杂鱼暂时不敢招惹杨君苏,那些大鱼们忙着争权夺利,也没空理会杨君苏。杨君苏和她的合作社获得了一个和平发展的时机。大家十分珍惜这个时机,不声不响,闷声发财,暗自发育。

  夏天还没彻底过去,他们又卖出了几千张凉席,得到一大笔进帐,大家拿到补助,个个喜气洋洋。

  砖厂仍在烧砖,源源不断地供应工程队,楼房几天一个样,预计到今年秋天,能盖好两栋楼。这是他们自己的楼,盖房的人干活认真走心,用的材料都是真材实料。砖厂在持续烧砖,草砖和草棒也需要大量供应。他们四分场的稻壳豆秸用得差不多了,不过也没关系,其他分场多的是。大家便用人力或牲口去拉麦秸稻草。

  合作社和砖厂运行良好,暂时不用杨君苏操心。

  不过她是个闲不住的人。没事就骑着那辆凤凰牌自行车四处转悠,想到什么好办法就记下来,遇到不懂的就积极向人请教,生产队的种庄稼老手,家属队的种菜能手,养鹅能手等等,她都真心请教过。

  大家叫杨君苏为田间科长,意思是总喜欢在田间地头办公,她也就笑纳了。

  四分场现在荒地多,树林多,水域面积广。荒地肯定还要继续开荒。林子里种的多是白杨树,高大挺拔的白杨,一排排,一片片的。

  杨君苏观察到,这些杨树的叶子细小,无法完全遮盖住阳光,一片一片的阳光从枝叶间洒落下来。她就在考虑能不能利用一下这大片的林地。

  她一时没有主意,回到家里,发现她在院子里种的扁豆由于太挤,扁豆挤挤挨挨的,结出的扁豆并不多。

  杨君苏便问道:“妈,你说我在白杨林里种扁豆怎么样?扁豆可以直接攀爬上杨树,连架子都不用搭。”

  叶香云惊讶道:“你咋还研究上种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