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109节(1 / 2)





  陆广全对这些不感兴趣, 她就压根没让他知道,直到开工的良辰吉日定下来才告诉他:“10月23号,你有空没?”

  陆广全算了一下, 那天是礼拜天,“嗯。”鬼知道他多想快点搬进新家啊。

  “那行, 咱们就定那天。”于是, 卫孟喜又开始了风里来雨里去四处买建材的日子。

  但现在跟去年盖窝棚时候不一样, 这次她是骑着三轮摩托的, 速度更快, 载货量更大, 想去哪儿一脚油门就能去。

  另一个便利之处就是她手里有钱, 兑到了工业券, 去建材公司买东西价格便宜,质量也是十分好的, 种类配备也齐全, 只要钱够, 一个地方就能把所有东西买齐,不用为了买个零部件东奔西走,走街串巷。

  建筑工人她没有现成的,以前给盖窝棚的是后头金水村村民,让搭个猪圈灶房啥的不在话下,但没有盖正经楼房的经验,卫孟喜也不敢把这么大的事托付给他们,但她忽然想到金水煤矿明年不也要盖筒子楼吗?

  以前盖的那么多楼房厂房啥的,肯定不是里头工人自个儿盖的,而负责这些后勤事务的,不就是她的熟人吗?

  当即,卫孟喜抽空又上姚家一趟。

  现在姚家人可喜欢她了,不仅是每次不会空着手去,更是因为她说话好听,每次都能说到别人心坎上,再加上她会调解矛盾,有她在中间缓冲着,调节着,姚家老太太和儿媳妇的关系好了一些,说不上亲热,但也没以前那么王不见王了。

  卫孟喜刚进屋,老太太就端来一盘洗得贼干净的梨子,“赶紧吃,阿良送来的,他就是孝顺,还记挂我这老太婆,大老远的跑金水煤矿来一趟。”

  卫孟喜拿起一个梨子,也不削皮,直接啃,这是金水特产,皮子特薄,汁水丰富,果肉鲜嫩,一点儿渣也没有,削皮都是浪费。更何况这年代可没多少农药残留,都是纯天然的,她和刘桂花要是上山见到,都直接用衣服擦擦就啃的。

  “徐局长来看您啦?那对您可真孝顺。”

  “来了,就前天来的,还说来做啥调研,专门去后面窝棚区看了一圈,还夸你呢,说你那卤肉店可开得风生水起啊。”

  卫孟喜一愣,她完全不知道这事,平时要是有市里面或者区里的检查,无论工商还是卫生,杨秘书都会来通知的,但这次居然没说……不会是杨秘书瞒着她,应该是他也不知道。

  市工商局来了个突击检查,连矿领导也不知道。

  但卫孟喜奇怪的是,他们来了又走了,窝棚区的小集市却依然开得好好的……那是检查了个寂寞?

  老太太正要继续说徐良的事,姚永贵回来了,“妈跟谁说话呢?哟,小卫来了。”

  卫孟喜也没起身,依然坐沙发上,“姚大哥下班了,我正好上菜店,顺道来看看大娘。”

  做儿女的嘛,谁不喜欢自家长辈被人惦记呢,姚永贵也笑起来,问了几句卤肉店的事,又关心小陆在省城上学的事,终于才想起来,“你是不是有啥难办的事?”

  卫孟喜摇头,“不是啥难事,就是想问问大哥以前矿上盖家属楼是哪儿找的施工队?我这不是要准备盖房子了嘛,就想着能找个专业的更好。”

  她有了宅基地的事,早就人尽皆知,自家人保密工作做得好,但耐不住还有金水村那头啊,这就在一个片区住着,煤嫂们挑水捡蘑菇都能遇到村民,一聊保准知道。

  “那先恭喜你了。”姚永贵坐下,“以前咱们是找石兰省建公司,现在省里上马的项目多,估计他们也忙不过来,要不我帮你问问金水市建筑公司咋样?”

  这年头基本没有成规模的私人建筑公司,因为这一行可是真正的计划管控,顶多就几个村里人农闲的时候出门给人干泥瓦匠水电工之类的,盖猪圈灶房可以,盖楼房却是没啥经验的。卫孟喜心想,难怪很多穿越重生的年代文里,很多大佬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后都要开建筑公司,那真就是遍地黄金,谁捡到算谁的年代啊。

  “你打算盖多大的?”

  卫孟喜把计划和要求都一股脑说了,姚永贵瞪大了眼,咂吧咂吧嘴,“真……真要盖那么大?”

