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女场长第149节(1 / 2)





  “那好,再见。”

  孙展青离开后,杨君苏开始考虑安排谁去一分场后勤科。人选很快就想好了,她堂妹杨春。杨春和杨秋今年六月就高中毕业了,三叔三婶提前几年就开始送礼了,也不能让人家白忙活。

  杨君苏原本打算等他俩毕业以后再说,现在机会出现了,只能提前了。不过,现在的学校课业也不紧,又是学工又是学农的,一天也就上半天课。提前毕业也没什么。

  杨君苏便让杨二宝捎话,叫三叔三婶明天下班后过来一趟,说她有事商量。

  王云一接到传话,赶紧带着一篮子吃的来了。

  杨君苏开门见山地说道:“三婶,我一直惦记着小春小秋工作的事,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是一分场后勤科,我想让小春进去。只是得让她提前毕业了,这没问题吧?”

  三婶王云一脸惊喜,“君君,你对弟弟妹妹是真上心。咱们家有了你,才算是真正的起来了。”

  王云说完一堆恭维话,接着又委婉地说道:“我还以为你会让小春小秋到你们四分场呢。”四分场离他们家比较近,又有杨君苏照拂着,更加方便。

  杨君苏正色道:“三婶,咱看问题要远一些呀。要是小春在四分场,我还得顾忌着别人的目光,就算她有能力做出成绩,大家也难免会说她是因为我的照顾。放她到一分场,反而更有利于她的发展。而且小春聪明伶俐,以后会大有前途。”

  王云恍然大悟:“还是你看得透彻,确实如此,是我想窄了。”

  王云迟疑片刻,试探道:“那个君君啊,必须得是小春吗?小秋就不行吗?”虽然闺女儿子她都疼,但到了工作这样的大事上,她还是想以儿子为先。

  杨君苏说道:“三婶,后勤科以女同志为主,小春去比较方便,而且小春比小秋大,按理也是先紧着她。咱们家跟别人家不一样,男女都一样。”

  王云赶紧说:“对对,就按照你说的办。”

  王云急匆匆地赶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杨爱民,杨爱民也是无比激动,好好地夸了侄女一通,在家里夸完还不够,又提着酒菜去杨利民家,把他和叶香云拍得飘飘然。

  杨利民说道:“我早就跟你们说过,咱们家最有出息的就是咱君君。我现在想明白了,老天爷让我没儿子,那是要补偿给我一个有出息的闺女。就我这个闺女,大哥拿他家的俩儿子给我换,我都不换。”

  杨爱民点头:“那可不是,别说俩,十个八个也不能换。”

  杨春听说后,特意赶过来向杨君苏道谢。她跑过来抱住杨君苏的胳膊,说道:“君君姐,你对我真好。我听我妈悄悄对我爸说,他们本来想小秋顶这个名额的,是你坚持要我来的。”

  杨春偷听着父母的讨论,不免有些寒心。是,她从小就感受到了自己跟弟弟的区别,虽然不明显,但谁也不是傻子,不可能感觉不到。但她觉得自己身体好,又是姐姐,让着弟弟一些也没什么,而且弟弟也不像别的弟弟那么浑。但是听到自己的工作机会差点被让给弟弟时,她还是难过愤怒。幸亏君君姐坚持要把工作给她,爸妈才不得不改变主意。

  杨君苏拍拍杨春的胳膊:“小春,咱们姐妹之中,就你跟我最像。你身体棒,脑子好,这就是干大事的基础,你以后好好干。”

  杨春受到莫大的鼓舞:“姐,我听你的。我以后要向你学习。”

  第一百五十七章 我们都羡慕你

  杨君苏说:“你回去跟学校申请一下, 就说这这几个月要去单位实习,或者说家里有事也可以,不能常去学校, 到时候去拿毕业证就行。”

  杨春说道:“没问题的, 反正我们在学校也学不到什么东西, 去不去都行。到时去领毕业证就可以。”

  杨君苏很快就去跟一分场协调,顺利地把孙展青给调了出来,又顺便把杨春给塞进去, 补了孙展青的空缺。

  一分场后勤科办公室里的人听到孙展青被调走,先是震惊, 接着是狂喜, 这下好了,不但走了一个最讨厌的人, 还空出一个名额, 有人想把自己闺女塞进来,有人想把侄子弄进来, 还没等到他们下手, 杨君苏就把杨春给塞进去了。

