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260节(1 / 2)





  至于想要临时把户口迁回来的,想要赶紧怀孕多增加一个人头的,您歇着吧!

  忙了两天,村民们拿到钱,一个个喜滋滋的,区政府收到一个专门送上门的招商引资政绩,也是美滋滋,一场原本可能会引起很大波动的事,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平息了。

  韦向南和黎安华现在对老板的佩服那真是五体投地啊,回去路上一个个给她不要钱的吹彩虹屁……嗯,当然,只有黎安华而已,韦向南人家是惜字如金的。

  因为只有他们知道,在理合同的时候,老板明确把承包内容和时间拎出来研究过,她这三百万买来的不仅是水源,还有附近五百亩的山头,虽然现在看着没种粮食,只是算森林,可合同上可是说得一清二楚,以后山头作什么用,只要不违法乱纪,任何人都不能干预。

  更何况,年限是七十年。

  这些字,是正正规划写在合同里的,可村民们谁会看?谁又有耐心听老板解释呢?一口气拿到他们三辈子也挣不来的钱,这就够了。

  未来七十年,只要没有不可抗力的出现,那整整五百亩森林,就是老板一个人的。

  你就说吧,他们老板不精,谁才算精?罗秀那老小子,只配给老板提鞋。

  本来今年也该到文具厂分红时间了,但现在厂里生产任务重,又刚扩大了规模,扩招了工人,改进了设备,卫孟喜和侯烨都一致觉得分红可以暂缓,所以她现在的存款就只有三百五十万。

  除了当面拿出来的用于赔偿的三百万,手里就只剩五十万,这用来买设备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投资建厂的钱可以慢慢想办法,当务之急是费萨尔的一千瓶矿泉水,第一笔订单不能黄。本来时间是充足的,但被罗秀一作梗,就把一周的时间生生压缩到一天。

  现在,刘桂花和黎安华在紧锣密鼓的办好了取水许可证,但卫孟喜没设备啊,怎么搞?

  她的焦虑,传到电话里,老陆难得早早的回宾馆休息,却听见她的唉声叹气,忽然福至心灵——不就是净水设备吗?

  “等一下,十分钟后给你电话。”说着,老陆就把电话挂了。

  卫孟喜心说他能有啥办法?只剩最后一天时间,就是他能设计出来,也要能造出来才行啊。

  这家伙,听说今天在京市大学作报告的时候,还被好几个学生送鲜花呢,五个崽在台下可是看得一清二楚……嗯,都是大哥哥送的,没有大姐姐。

  就是有,也没人会多想,毕竟这世界上要是连老陆都不可信了,那还能信谁?

  都说父母是孩子对异性最初的想象,有老陆这样一个眼里有活、从不发火、有求必应还才貌双全的男性在前,自家三个闺女以后找对象的眼光,那可不是一般高。

  其实哪怕现在,就能看出来了。卫雪卫红上高中,是有小男生追求的,写情书送钢笔笔记本电影票啥的,可她们真觉得这些都不算对一个人好,更说明不了喜欢。

  甚至,卫红还很直女的表示,她要是喜欢哪个男生,才不要送人家钢笔电影票呢,她以后挣钱了直接送车送房!

  因为在她心目中,爸爸妈妈就不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没谁规定房子车子只能男的买,像他们家一样,妈妈这样不也挺好的?

  前提是,那个男生得有她爸好看,有她爸聪明,能当状元,考得上青桦,挖得了煤,还能治理得了环境,画得了设计图……最关键的是,还得听妈妈的话。

  卫孟喜这边正想着,那边老陆的电话就打来,“我跟杨老说好了,你现在就派人去拉设备。”

  原来,杨老实验室里正好有一套小型的水处理设备,消毒一下就能使用。虽然效率跟专业设备不能比,但一千瓶水一天时间足够了。

  卫孟喜恨不得亲老陆一口,她怎么把现成的专家给忘了呢?杨老人家可是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实验室的!