  不是他没见过世面,他在金水煤矿也是当领导的,可他这当领导的一家老小还挤在筒子楼里,这小两口买了市里的临街小楼不算,现在还要在矿区盖一栋占地二百平的三层小楼!

  这叫啥事啊,他都不知道是该羡慕还是嫉妒了。

  姚老太太是多年的人精了,哪能不知道儿子心里滋味不好受,使劲拍他一把,“你们只看到小卫盖房子,她熬油费火又费眼的卤肉你咋不说?她每天蹬着三百斤的自行车来回你咋不说?”

  姚永贵这一想,心里又只剩佩服了。

  小卫蹬自行车的场面他曾亲眼见过几次,货物绑得比她还高,成年男同志也蹬不动的自行车在她脚下却跟带了轮子一般。

  人家的幸福生活都是靠劳动创造的,他要是能有祖传手艺,又能吃得了这些苦,也就不会还在矿上当个主任了。“瞧我,是我心窄了,你放心,我把要求记下来,下午正好要进市里开会,我去问问,回头给你消息。”

  卫孟喜这才感激着离开姚家,心里却在琢磨徐良来矿区的目的,肯定不是检查那么简单,但自己的卤肉店肯定是他的重点检查“目标”。

  徐良这人,不是她不想跟他建立良好关系,是他太刚正不阿了,后来办卫生许可和税务的时候,她又去过两次市工商局,但都只是见面点个头而已,没有过多的接触,自己也不好再紧扒拉着人家,倒是陆广全在书城遇到过他两次,一次说是去省城开会,一次则是听说他在矿大念书,专程去看他。

  卫孟喜倒是愈发佩服他了,这叫啥,她想跟他交朋友,他却想跟他交朋友,而他又只想跟她交朋友?真是个三角形的循环啊,她想笑。

  但她自己也知趣,徐良跟她没共同话题,那她也就不去跟前凑了,毕竟,有点本事的聪明人,都是会清高一点的。她卫孟喜虽然能力还比不上徐良徐大局长,但也是要脸皮的。

  晚上姚永贵带来消息,市建筑公司可以帮她盖,但最近项目多,能抽出来的人手不多,只能暂时派一个八人小队来,不用管吃住,等实地考察,做好设计方案以后,再谈一口价。

  卫孟喜很满意,能不管食宿,那可太好了!她不想把本就不多的时间用在做饭上了,本来自家人随便吃点应付一下就行,但请工人干活必须好酒好菜,她宁愿多花点钱,也不想浪费时间,把自己搞得太累。

  还是那句话,花钱能解决的苦,她都不想受了。

  第二天,卫孟喜亲自骑着摩托车去建筑公司找工程队,一行八名工人骑着自行车跟来矿区,当场量地皮和做设计。

  设计其实卫孟喜和陆广全已经做好了,只是过几天加点东西,过几天又划掉个啥的,现在一张图纸已经涂得乌漆嘛黑,那边拿过去一看,都被吓到了。

  “咋这么详细?”

  卫孟喜笑笑,“我爱人就是跟图纸打交道的,只不过在盖房子这一块没你们专业,还请麻烦帮我们把把关。”

  开玩笑,陆广全以前还可以说是草台班子出身,现在可是正经的学采矿工程的,美学眼光可能不行,但在结构和安全性上,他绝对是杠杠的,卫孟喜丝毫不怀疑,他能把自家房子设计成碉堡一样的存在。

  图纸很快得到施工方的认可,那边又帮忙画了个更简洁的,10月23号放过炮仗祭过土地神和山神后,陆广全和卫孟喜的房子正式动工了。

  工人少,速度自然慢,这倒是方便卫孟喜一边攒钱一边买材料,基本是卤肉店昨天的收入刚转进兜里,还没捂热乎呢,第二天就要花出去,有时候一天的不够买,还得攒两天才行。

  幸好,衣柜床这些木头家具是请龚师傅帮忙带着人打的,只需要买木头就行,知道他们手头困难,工钱他们说等以后再结。

  除了拿货,还得去书城和金水市跑,卫孟喜顾不上小呦呦,分外想念苏奶奶,决定上她家里问问,她还愿不愿回来,如果愿意的话可以加工资,要是实在不愿意,她就赶紧另外找个保姆。

  这天,骑着摩托车,卫孟喜来到苏奶奶家所在的胡同,按着记忆找到门牌号,发现门半掩着。

  老太太脾气古怪,哪怕是在窝棚里住仓库,她也不许别人未经同意进她睡觉的小隔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