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反骨第33节(2 / 2)


  来人走后,院子里乱了一阵,过后就安静了下来。

  薄且重新拿起那个对哨,沈宝用应该不知此物作何用,但他是知道的。陈松,胆大妄为!那他就等着看,他的下场。

  作者有话说:

  第38章

  第二天,一份关于陈松生平的册子摆在了薄且的面前。

  薄且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会关注根本不值得他关注的人。

  陈御史忠于王室,他的忠诚目前来看无人能及。为此他舍了声誉,甚至是自己以及全家的性命,这么做换来的不是忠烈的名声,反而是永远披上的污名。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陈松对于朝廷、对于皇上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

  薄且知道一些圣上的心思,想必当年陈御史最后还是软弱了一下,想给陈家留下一点血脉,而一个不争气的庶子当然是最好的选择,会被皇上更易接受的选择。

  都城府的都尹不过是皇上给陈松当着玩的,日后该是对他还有别的安排。

  对付像陈松这样的人当然要比沈芮麻烦很多,会惊动到圣上那里,是以,薄且才要对陈松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处理这件事这个人时,他不能大开大合完全随心所欲,他要谋定而后动。

  薄且不甘心地打开了桌上的册子,他觉得这样做算是抬举了陈松,认同陈松是他的对手。但现实的确如此,他又不得不这样做,他是骄傲,但还没有傲慢到不去了解自己的对手就出手的程度。

  薄且看到陈松在明乙县那段时,手指开始有节奏地敲击在桌面上,过了好一会儿这声音才停,他开始翻开下一页。

  他没想到,陈松虽比他还要小上一岁,但阅历与经历却十分丰富。问题应该是出在他母亲身上,他血统不纯,父亲是中原人,但其母为外邦少数族种。

  这里没有记载陈御史怎么会与这样的女子搅在一起,但结果就是,陈松的母亲为了他的父亲离开了自己的故土,舍弃了自己毒蛊岭未来岭主的位置。

  如此看来,陈松拥有对哨也就没什么稀奇的了。若不是薄且有过几次参战经历在外历练过,他还真认不出这个玩意儿。那样的话,他岂不是要被沈宝用与陈松当成傻子耍弄。

  对陈松这个人随着一页页地翻看,了解又多了一些。待薄且正要往下翻页时,他忽然停了下来。目光在毒蛊岭三个字上徘徊,他忽然想起,当初圣上之所以能把苏氏大族连根拨起,是因为一个契机。

  那个契机就是,苏贵妃的父亲苏育柏,是苏氏家族的主心骨及真正的掌舵人,这位大族长不知从何日起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以苏家的地位什么样的名医请不来,可惜在册的、民间的、甚至归隐庙里的名医被他请了个遍,依然查不出病因,治不好他的病。

  他那病绵长不愈,别人是病去如抽丝,他是一天比一天的添丝,不至于一下子病倒,但结果就是一天不如一天,一月不如一月,直到病重去世,整整耗了一年。

  那一年里,皇上对苏育柏的病情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好药成天的送,他想找什么名医,皇上就派人出去帮他一起找,许以重金甚至是以皇权相压,也一定要让苏育柏看上病。

  同样在那一年里,皇上对苏贵妃好到极致,让苏贵妃感受到了从来没有的夫妻情深,以为就算是父亲倒了,夫君终于看到了她的好,是可以依靠的。

  皇上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点一点瓦解了苏家所触及到的领域,而苏家及苏贵妃一方面因为苏育柏自顾不暇,另一方面被皇上声情并茂的表现所迷惑,待到主心骨离世回头再来看时,一切都晚了。

  跋扈了将近三十年的苏氏一族带着病来如山倒的颓势,轰然倒塌。剩下的时间里,圣上一点点地收拾着他们,耐心十足睚眦必报,直至把他们连根拨起,再无回春之力。

  这场无声的战斗,圣上一点没有保留地告诉了薄且,他要让他的太子,他的子孙知道胜利并不会轻易得来。要学会忍,也要狠。

  但如今回头看,薄且觉得可能圣上还是有所保留了,如果他猜想的没错,那皇上确实是不能让这段历史被扒出,哪怕他的目的是铲除欺上的佞臣也不行。给臣下投毒这种在大弘名士眼中下三滥的招术,绝不能出自帝王家。