  当即,她立马带安华开车去拉设备,对杨老的感谢自不必说,这种设备人家也是稀罕物件,是用来处理实验用的纯水的,要不是老陆这个得意门生,卫孟喜不觉得自己能借到。

  就是按使用次数收费,她也借不到。

  连夜拉回设备,紧赶慢赶,终于是赶在最后一天天亮之前把费萨尔要的一千瓶矿泉书灌装包装好,由黎安华送上飞机,一直到确定那边收到,她这才松口气。

  接下来,就是正式开办厂子的事了。

  但老陆和孩子们回来,快过年了,她也不想把自己搞太累,就寻思先把年过完再说。

  1992年的春节,因为孟仲平带着露西和儿女回来,孟舅舅一家团聚,卫孟喜也在年前最后一天带着孩子们回去朝阳县去过年,当走娘家。

  一家七口到朝阳县的时候,正是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太阳还没落山,孟舅舅一家已经等候在大门口,远远的看见一个皮肤白嫩,五官深邃还一头金黄色卷发的女孩,三个女孩的眼睛就不会动了。

  “妈妈妈妈,那个姐姐好漂亮呀!”

  就连一直对女孩子不感兴趣的卫国卫东也有点意外,这女孩可真好看,比他们在京市见过那些来参加冬令营的外国小孩还漂亮!

  眼见着车子停下,女孩就冒出一口极其流利自然的石兰方言:“爷,爸,俺小姑一家回来哩!”

  卫孟喜差点一口喷出来,这这这也太地道了吧!比自家这五个还地道,他们在书城和金水市来回跑,方言带着两个地方的口音,反倒没这么正宗。

  很快,一个高大英俊的金色卷发的少年搀着孟金堂走在最前面,露西和孟仲平跟在后面,全都笑眯眯的看着他们,“小喜回来了。”

  这一刻,卫孟喜差点热泪盈眶。

  她,卫孟喜,也终于有娘家可回了。

  孟舅舅十多年来好像没啥变化,连白头发都没多长几根,还是一副苍劲儒雅的样子,先在卫东肘上拍了一把,“快比比看,你跟福瑞谁高。”

  孟福瑞就是孟仲平儿子的名字,不是叫麦克也不是约翰,而是“福瑞”这么龙国化的名字,女孩则叫孟珍珠,寓意美好极了。

  孟福瑞上去跟卫东比了一下,居然还比卫东矮了一丢丢,他有点吃惊,“卫东你才17岁吧,怎么就有188了?”

  卫东咧嘴一乐,来的路上本来他是很郁闷的,总觉得自己没办法跟这俩表哥表姐说话,他英语口语不是一般的差,甚至他都做好了充分调动肢体语言和翻英汉大词典的准备,谁知人家石兰话比他还正宗!

  而女孩们,也很快跟漂亮得洋娃娃似的孟珍珠聊上了,珍珠在美国已经上大学二年级了,比她们大一点,说话很风趣,也很开朗,一下子就跟她们熟悉起来。

  老陆打声招呼,就哼哧哼哧从车里往孟家搬年货,都是卫孟喜年前从各地看着稀罕买的东西,还有他们父子几个从京市买回来的,足足装了一整个后备箱。

  “哎呀小喜真是,跟舅舅客气啥,你们能回来,我们高兴还来不及呢,下次可不许了。”

  卫孟喜笑着答应,一进门就发现,孟家这一次可是准备充分,院里到处张灯结彩,听珍珠说好几个灯笼都是她跟福瑞一起做的,上面的画儿是爷爷画的……大概,这就是以前他们在唐人街见过的春节吧。

  露西做一般中餐没问题,但对于很有石兰省年味的一些小吃就不太在行,只炸了一堆薯条和鸡腿啥的,看兄妹俩嫌弃的小表情就知道,他们可不想过春节吃这个。

  于是,卫孟喜撸起袖子就去下厨房,反正就当自己家呗,不讲究那些,也正好让这俩小老外尝尝正宗的中餐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