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201节(2 / 2)


  点心做的小巧精致,一个也就是几口的事,郑氏承了这份孝心,不过还是嘱咐陆锦瑶,这阵子少出门,宴会也不要去了。

  陆锦瑶道:“嗯,我记着,娘也别太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咱们也不至于太难过。”

  那么多人在前头挡着呢,虽说卷入党派纷争的罪名大,可实际上顾见风和侯府并未做什么事,只有受贿一条……而且有顾见山在,总不至于太难看。

  陆锦瑶想的最坏的结果不过是削爵,公爹赫赫战功,做的太绝岂不是寒了老臣的心。

  郑氏明白其中道理,她是担心长子,若落个流放的罪名,以后可要怎么过啊。

  还有长孙,就算现在不那么喜欢了,可看着长大的孩子,也舍不得他受苦。

  郑氏道:“嗯,你好好照顾昭哥儿。”

  陆锦瑶点了点头,说了要把昭哥儿和盛哥儿送姜棠那儿去几日。

  郑氏觉得她考虑的周到,她都没想到过,只想着让顾湘君回汝林,“挺好,挺好……”

  从正院出来后陆锦瑶又去了趟宴方堂,云氏在照顾盛哥儿,见陆锦瑶过来眼睛一亮,“弟妹怎么过来了,来就来,还带东西做什么。”

  陆锦瑶道:“去了趟锦棠居,顺便带了些吃的回来,新点心,嫂子尝尝。”

  云氏的长女也出来和陆锦瑶见礼,妍姐儿今年六岁,冰雪可爱,云氏知道陆锦瑶应该有话说,就把妍姐儿支开了。

  等屋里没人了,陆锦瑶道:“五弟回西北了,顾府只有姜棠一人,你也知道那儿从前是明国公府,地方大,她一个人住着难免孤单,我就想着让昭哥儿和盛哥儿过去给姜棠做个伴儿,你看成吗。”

  盛哥儿是去年十月初二的生辰,现在已经四个多月了,昭哥儿前年腊月的生辰,算着年纪是三岁,可出生到现在也才一年半。

  两人年纪小,陆锦瑶怕真出了事禁不住牢狱之灾,所以才想着送姜棠哪儿去。

  有顾见山顶着,没人敢往顾府闯,两个孩子而已,也不会揪着不放,她实在不想孩子受苦。

  做娘的,自己吃苦受罪行,可孩子不行。

  云氏当然愿意,就是盛哥儿才出生,她有些舍不得罢了。

  云氏对侯府的事也有了解,都到这个份上了,她又是庶子的媳妇,侯爷和夫人哪里会顾着三房,陆锦瑶能记着她就谢天谢地了。

  她道:“盛哥儿还喝奶呢,奶嬷嬷也得过去,就是太麻烦五弟妹了。这样,若是方便,我跟你一块儿去送孩子,顺便送点谢礼,若不方便,你帮着把谢礼带过去好了。”

  陆锦瑶道:“我带过去吧,你收拾收拾,收拾好了让丫鬟去宴几堂说一声。”

  陆锦瑶一走,云氏就紧赶慢赶开始收拾东西了,儿子从出生起就在她眼前,突然要走,她舍不得。

  还有女儿,总不好把孩子都送过去麻烦姜棠,陆锦瑶能想着盛哥儿已经够好的了,她只能选一个。

  云氏心里内疚,摸了摸女儿的头,她一定好好护着女儿。

  她其实挺感激姜棠的,也羡慕陆锦瑶和姜棠的情分,等侯府挺过这次风波,她一定登门叩谢。

  东西收拾了不少,两个奶嬷嬷云氏仔细敲打了,去了顾府要本分,顾府的主子就是她们的主子,别无端生事。

  顾见海对此倒没说什么,送走也好,省着惦记。

  而陆锦瑶等顾见舟回来后就把这事说了,自然不是说姜棠一个人没伴儿,而是直接说了缘由,“省着府上遇难孩子跟咱们受苦,姜棠那儿是最稳妥的地方。”

  陆锦瑶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她也想过送回娘家,可平阳侯府虽有爵位,但她的兄弟没顾见山有本事。

  顾见舟从没想过这些,他默了一会儿,才道:“也好。”

  是他考虑的不周到,没想到昭哥儿怎么办,他还太小,为人父母总想着给好的,送去顾府也好,依姜棠和陆锦瑶的关系,铁定不会亏待孩子。

  等入了夜,便有马车从侯府侧门进了顾府,也没惊动左右的人家。

  进去之后,待了还没一刻钟就出来了,陆锦瑶这回没什么怕的了,再差还能差到哪儿去。

  而姜棠则是跟床上的昭哥儿大眼瞪小眼。

  顾宁昭会说话会慢慢走,也不用喝奶了,吃饭就行,应该挺好养的。

  带着锦鲤运的孩子和旁的小孩不一样的,在姜棠看,昭哥儿比盛哥儿长得好看,当然也有盛哥儿年纪小没长开的缘故。

  盛哥儿要喂奶,有两个奶嬷嬷喂,她们带着就好,不必姜棠费心。

  昭哥儿也有奶嬷嬷,晚上带过去睡觉,白日也管喂饭,也不用姜棠费心。

  但顾宁昭他见过姜棠,奶嬷嬷不敢亲近他,姜棠却亲过他抱过他。所以陆锦瑶走后,虽然没哭,但黏在姜棠身边,一旦奶嬷嬷要把他抱走,就瘪瘪嘴。

  姜棠看着心都化了。

  就先留在屋里,她问:“要是如厕就喊人,好不好。”

  顾宁昭点了小脑袋,举一反三道:“棠姨,饿。”

  饿了也知道喊人。

  姜棠对凝珠道:“把小厨房做的粉丝包和小馄饨端上来,再来碗白粥半个咸鸭蛋。”

  姜棠问:“吃过生煎包吗?”

  这是姜棠特意让小厨房做的,她记着小孩子得吃些口味清淡的,就算现在不喝奶了,也不能吃辣的口味重的。

  就做了小馄饨和生煎包,生煎有肉馅儿和粉丝馅儿的,软一点也好消化。

  顾宁昭摇了摇脑袋瓜,“没吃过。”

  没吃过吃着还新鲜,如今府上有厨娘,姜棠也不自己糊弄着吃了,想吃什么吩咐下去,就有人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