  这些人只能暗暗生闷气,人家杨春也是农场子弟,完全符合要求。他们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孙展青到了四分场生产科后, 杨君苏就让她负责饲料厂的事情,还嘱咐高洁小赵齐冰三人全力协助她。杨君苏跟宋要武和张书记申请了一笔钱购买了两台粉碎机和一台搅拌机。她还想打听打听, 省内有没有饲料厂, 想派人去学习一下。打听一圈, 发现他们这儿还没有正经的饲料厂。别的地方有没有就不知道了。

  没有可供学习的单位, 她也只能摸索着前进了。机器简陋不齐全, 人才只有半专业的孙展青, 厂地还在规划中,即便如此,四分场的饲料厂还是搞起来了。

  杨君苏这几天净画饼了,给领导画饼,说这饲料厂的前景有多好,肯定能让四分场更上一层楼。也给职工和家属们画大饼,大家仿佛都提前一年闻到了猪肉的香味。画饼还是很有效果的,大家的干劲十足,很多人利用业余时间来义务帮忙。

  杨君苏没从总场要拨款,经费就是从四分场的帐上划,以后饲料厂有盈利了再还回来。后勤科财务室也在核算饲料厂的各项成本,还要算算他们帐上能拿出多少钱,一切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杨君苏还提前想好了饲料厂的销路,先从农场内部开始,鼓励大家多养猪。

  她把王宏声和齐冰叫过来,委婉地说道:“等饲料厂建好,咱们四分场要扩大养猪规模,不但养猪厂要扩大,下面的生产队有条件养猪的也可以养。外面的生产队都能养,凭什么我们的职工不能养?你们两个人有空去下面采访采访,跟老乡们好好聊聊,听听大家的意见。我们要倾听来自人民群众的呼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两人都是聪明人,一点就透。赶紧抽时间骑上自行车去生产队探访民情。

  除此之外,她又让李卫红和小路负责打听他们周边有哪些养猪厂。

  杨君苏把活派出去也就不管了,转而继续忙活饲料厂的事。孙展青在这儿工作十分愉快,但也有一个难处,她家离四分场太远了,骑自行车要一个半小时,有时她在这边耽误晚了,回家就得摸黑,时间长了就不太安全。但他们这边也没有宿舍,猪场倒有两间仓库,只是又暗又潮,而且猪场打扫得再干净也有异味。

  杨君苏就跟杜娟打声招呼,让孙展青先住在她那儿,等饲料厂建好后,再做安排。

  杜娟观察了一下孙展青,发现这姑娘卫生习惯挺好,而且跟人相处挺有分寸,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不好相处。

  她本来就因为昔日的小伙伴都找对象或是结婚了,感觉有些孤单,正好来了一个新伙伴,两人相处得还挺和谐。

  孙展青本来担心自己的境遇会跟一分场似的,被一群闲得发慌的人背后嚼舌根说闲话,当面阴阳怪气。没想到,大家各有各的事要忙,根本没空理会她。生产科的三个同事对她十分照顾,周到热情但不过火,从来不主动打听她的私事,让人十分舒服。

  孙展青的心情更放松了,就把全部心思放在研究猪饲料上。她抽空回家把父亲当年留下的资料和笔记全部翻找出来,重新研读一遍。

  杨君苏不懂猪饲料的详细配方,但她多少也知道一些理论知识,就把自己知道的那点知识全部告诉孙展青。

  “我记得猪饲料原材料就那几样,玉米、大麦、麦麸、牧草、脱过毒的棉籽饼,再加鱼粉、盐和石粉。但前期中期后期的配比不一样。我建议你把猪分开做试验,每天记录,看喂哪种饲料猪的生长状况最好。”

  孙展青笑道:“没想到你竟然还真懂行。那我就不担心了,我最怕外行指导内行。”

  杨君苏笑而不语,她也就点到为止。专业的事得交给专业的人,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她说道:“我就知道这些,剩下的都交给你了。你需要什么东西就去跟高洁申请,也可以找李卫红帮忙。”

  “好的。”

  孙展青埋头认真研究猪饲料,整天像长在猪场似的。

  田翠翠说道:“这姑娘看着长得秀气,没想到不怕脏不怕累。做事特别有钻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