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炮灰原配重生后第50节(1 / 2)





  “自然……自然也是舍不得你。”程锦将书微微挪开,小声道。

  第88章 封赏

  彦桓听着程锦这么说, 心中实在欢喜,便想哄着程锦再说上一次:“你说得声儿也太小了,我都听不真切, 你再说一回。”

  程锦本不想说, 但看彦桓亮着眼睛盯着她,他本就生得极好,如今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让程锦看着就忍不住心软下来,便红着脸,微微提高了些许音量, 对彦桓轻声又说了一遍:“是我舍不得你,想多看看你, 便忍不住跟出去看看你。”

  彦桓听了程锦的话, 翘起嘴角, 忍不住笑了。程锦也笑着看向彦桓:“可还要我再说几遍?我就是舍不得你,舍不得你,舍不得你……”

  程锦脸虽红着,嘴上却硬是说了好几遍。一直到彦桓的脑袋搭在程锦肩膀上, 对程锦笑道:“嗯, 我这回终于听真切了。”

  程锦才笑着止住了, 对彦桓笑道:“快换了衣服用膳吧, 今天忙了一天, 也乏了吧?”

  彦桓轻叹一声:“确实是乏了, 一个个口口声声都是为了忠君为国, 却处处给我挖坑, 遇到了事就互相推诿, 稍有不慎就中了他们的圈套。兵部总吵着要军饷, 工部总吵着要修水渠大坝,户部就总是喊缺银子。这几天顾远山又告病没有上朝,还有御史来告他,我给压了下来。顾远山当初不肯交出虎符,是把太上皇都惹得不快。但哪里是现在就能处置的?他便是有错,也不该是现在罚。而且顾远山终究是抵御过北蛮的英豪,便是有点小错,也不该惩处得太狠了。太过了,就让老臣寒心了,陛下也会多想。襄阳王的事还没个结果呢,哪里好这样?”

  成帝虽然退了位,彦桓也已登基,但是彦桓依旧称呼成帝为陛下。明面上的礼制,彦桓也绝不越过成帝半分。

  程锦轻声笑道:“他们就只管在其位谋其事,都是尽自己的本分罢了。只要他们的管辖下的事务不出差错,他们哪里会管别处如何呢?别说不管别处,各处互相推诿牵扯也是难免的,若是我们做了他们的位置,也少不了这样的。我若是做了户部尚书,兵部来问我支银子,我不喊一句国库亏空,难以筹措银子给你听,自己按例给了兵部。到时候年末一清账,你说,哎呀,怎么钱这么少了?我该如何?我要是跟你一条条对账,你不见得听得懂,还会嫌我烦,到时候我必要挨责骂的。真正全然一心为君为国的痴心呆子,哪里能走到金銮殿上?便是走到你跟前,也不见得真做得了事,或许还不如那些油滑心思好用呢。”

  彦桓听着程锦这些话,忍不住笑道:“还好阿锦给我做了皇后,没有在朝为官,不然又多了一个让我头疼的。”

  程锦低声笑道:“我若是做官,才不会让你头疼呢。爱,做君主的总想着臣子最好忠君老实又会办事又极懂他的心思,但忠诚老实的哪里会揣测上意?懂得揣测上意的,也不见得真忠厚老实。太上皇不是还觉得顾远山是个忠厚的,前些天顾远山不肯交出虎符,不也对你说看走了眼。唉,其实若不是有个顾珏进到军中,顾远山的兵权何至于这么快收回来?等襄阳王那边的事了结,再缓了两三年才是时候。”

  彦桓点头:“可顾珏在军中再扎个两三年,怕真是要弄出个顾家军来了。那兵权我们想要收,怕是也不会这么容易收回来。如今虽然有些急了,但也没法子。好在我们虽收了兵权,但给顾远山封了个王,凭谁也不能说出我们刻薄老臣去。只是顾远山自己看不开,不甘心罢了。”

  “还没到知天命之年就骤然失了权柄,凭谁也不会甘心的。而且这次我们收地这么痛快,难免让他有些失颜面。他握了兵权这么些年,却被如此轻易的收了回来,未免显得他在军中不得人心。”

  程锦低声道,“只是不知道他是一时的不甘心,过阵子就过去了。还是一直这么不甘心,另外再生什么事。”

  彦桓低声道:“我让人盯着顾远山呢。他如今真是那我们当了忘恩负义的狼崽子了。”

  程锦轻叹一声:“顾远山早些年还是很会笼络人心的,我的父亲极其敬服他。只是这些年,他大概高高在上惯了。以为只要他给些好处,就能养出一堆我父亲那样的人。可哪里是给些好处,就能养出忠心下属,为他卖命的?就像他对我们,他只觉得是他把你我扶上来的,我们便要给他想要的一切。让他能做个有实权的王爷,最好能做个摄政王去。但我们呢?我们就算得了他一阵的帮扶,难道要舍了自己的安稳,舍身去喂他那只大虎?”

