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节(2 / 2)


  “你那个皇兄也真是有趣,明知项善音是死囚,你皇兄竟会见se起意。这样也好,我对那女人并无半点兴趣,如今正好有个理由不必娶她,甚合我意。”

  这……这都是什么和什么!我错愕、羞愧、难堪,这就是四面楚歌、内忧外患期间大周皇帝做的事?怎一个“荒唐”可言。

  我怔愣了许久,终于回过神,又写道:“既无兴趣,为何冒险救她?”

  项善音身上一定有对大周及东阾极为重要的东西,否则皇兄不会留下她的命,慕容安歌更不会冒奇险将她救出。

  慕容安歌竖起大拇指:“临危不乱,此时此地还想套本王的话,本王若有妃如此,定然如虎添翼,真是可惜呀。”

  这番言语轻佻之极,我不动声色,只冷冷地看着他,等他答复。

  他静静地对着我一阵,轻轻叹一口气:“项善音身上确有东阾急于想要的大周军事机密。但你的夫君不傻,我料想他早已将这份东西掉包。但另有一样东西却是关系到别处的,骆明轩乐得将这份资料送往东阾,以便坐山观虎斗。”

  他所说的军机,无外是布防图一类在军事上极为机密重要的东西,所谓“关系到别处”有可能指的是平南史家或者其他大周以外的势力。

  这样的机密他轻轻松松就对我说了,让我不由得心头直跳。难道他另有计划,料定我逃不出他的手掌心,才敢什么事都对我说么?

  我略一沉吟,在桌上写下“平南史家?”四个字。既然我是被人拿去交换的,那么我至少应该知道我被拿去换了什么。

  慕容安歌一拍手道:“哎呀!公主竟聪慧至此!我就说嘛,若能娶公主为妃,本王定然如虎添翼。”

  我微微一笑,就在他愣住时,慢条斯理地写道:“你不配。”

  我已出嫁成婚,他三番两次这样调侃已是大不敬,哪怕就算是在我出阁前、定远侯谋反前,凭他庶出的身份,连向皇兄提亲都不配。而他,因为少时被家族里的兄弟姐妹欺侮嘲笑多了,最恨的就是被人轻贱。

  这三个字直接刺入他心里,从未有过的可怖阴沉出现在他脸上,他一字一句地道:“你会知道本王究竟配还是不配。”

  我对他的威胁置之不理,干脆靠在枕垫上轻轻哄拍朵儿。这小东西眼眉长得细腻,身子骨却是粗生粗长,经过这一番折腾,不但没生病,胃口还好得很。只是经常哭,但不哭的时候不是吃就是睡,好带得很。

  边境不算很远,天没黑时便已看到池州城门。

  池州,在定远侯叛乱前曾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而后在战乱中三失三得,城门已经被改造得异常高大坚固。最后一次失守是在明轩兄长战死后,之后明轩挂帅,又将池州夺了回来。

  皇兄自然是信不过明轩的。本应该是明轩接替兄长驻守池州,以池州为据点,逐步将定远侯的势力吃掉,但明轩太善战,军心完全倒向骆家,皇兄唯恐骆家势力扩张,遂急招明轩回京,而将原为副将的宁无庸升为守将。

  这个宁无庸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人,如果不是皇嫂的近亲,他是绝不可能坐上守将之位的。前一世我不懂,现在只看皇兄在池州这样的安排,便知大周气数已尽了。

  近亲也有近亲的好处,这个宁无庸恰巧是见过我的,这便省了许多类似验明公主真身的麻烦。明轩一早便派人送信给宁无庸,信中详述了各种情况,希望宁无庸届时给予配合。

  通常遇到王子公主被劫持的情况,如无其他重大威胁,一般都是先保住王子公主的命,然后再给予敌人反击。这个策略是毋庸置疑的,试问若连王子公主的性命都保不住,那皇族还养这些将领军兵做什么?能救下被劫持的王子公主本就是大功一件,宁无庸从未有过上得了台面的战功,介于他的能力,将来也未必会有,因此在营救长公主事宜上他的积极配合是在意料之中的。

  但,事实往往出乎意料。我们抵达池州城门下时,城门紧闭,弓箭手、长矛、守城士兵各就各位处在高度战备状态,宁无庸披挂整齐站在城墙上,手中赫然是信使的人头!

  气氛很是紧张,庞一鸣横刀上前,和城墙上的宁无庸交谈数句后,宁无庸破口大骂:“休要花言巧语,你等分明是假借营救长公主之名,护送慕容叛逆出境,谋反之意昭然。弓箭手准备,将这些反贼一个不留格杀勿论!”

  庞一鸣是打过硬仗的人,几曾怕过这种阵仗,当下大怒,与宁无庸对骂起来,叫嚣着要攻城将宁无庸拉出来鞭尸。骂归骂,五百来人对付城里几千守军怎么打?唯一的办法是退到弓箭手射程之外,同时派人火速去皇城再拿一道让宁无庸开城门放行的手谕。

  这一来一回就要好几天,慕容安歌可等不了。

  “大周的守将竟如此庸才么,那本王又何必费事潜入大周,直接攻破池州就是了。”

  慕容安歌冷哼了一声,将我提至马车外,抽出佩剑横至我颈间,划了一道血痕,对着城墙上的宁无庸道:“格杀勿论?也包括大周长公主?甚好。”

  宁无庸似乎真没想到我被劫持的事是真的,也没想到慕容安歌会这样嚣张地将我掠到两军阵前,顿时脸色苍白没了主意。城上的弓箭手见他这幅模样,任谁都知道我这个长公主确是真身了,齐齐望向他等待号令,而原本拉满的铁弓也纷纷低垂,毕竟,射杀长公主的罪名他们担当不起。

