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91节(2 / 2)


  “好得很,听了你的真没错,每个月能多挣不少钱哩。”

  卫孟喜大概知道他能挣多少,跟她卖卤肉是不能比,但跟大多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比起来,已经是一个不菲的数字。

  “开泰哥想不想再多挣点儿?”

  高开泰的拖拉机忽然就越“突”越小,猛地停下来,“你的意思是……”

  卫孟喜点点头,“我有个建议,开泰哥你看你每次回来的车,除了帮我拉东西,大多数时候都是空的,咱们可以想办法将车厢装满,反正都烧差不多的油。”

  满载和空车油耗是有区别,但对手扶式拖拉机来说,区别并不大,空车省不了几个钱。高开泰挠了挠后脑勺,“可我也不知道能拉什么东西回来。”

  “当然是拉咱们金水煤矿没有的东西。”

  商业的本质作用就是促进物资的流通,把没有的、稀缺的东西带到真正需要的地方来,多的不说,赚个差价应该没问题。

  金水煤矿最不缺的是煤炭,同时还有上万的工人和双倍乃至三倍数量的家属,“有这么多人口,衣食住行的需求也是很大的。”

  高开泰点头,像个小学生似的,乖乖听卫孟喜“上课”。

  “衣食住行几项,最基本的除了吃饭,就是穿衣打扮。”

  “你的意思是,让我从书城拿衣服回来卖?”高开泰想到矿区这么大的人口基数,煤矿工人上班有工装,下班业余时间都在宿舍或者睡觉,还真不需要买多少衣服,但家属不一样啊。

  他们的家属里,多的是年轻漂亮有审美追求的女人,也多的是一长高就要换衣服的孩子……高开泰想到那画面,立马就兴奋得脸都红了。

  他知道自由市场有些倒爷就是从羊城倒卖服装回来,在这边赚差价,一件衣服能赚不少钱呢!这么大的矿区,要是每人向他买一件衣服,他一年也要转好几万人的钱,哪怕一件赚几毛,那也是几千的利润。

  几千块啊,他们老高家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谁知卫孟喜却泼他冷水,“在现在的矿区卖衣服,条件还不成熟。”

  她自己就是煤嫂,知道煤嫂们的生活现状,吃饱肚子,有份工作才是当务之急,谁有钱穿衣打扮?就是那些双职工的家属,手里也没多少余钱,捏得紧呐。

  想赚她们的钱,不如去抢,成功概率或许还高点。

  “啊?不卖衣服,那卖啥?”高开泰发热的头脑瞬间被泼醒。

  这才想起来,卫孟喜说的是事实,他经常往那边去,确实是这么个情况,都是老家日子过不下去才来煤矿的,又不是来探亲度假,哪有钱消费。

  “现在八月上旬,要不了多久,孩子就要开学了。”

  “那卖孩子衣服?”

  卫孟喜笑起来,这高开泰平时看着挺机灵,咋关键时刻掉链子呢,“不是衣服,你想想每个学期开学的时候,孩子要拿什么去上学?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

  当然是书包呗!

  “啊对!我咋这么笨,小卫你可真聪明,脑袋里咋就有这么多点子?”从教他收鸡蛋卖鸡蛋,到收各种土特产山货,再到收粮食,现在居然还可以把回来的钱也挣了。

  卫孟喜苦笑,这叫啥聪明啊,她也是被生活逼的,上辈子的生意也并非顺风顺水,孩子学坏那几年正是她亏大钱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为了给根花根宝挣学费以及给卫红卫东挣看病钱,她恨不得一天打十份工。

  凡是能挣钱的事,她都干过,不然又哪来的本钱东山再起呢?

  但高开泰一直只会从村里往省城带东西,因为村里谁家有啥他门儿清,书城嘛……“书包我该去哪里进货?”

  “自由市场有卖服装的摊位,你可以去问一下,尽量压压价。”万一成本太高,拿来矿区的利润可就没多少了。

  带着这个好消息,和即将挣到一笔快钱的期待,高开泰开开心心“突”回家,车还没停稳,小曲儿就先哼上了。

  高家其他人都下地干活还没回来,虽然他是做着点小生意,挣得比普通工人多多了,但大家长高三羊是经历过风雨的老人,总觉着政策会变,现在允许干的事说不定过几年又不许干了,做生意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农民的根,永远在土地里。

  所以,高家人现在还种着不少责任田,养着猪鸡牛羊各种家禽,一大家子还是靠着土地生活。

  “爸,今儿回这么早?”

  高三羊捶着老腰,“这腰又痛起来,不争气啊。”其实是其他儿子儿媳孝顺,心疼他,硬生生把他赶回家休息的。

  老头高兴,对最小的儿子自然也和颜悦色,“我看你挺高兴,咋,捡到钱了?”

  高开泰摇摇头,但随即又点头,“算是吧,就上次来咱家那个小卫同志,你还记得吗?”

  高三羊怎么可能不记得,一来就说感谢去年给他们批地盖窝棚,让他们一大家子有了容身之处,手里递过来两条大前门和好几罐麦乳精。

  都说“领导抽中华,干部大前门”,他作为一名普通的生产队队长,以前连公社干部都算不上,现在更是,直接成村长了,“权力”大不如前,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抽上干部专属的大前门!

  她送的很真诚,他收的也很受用。

  “她今天提点我,可以去自由市场批发一批书包,顺路拉回来,让娃他妈带矿区卖,一个至少能挣几角钱。”

  高三羊眼睛一亮,“又是她教你的?”

  “那是,不然以你儿子我的智商,也想不到啊。”跟卫孟喜相处久了,他还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

  高三羊半眯着眼睛,一只手捋着小山羊胡,迅速把这事的利弊过了一遍,又分析了可行性,小书包一个最多一两块钱,一次去卖个七个八个,也不算投机倒把。

  再说,矿区卖衣服卖鞋子的不也卖得光明正大,打办的人也不会来抓啊。在外头是得防着他们,可在金水矿,山高皇帝远,睁只眼闭只眼。

  “怎么样,爸你同意我干吗?”高开泰小孩似的,等着老父亲发话。

  卫孟喜看人还是准的,知道他这种被大家庭保护得很好的,又有点小头脑的年轻人,其实是最容易相处,也最容易被“鼓动”的,只要他信任她,这段关系就能维护好。但像他的老婆廖美娟,头脑清醒,精于算计,聪明是聪明,但这种人必须她有求于人的时候才会听话,一旦求不着人,她翻脸可以翻得很快。

  她们接触不多,但仅有的几次,也够卫孟喜看明白的。

  “你想干就干,问题是你知道上哪儿进货,进什么样的货受欢迎,什么样的货利润大吗?”

  “不知道……”他并不害怕困难,信心满满的说,“只是目前不知道,小卫已经教我去自由市场卖服装的摊位上问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找到货源。”

  “反正,就像小卫说的,不懂就多看多了解,找机会多问,不要害羞,我不会的,总有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