  程锦说着,因为怀着身孕,情绪起伏大,说着就又气起了来:“他又凭什么觉得我们忘恩负义?你是我救的,是我养了好些年,他怎么还能和我抢功?当时不过搭他那个桥进个宫,若是没有他,难道元家就能搭进去,难道你找到宫门,就不能有人帮你进去?你刚进宫的头一年,也没见着他为你周旋什么,是你自己筹谋被封了王,他才站了你这边。而且只是站,又没为你多做什么特别的。至于我这边,说起来没准儿还是我救他们家更多次呢。就这样只记得自己给别人什么,不记得别人怎么待他的,难怪兵权被我们收得这么顺利。不知道有多少将士会气恼他既已经封王,还占着军中的位置,不给旁人往上走一走的机会呢。”

  彦桓忙给程锦抚背,劝道:“早知道不说他们了,竟惹得你动了气。”

  程锦看向彦桓:“你都以身相许于我了,也是知恩图报的。不要信他们胡说八道!什么狼崽子?难道他们做了老虎,我们就得做伥鬼?”

  彦桓笑道:“我不信他们,我只信阿锦。”

  彦桓说着,又想起了一事,笑着问程锦:“如今岳丈的官位是不是该晋一下了?或许还该封个爵?而且岳丈一直在燕州,未免太偏远了。我想在京中给岳丈谋个官职,让他能到京中来……”

  程锦连忙摇头:“不用晋了,如今就很好了,他并没有什么大功绩,哪里还能再往上走?如今他的官儿,还有几分是我给他挣回来的呢。也不要给他封爵,我如今已经够招眼了,再给他封个爵位,不是自己跑火上烤自己么?而且我那父亲也不在意这些事,他如今做了国丈,大约正惶恐呢。再给他封个爵,倒把他给吓住了。不过……他对自己的事不在意,却不见得不在意旁的事。”

  彦桓立即明白了:“我的岳丈大人要给顾家求情?”

  程锦轻哼一声:“如今父亲大概想不明白怎么回事,估计还在为顾远山封王高兴呢。但是再等等,等再过一阵子,他被顾家冷了下来,大概就明白过来了。指不定就动了心思,来跟我求情。便是这会儿不求情,往后顾家遭了怎么难,他难免有心为他们主张一番。就我父亲对顾家的心思,怎么能让他再往上走?他就是在燕州,我都觉得太近了,还想着该把他再往远处送送……”

  “再往远了送?”

  彦桓无奈笑道:“那可就得去云州了,难道让岳丈大人守皇陵不成?到时候史书该怎么写?后世该怎么看?谁能信我是真对你们好的?”

  程锦笑道:“我们要他们信做什么?去云州又有什么不好的?这样有什么事要求,千里迢迢地来上一回,我那位父亲的路上一冷一饿,脑子就清楚了,就少了许多事。我父亲啊,最厉害的就是生了我这么个女儿。你若真心要赏他什么,就只对我好些吧。我呢,已做了皇后了,就只有个夫君总是爱扮可怜。你往后只少些可怜模样,少惹了我心疼,就算是你对了我们家好了。”

  彦桓听着程锦的话,就红着脸,抿了嘴笑。程锦说的这些话,彦桓旁得都愿意听的,但只一样彦桓不打算顺着程锦的话。那就是史书之上,彦桓是决意要让别人都知道他对程锦好的。古往今来,多少王侯将相被莫名编排了许多风流韵事。若是史书上不把他对程锦的看重写出来,就那些文人赞过他容貌的诗句若是流传道后世,那不知道后世要编排多少女子跟他纠缠。

  他好不容易能干干净净的一个人跟着程锦过日子了,怎么能容了死后被人“玷污”?若被他们编排出个别的女子掺在他们中间,他便是做了鬼,都不安心。

  彦桓心里拿定了主意,却笑着不肯跟程锦言明。程锦却只看了彦桓一眼,就明白他的心思。程锦心道:这个痴傻孩子,难道觉得史书上写出了他对我的看重,后世就不编排了?那些还编造故事的,哪里管史书上怎么写呢?

