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235节(1 / 2)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张川都是大学生了,打算什么时候去报到?”

  苏奶奶收起脸色,“我想带他们先回老家去祭拜一下小婉,下星期就动脚。”

  “那么早?”他的通知书收到算早的,这才八月初呢。

  “京市有几个老熟人,也想聚聚。”

  卫孟喜就“哦”一声表示知道了,苏奶奶这几年想开了,不再是以前那副离群索居无欲无求的样子,她现在也想为自己孙子准备点人脉关系,很多时候,努力也重要,但有人脉和资源,能得到的资源能去到的平台就会不一样。

  这么多年她即使是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求过什么人,现在能去开一次口,别人怎么说也会照看张川的。

  当然,孩子们也要聚一场的,卫孟喜想在家里招待他们,算是为张川办个小小的简单的升学宴。结果,不仅孩子们去了,就是刘桂花侯爱琴等看着狗蛋长大的老人们,也都去了。

  当时,卫孟喜回矿第一时间将消息告诉了张大娘,老太太直接喜极而泣,眼泪哗啦啦的流,嘴巴里只会念叨“狗蛋出息了”,反复不知道念了多少次。

  这几年在矿区其实也不算辛苦,但人终究会老了,卫孟喜不劝还好,一劝她就嚎啕大哭,哭得像个小孩子。

  “张大娘,您用血喂出来的儿子狼心狗肺,但您的孙子却出息了。”

  张川考上公安大学的消息压根瞒不住,不用半天,整个金水煤矿都知道了,就连许军张劲松也跟小卫提前打招呼,说升学宴的时候记得要通知他一声。

  于是,本来只想简单的小小的来一场,变成了大家都要来,她不能再办在家里,只能上卫家宴包席了呗。

  满满登登七八桌大人小孩子里,有张川的姥姥奶奶弟弟妹妹,有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们,有黎安华严彩霞等几个跟他报团取暖的“浮萍”,也有当年的救命恩人龙公安,一直给他们送衣服不让他们失学的侯爱琴,还有曾经给过他几顿饭的刘桂花,有对他捡煤块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夏有富夏大叔,还有食堂里可怜他们经常偷偷给他多打半勺的大师傅……当然,坐首位的,是他的卫阿姨。

  卫孟喜觉着这样的日子该把主位留给苏奶奶和张大娘,但张川不容置疑的就把她拉到那里,第一个敬的也是她。这种敬爱与她的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无关,只为她当年那一个温暖的,带着卤肉香的怀抱。

  苏奶奶和张大娘一点没觉得被抢了风头,甚至还夸他行事越来越有大人派头,越来越稳妥。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安排的意义,全都交口称赞——这孩子,以后绝不简单。

  席间,回忆起以前矿区的种种,很多女人都偷偷抹眼泪,太不容易了,以前被苏奶奶认回,他的命运其实就已经改变了,但这一次,是他完全靠自己,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就是很少表露情绪的老陆,也唏嘘不已。

  这个金水煤矿,他是第三个彻底改变命运的孩子,以后还会有更多个黄文凤姑侄,还会有无数个张川,将来无论他们身处祖国的天南海北,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他们都留着一样的血——金水煤矿的孩子。

  就连张劲松这一矿书记,都是红了眼圈。

  很快,送走张川,送走自家这五个,过完国庆天气越来越凉,没俩月就到了1991年元旦。

  本来,元旦节也就那样,每年都恰巧比较冷,年轻人们爱走动那是他们的事,小卫和老陆这对中年人是不爱出门的,可今天她必须出门——去接侯烨。

  他们的万里文具厂开起来也有三四年工夫了,但前期因为订单少,工人工资开销大等原因,后面这两年有广告加持,订单倒是暴增了,但因为一天二十四小时不停歇的开动机器,设备又出过几次问题,后来卫孟喜实在受不了那效率,买了几台进口设备,账上也经常没有结余。

  一直到今年,订单稳定持续不发愁,机器设备也没有再添置过,账上的钱就哗啦啦的增长……这意味着,今年将是万里文具厂的股东们,第一次分红!

  去接侯烨的路上,卫孟喜都是哼着歌的,她大概知道自己能分多少了,这是一笔巨款,有了这笔巨款,她又能做点事情了。

  侯烨跟三年前基本没啥变化,还是一样的骚包土鳖,这三年卫孟喜也会时不时飞过去看看厂里情况,跟他也是经常见面的,就是侯爱琴……

  大黄发才刚停下,从呦呦嘴里知道她妈妈去接侯烨的事,侯爱琴就在村口望啊望,车子刚停下,她就一把抱住侯烨,又捶又打又骂。

  “你这死孩子,这么多年就不知道回来看看你大姨!”