  宁无庸又是不甘又是无奈,嘴唇抖了又抖,终于没敢象明轩那样说出“长公主大义赴死以报大周百姓、以振军心”之类的话。不知是不是被吓呆了,他的右手仍举在半空,竟似要挥下。

  池州守军大多是明轩兄长带出来的,一旦军令发出,哪怕是让他们上刀山下火海也是执行无误,此刻见守将这样的手势,一排排拉成满月的铁弓又整整齐齐地举起,只等宁无庸右手挥下便乱箭齐发。

  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太出乎常规,太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慕容安歌握在我手臂上的五指明显加大了力度,随时准备将我拖进马车躲避乱箭。庞一鸣已急声大喝让军士们退避,他临战经验丰富,知道如果不当机立断速速退出弓箭手射程范围,顷刻间就会尸横遍野。

  就在这时,一人一马冲出,玄盔玄甲玄铁长枪,汗血宝马举蹄长嘶。前冲,挂枪,张弓,箭射,只是一瞬间,城墙上的宁无庸已中箭倒地。

  我以为自己眼花,还揉了揉眼睛。前方城门下,明轩已收弓提枪,抖开皇兄的手谕,对城墙上乱作一团的守城军兵高声道:“吾乃镇国将军骆明轩,此为大周皇帝陛下手谕,吾奉命营救吾妻平阳长公主殿下,沿路将领均须听吾号令。池州守将宁无庸罔顾长公主安危滥用兵权,现已被吾诛杀。副将可是李涛?吾此刻命你为池州代守将,速速打开城门,如有违令,下场同宁无庸一般!”

  那一刻,城上一片死寂,城下热血沸腾。不仅庞一鸣心有余悸地骂了一句粗话,连慕容安歌都是连连吸气莫名震惊。只凭一人面对满城弓箭手蓄势待发的乱箭,那是何等的胆量;只一箭便射杀守将,那是何等的气魄。

  那一刻,我脑中反反复复地回响着他那句话,“营救吾妻平阳长公主殿下”。那一刻,我一遍遍地想,如果他真是为了救我,那该多好。一人一骑一无所惧,只为救我,那该多好……

  作者有话要说:

  ☆、此地断肠处(五)

  “幻想”这件事情也就是自己想想罢了,当不得真。当池州的城门缓缓打开,当沸腾的血液逐渐冷却,我理智地意识到,明轩这一箭应该是权衡利弊后的决定。他不是个冲动的人,射死宁无庸绝对不会是一时兴起。

  虽然他拿着皇兄的手谕,虽然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我都可以为他作证,宁无庸当时的举动的确太过愚蠢,但仅仅只是愚蠢而已。

  以他见到我被劫持后的反应来看,他是一个胆小的人,未必有哪怕牺牲长公主也不放慕容安歌出境的魄力。实际上,庞一鸣、慕容安歌都已经看出这一点,已准备暂时退避,等待宁无庸的退让。这是一种可行的策略,但明轩却选择了极偏激的方法。

  那样想来,明轩那一箭速射就值得推敲了。无论是为了营救我还是为了给慕容安歌放水,都没有必要用这样偏激的手段,除非……这是一个预谋,谋的就是宁无庸的命!只不过我在慕容安歌手上命牵一线,而明轩有意无意地冲动表现,令在场的将领们自然而然地觉得,明轩是为了救我而做出一个果断大胆的决定。

  当然,最关键的,他须骗过我和皇兄,因此这一路上他的表现似乎一直都有些冲动。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我亦可以肯定,在得知我被劫持后,他在皇兄皇嫂面前的表现也定然是冲动的,否则虽然有许遣之同行,还有家宝在京城做人质,皇兄也不会任明轩点了庞一鸣,而后双双率骆家家丁追击劫持者。

  处心积虑的铺垫,加之城门前惊人的速度和技艺,瞬间点燃了将领士兵们的热血,所有的情绪和目光都集中在明轩的惊鸿一箭上,还有谁会去细想宁无庸曾是什么人。

  宁无庸曾是明轩兄长的副将,守将和先锋部队全部阵亡,副将却活着,得意洋洋地接替了守将的职位,这暗示着什么?至少,那场惨烈的战役中,宁无庸没有尽力营救。

  我偷偷向走在前面的明轩瞧去,此时的他面色冷峻令人心生寒意。池州,为他留下太多回忆,激烈的,荣耀的,但更多的是沉重和悲伤。他最后一个兄长战死在这里,他的将领他的兵,他的朋友,他的生死之交,有多少战死在这里找不回尸骨……就这样被皇兄一纸圣旨一笔勾销,镇国将军被释了兵权召回京城襄城,大周、东阾进入短暂的停战期,被重创的东阾得以休养生息。

  我的心渐渐抽紧。他在复仇!诛杀宁无庸,是他在看出慕容安歌的路线和计划后,早在那时就已经安排好的预谋。

  这一刻,我开始了解皇兄的惊恐。朝堂上,那个微微诺诺彬彬有礼的骆明轩不是真正的明轩,刚才一箭射杀宁无庸时的那个强横、跋扈、势无可挡的明轩才是真正的骆明轩。任谁,如果拥有这样一员悍将,如果无法驾驭,那么就应该坚决诛杀。

  我打了一个寒战,慌忙抱起沉睡中的朵儿,企图用她的体温来温暖冰凉的心口。我该怎样安排这个小东西,她不该属于这里,不该属于鲜血淋漓的战场,不该属于冰冷无情的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