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第283节(1 / 2)





  过了六千万,四方焦灼了一会儿,默契的把加价幅度调整为五百万,这一千万一次不经打啊,到时候无论谁买到都是钱包受罪。

  没一会儿,加到八千万的时候,赵春来已经沮丧了,只能愤愤不平地说:“你们抢吧,我不抢了,但刚才的小煤井,必须是我的,我这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大家伙不能让我白来啊,是吧?”

  赵春来这是玩不起了,打算拿自己退出当条件,换到小煤井的开采权,不然今儿这架是停不下来的。

  卫孟喜和许军对视一眼,“许矿长您觉得呢?”

  许军沉吟片刻,“我志不在小煤井,你和严工……严老板商量吧。”

  这就是要他俩表个态,如果金矿抢不到,也不许回头抢小煤井。

  严明汉其实早就不耐烦了,这个赵春来,不停的加钱加钱,表面不起眼,看不出来还真是个款爷,但暴发户能力有限,再加他确实也玩不起了。

  他玩不起倒好,但他临退场前还能顺手把价格再抬高,一次加价五百万,三次四次就要逼着其他人无论谁拍下都得多花两千万……思来想去,确实是早点把他踢出局为妙。

  于是,在场的人都默契的同意,不跟他竞争小煤井了,毕竟跟现在的金矿比起来,小煤井那简直不值一提。

  很快,加到九千万的时候,卫孟喜也有点耐不住了,手里有多少钱她自己最清楚,不像许军是有大矿撑腰,即使现金流拿不出来但也能去贷款,银行最喜欢跟他们这种大单位打交道了。

  而严明汉,也有点力不从心了,他收到的指令是,无论如何也要把金矿拿下,但要再往上打,这就要奔着九位数去了。

  倒是许军,依然气定神闲,一副“老子就是要定了”的架势,有意无意的,他看向严明汉的眼神里,带着一丝淡淡的轻视。

  严明汉看着他的嘴脸,就仿佛看见曾经“亏待”自己的金水煤矿,当年也是这么对他的……索性,一咬牙,打就打,最多到9500万,到这数上去就是九位数,他就不会再加了。

  而许军却似乎看透他的内心一样,当听到严明汉喊出9500万时,他就站起来,拱手:“祝贺严老板心想事成。”

  架终于不打了,严明汉终于拿下了他心心念念的金矿,而金矿的占地面积其实并不大,也就是一座山头的大小,可能是地下有金矿的缘故,那山上几乎是寸草不生,这也是他当初相信刘洪林的话的原因——国外最先研究表明,地表形成红色的氧化层,是铁帽型铜金矿的地表特征。

  这是他在国外干老本行时接触到的,目前国内知道的没几个,所以他才这么肯定,他早已经悄悄拿到土壤岩石样本送回美国研究,证明这样的土壤岩石下面就是金矿床没错。

  也幸好,许军再强势,他也只是金水煤矿一个矿长,这种购置巨额矿床的事,必须过会,并划定一个线,看来金水煤矿划定的上线就是九千万,超过这个数目,许军就没有决定权了。

  他要是敢再加,万一真买下来,那超预算的部分就得他自己掏腰包来补了。

  哪怕只是超了五百万,他也补不起!

  严明汉志得意满,当场就签订合同,开具支票,双方各派出专业财务人员去银行办理汇款业务,忙得不亦乐乎,只是谁也没注意到,赵春来“要”来的金水村小煤井,最终却顺利的以2850万的价格,轮转到了卫孟喜手里。

  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卫孟喜是一个野心勃勃而来,一无所获而归的女老板,而许军则是对这次拍卖结果非常不满意,少不了要跟区里领导好好说道说道……

  看着他俩怒气冲冲而去,严明汉的心里,就跟七月天吃了冰西瓜一样,舒坦。

  一上车,黎安华就再忍不住,“老板,我听说,金矿真被严明汉买走了?”