  但程锦不想彦桓在这处再犯了痴,因此虽然程锦心中明了,却也不好仔细去跟彦桓说。不然彦桓为了避免别人编排他,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

  第89章 襄阳王

  程锦和彦桓用过了晚膳, 便一道歇息了。如此有过了些日子,等宫内的一些废殿收拾齐整,军中也稳定下来。赶在年前, 成帝便病倒了。成帝病得又重又急, 只想在临终前见一见先前的兄弟姐妹。彦桓就连忙下了圣旨给诸位藩王公主,请他们来宫中见一见成帝,一叙兄弟姐妹往日的情意。

  公主们除了柔妃所生的嘉宁长公主,陆续都来了。其他的旁支藩王,得了圣旨后,也不敢不来京城。最后只三个藩王没有来, 正是成帝同父异母的三个兄弟。

  成帝如今同父异母兄弟还有三个,当中有两个是先柔太妃所生。柔妃所生这两个儿子, 最受先帝宠爱的就是襄阳王, 另一个则被封为广阳王。广阳王虽然比襄阳王少些野心, 少些宠爱,但也不是个省事的,总是跟在襄阳王身后,也没少给成帝添麻烦。至于成帝的四弟安平王, 虽非先柔太妃所生, 却是柔太妃的婢女所生的, 就也算作柔妃的孩子。当初之所以有这个孩子, 是因为柔妃再生不得孩子了, 成帝又得了新宠, 柔太妃就将自己的婢女提了起来。因此, 安平王也对襄阳王马首是瞻。

  在彦桓请诸位藩王进京的圣旨拟定后, 成帝不免又回忆起了当年最艰难的时光。

  “柔妃有手段, 她生得两个儿子也很有手段。父皇总是相信他们说的话, 不相信我。”

  “柔妃其实容貌没有母后好,母后容貌倾城,就算是最后病重的时候,她也很美,只是她的脾气太过不好。她会对父亲发脾气,会对我发脾气,也会对姐姐发脾气。她总是嫌弃我跟姐姐没有用,不能像柔妃生得孩子那样去讨父皇喜欢。可父皇念及年少时候的情分,去见她时,她能少对他发些脾气,或许我们也会像柔妃生得孩子那样讨得父皇的喜欢。明明母后跟父皇青梅竹马,明明母后姿容更盛,但……”

  成帝说到这里,皱眉沉吟许久后,转头看向彦桓:“襄阳王和广阳王、安平王还没有动静?”

  彦桓恭敬回道:“并没听到任何动静,孙儿已经再次下旨去请了。”

  成帝冷哼一声:“再不来,再下。我看三次圣旨下了,他们却没有丝毫动静,谁还能说他们是忠的……”

  成帝说着,咳了几声,呕出一口黑血。彦桓惊慌地要去叫太医,但成帝摆了摆手,阻止了彦桓后,长出一口气,直道:“不用喊他们了,我这样倒痛快多了!”

  成帝确实病得厉害,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他自己活不了多久了。可眼见襄阳王等人的死期近在眼前,成帝怎么甘心看不到襄阳王等人身死的那天?成帝便拖着重病的身子撑了下来,这几日的精神竟然更好了些,甚至还能给彦桓下令做事,和彦桓商议着如何处理朝堂上的事。

  襄阳王经营了不少人脉,这次有不少人出面为襄阳王周旋,甚至要进宫劝说彦桓,不要让各位藩王进京。是成帝将当中几个人拎到宫中怒斥,当中一个更以惊扰圣安的罪名的处斩,才少了一些劝说彦桓的人。

  夜间,彦桓将程锦揽在怀中的时候仍不免感叹:“那些大臣总想要帝王做个仁君,原来是想要找个好说话的任由他们欺负。我因为先前做事和软一些,他们就不畏惧我。陛下被他们议论暴戾,却也被他们畏惧。哼,他们就会欺负我年纪小,又敢做上这个位置。他们当我看不出他们的心思,一个个的就来糊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