  而陈家确实让人欷歔,可算被圣上掏空挖尽,而且陈家人也明白,陈家之案是不可能翻的,陈家永无恢复名誉的一天,这样的牺牲最后换得一个庶子的性命,一个血脉不断,流传下去的可能,自然是不过分。

  薄且把册子合上,他虽对陈松恨之入骨,但重新了解到那段过往后,他的情绪平复了一些。当然,让他饶过陈松的前提是,陈松从沈宝用的生活中消失,不再来招惹。

  若他办不到,妄图挑衅太子之权威,狂妄自大到以身犯险,那自己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给陈松一个教训的同时,还能利用此事让沈宝用听话认命,算是驯服她的第一步。

  皇宫中,太后娘娘阴沉着脸,下面人除了乔嬷嬷无人敢言声,人人自危。

  乔嬷嬷也是小心地上前:“娘娘,一会儿姑娘们就要过来了,是不是该提前准备一下。”

  裴太后看着跪地的三个人道:“太子说得没错,你们枉称调惩司出来的,这点风浪就吓成这样。你们三个不用再回去,按太子说的由你们去通知钱嬷嬷的家人,把人拉走埋了。哀家看在她侍候多年的份上,就不追究她及家人的罪责了。”

  三位嬷嬷赶紧磕头谢恩,如今这份差事看起来是极不好办的,夹在太后与太子之间,一个不慎,结果就可能如钱嬷嬷一般。

  待人下去,太后猛地拍向一旁的桌子,乔嬷嬷赶紧上前查看:“娘娘!您这是干什么,我看看可伤到了哪里。”

  裴太后还有余火:“无事,我还能把自己拍坏了,还能被那个犟种气傻了不成。”

  屋里现在只乔嬷嬷与太后主仆二人,乔嬷嬷没有顾忌地道:“太子的性子您是从他小领教到他大,哪一次不是您心疼小辈,不跟他一般见识收场。您还没习惯啊。”

  “哼,长成那个德性的,都他妈的是天生逆骨。”

  乔嬷嬷小声笑了出来,可见这回太子是把太后气得够呛,裴太后还是裴家四小姐时确实是脾气火爆,私下骂街的事没少做。

  但后来进了宫,过起头上顶利刃的日子,言行自然全部收敛,也开始学习别的嫔妃那样供神念经。

  这都多少年了,当年太后恨先帝恨成那样,都没骂他一句,如今却被自己亲孙儿气得破了戒。

  裴太后不满:“你笑什么,我再不骂出来只能气坏自己,这世上最可靠的还得是自己的亲儿,都说隔代亲,亲个屁!隔了一层就是不行。”

  乔嬷嬷递给太后一杯茶:“您消消气,一会儿姑娘们看到您这脸色,还不得被吓到。”

  “哪个姑娘?老二那个心大漏风的,什么时候能懂得看脸色我定要烧柱香谢天谢地。老五倒是有可能,那孩子心重。”

  裴太后喝了一口把杯放下道:“你说,太子那里到底是个什么成算?总不可能真的是在为那个女子报不平吧。”

  乔嬷嬷一脸正色,想了想道:“您选定哪个姑娘了吗?”

  裴太后一副很烦的样子:“就是还没有,我现在是看不清太子是个什么意思,两种结果两个姑娘,可不能弄反了。他若与那女子成了事,二丫头就不成了,就得换人,若是不成,倒只有她最合适。”

  乔嬷嬷知道太后说的换人是换成谁,同样是太后的侄女,这次与二姑娘一起被召进来的裴家的五姑娘。

  太后的心思乔嬷嬷也清楚,太子不成事那他就是有问题,以后想来对女子恐难动心动情,二姑娘对太子心有所属,大有非卿不嫁的架势,以这样不管不顾的炽烈热情,倒可以放到太子身边,以搏一个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可能。

  可若是太子与那女子成了事,说明至少太子是动了心的,那二姑娘就不合适了,二姑娘的脾气很有当年太后的风姿,这醋坛子若是打翻了,再与太子生了嫌隙,那可不单单是小夫妻间的事,而是要论到裴家与皇家的关系上。

  五姑娘性格平和,看着不显山露水,心里却是个有成算的,从不看中小情小爱,知道是家族才能令她过上现在的生活,自然以家族利益为第一,孰轻孰重心里分得十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