  “嗯。”

  “嗐!便宜这王八蛋了!”他懊恼的在腿上拍了一把,越想越气,“真是便宜他了,他的消息也怪灵通,陆叔叔才发现,都还没勘探明白的事呢,他就全知道了,咱们矿上的人嘴巴真大。”

  卫孟喜点点头,啥也没说,只是看着窗外发呆。

  回到家,老陆也难得的早早在家,正拿着一本书坐在葡萄架下看得津津有味,“回来了?”

  卫孟喜不吭声,气哼哼的把门一摔,“你们矿上也要买金矿你怎么没告诉我?”

  老陆摸了摸鼻子,“我不清楚。”

  “哼,别废话,今晚不许上炕,睡沙发吧你。”

  这可是涉及自身福利的大问题,老陆连忙追上去,一把搂住她,“我听许军说了,你没买到,以后我再好好看看,帮你留意着,不生气了好不好?”

  卫孟喜这才转嗔为喜,“这还差不多,今晚就暂时允许你不睡沙发……”

  说着说着,两口子就渐渐的没了声音,而等在外面的人,猫腰听了一会儿,没有再听见什么,这才嘿嘿笑着顺着一根绳子往上爬,躲进后面的小山包里,一溜烟就没了影儿。

  卫孟喜没买到金矿,后遗症挺大,整个金水煤矿的男女老幼都知道她心情不好,就连卫小陆也不敢惹她妈,就连给她办贷款的王庆玉也莫名其妙,那么一座什么都还不清楚的“金矿”就那么重要?这女同志自己当了煤老板不算,还要当金老板啊?

  不过,再怎么不爽,日子还是得继续,进入年底后,各种账目盘点,各种存货清点,哪怕一个店去一天,卫孟喜这么多店子也得忙小二十天,但事情往往不能总在理想状态下发生,盘点的时候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点问题,大多数时候一天压根忙不完。

  好容易孩子们放寒假回来,家里热闹起来,筹备中的四家卫家宴饭店装修接近尾声,她又得去亲自验收才行。

  幸好有摩托车和切诺基,换着开,卫东会开车,就给她当免费司机,指哪儿往哪儿。

  忙到腊月底,卫孟喜终于把所有事情的尾巴理顺的时候,她终于能喘口气,找来韦向南,算账了。

  小伟跟着她,亦步亦趋的,卫雪几个是第一次见这小弟弟,见他乖乖巧巧的不哭不闹,也不乱翻东西,都很喜欢他,一会儿给他拿吃的,一会儿拿喝的,家里的小零嘴都试了一遍。

  韦向南见几个大孩子把他哄得咯吱笑,倒也放心,直接跟卫孟喜上书房。

  书房的大书桌上,现在堆着的是各个店铺的账本复印件,卫孟喜指着向她介绍,完事儿一撸袖子:“来吧,开始算吧。”

  主要是数据量太大了,要一个一个输入电脑上,她真的忙不过来,但韦向南用算盘就很快,只需要轻轻的扒拉几下。

  说来惭愧,卫孟喜这生意都做了两辈子了,但对打算盘依然不怎么熟练,非要打的话也会一丢丢,但快不起来,还经常会出错,她觉着自己列竖式都比算盘来得快。

  但韦向南专业就是干这个的,只听她“噼里啪啦”拔了十几分钟,一只手在账本上迅速翻动着,另一只手在算盘上快速的拨着,眼睛就没看算盘珠子一眼,在卫孟喜看得眼花缭乱的时候,随着“啪”的最后一声,她把账本合上,“嗯,还不错,美味鸭脖盈利165万,卤肉厂盈利178万,几家文具店的利润也不错……”

  “1994年,除文具厂外,卫老板你可是净赚了619万。”

  要是外人听见这个数字,指不定得吓掉了眼睛,在石兰省平均工资也才350元的1994年,卫孟喜不算文具厂,光她在省内的产业一年就能赚619万,是啥概念?

  饶是天天跟钱打交道的大管家韦向南,也吃惊不小,今年的卤肉鸭脖生意,好像比去年好了很多,直接是翻两个倍的增长,这两份收入远超她预期。

  “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过起来了,有钱自然是要对自己好点,住大房子买新衣服吃美食,这是人之常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