  “熊崽子翅膀硬了是吧,以前可是吃我的奶长大的,现在就……”侯烨比李怀恩小了几岁,当时侯爱琴又怀过一个,就比侯烨大两个月,谁知出生后没多久就没了,正好侯烨早产,他妈妈为了身材不愿给喂奶,侯爱琴就将他抱矿区来,喂到十个月才送回去的。

  这可能也是侯爱玲对他没什么母子情的原因之一,不是自己喂出来的,早产还害得她差点丢了命,心理上的牵绊也不多,所以后来能在雨夜里把发高烧的他扔在医院,她跟着顾双全走得头也不回。

  当然,侯烨想的可不是这些,他赶紧偷偷看周围的吃瓜群众,一张俊脸涨得通红,“哎呀大姨你说啥呢,我这不是回来了嘛。”

  “回来回来,还知道回来,看我不打你屁股……”下意识的,侯烨捂着屁股就跑,边跑还边回头看,大姨有没有追来。

  明明是个挺俊俏的小伙,可这滑稽的动作一出来,哪怕他穿的是皮大衣,也掩盖不了一股熊味儿,引得吃瓜群众哄堂大笑。

  小五还记得他,往他脖子上看,可惜不知道是冬天穿太多还是怎么着,愣是没找着他那根大粗金链子……有亿、点、点失望。

  侯爱琴笑得泪花子又出来了,“侯烨你个小屁崽子,赶紧过来,大姨不打你,让大姨好好看看这几年在外头过得咋样,啊。”

  侯烨才不上当呢,他继续捂着屁股,游离在安全距离之外,“大姨你先好好说话,我表哥呢?”

  不提这茬还好,一提侯爱琴的脸色就十分难看。

  李怀恩去年清明节前辞职了,辞掉他在矿机关的干部工作,下海经商去了,侯爱琴是老一辈人的思想,觉得体制内多稳定啊,况且他现在才四十岁不到已经是副局长了,再熬两三年上正局是板上钉钉的事,矿务局这是多强势的单位啊!

  可惜李怀恩现在对能挣钱的谢依然那是唯命是从,辞职还带着小舅子上书城做生意,据说现在是给谢依然的公司当经理,小舅子给谢依然当专职司机,一家子风风火火的。

  侯爱琴拉着小卫,跟在侯烨后面进饭店,一路走一路吐槽,“表面看风风火火,其实都是花子,上礼拜还回家跟我借钱呢,说是什么炒股炒亏了,现在连油都加不起了。”

  卫孟喜只是笑笑,这就是她一直不碰股市的原因,谢依然不知道是胆子大还是心太贪,在连续两年都尝到股市甜头之后,去年年底居然把手边所有现金流加房产啥的抵押了贷到一笔钱,凑了拢共一百万投入股市。

  刚投进去那几天,一天上万的收益噌噌长,她笑得嘴都歪了,每次回矿区把那油门轰得贼响,就跟衣锦还乡一般。

  这不,钱全在股市里,还得按月还贷款,手边现金就不足了,居然连加油钱都没有,卫孟喜只能说祝她好运吧——没记错的话,最近股市可能又要有个小波动了,不知道她能不能扛住。

  依她对谢依然的了解,这人心理素质不太行,容易炸毛,经不住一点风吹草动的打击,到时候一天亏个几万块可别哭鼻子。

  说着,三人来到卫家宴,找个包间,开始算账。

  账本是侯烨带过来的复印件,整个1990年,留足下一季度的进货和人工费用,万里文具厂的账户上有结余96万5千多,那五千就不算了,只算整数就是96万。

  “小卫你掐我一把,看我是不在做梦,你们的厂子一年就赚了这么多钱?”

  侯烨“切”一声,其实还不太满意,因为本来可以有两百万的,是卫大姐整天不是让买这个设备就是买那个设备,现在居然连复印机都请露西从美国买了一台过来,还给配了两台电脑,所有客户资料账本什么的都能想要多少复印多少存档多少。

  就这,可把那些从全国各地赶来签合同的土老帽们吓一跳,表面上竖大拇指,心里都在想:这么有钱这么有实力的文具厂,全国也找不出第二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