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第209节(2 / 2)


  陆锦瑶觉得顾宁远可惜,倘若没有这些事,顾见风承爵,好好教养顾宁远,十几年后未尝不能重振侯府门楣。

  现在府上一堆烂摊子,在府中的三个儿子只有顾见舟是嫡子,以后必定由顾见舟继承侯府。

  陆锦瑶在心里叹了口气,安慰顾见舟道:“大哥那边,看着能不能打点着,多塞点银子,省着在路上难过。”

  顾见舟如今只是个六品官,又在工部,其余的实在无能为力,“嗯,我想想办法,这阵子辛苦你了。”

  两人成亲后两年,顾见舟的官职才起来,后来陆锦瑶有孕,他又去了滇南,也没照顾几日,府上都是陆锦瑶忙活,连有孕难熬的日子,他都没陪多少。

  顾宁昭这次也是陆锦瑶打点,福没享到,苦却受了不少。

  顾见舟心里难受,只想百倍千倍地对陆锦瑶好。

  陆锦瑶却觉得辛苦的是姜棠,本来跟姜棠一点关系都没有的,结果在外面担惊受怕,还费力进来一趟送东西。

  牢房这种地方,她娘家都没来人,姜棠却来了。

  陆锦瑶摇了摇头,“我没什么事,你关在别处,不知前几日棠儿进来送了趟东西,等府上收拾好,我去登门致谢。”

  顾见舟道:“我同你一起去。”

  顾宁昭在姜棠那儿养了快一个月了,合该登门道谢。

  陆锦瑶却道:“你就别去了,这当口还是谨慎些,别给五弟惹麻烦。”

  长房那边还不知何时流放,府里上上下下都要打点,陆锦瑶在牢里数日,也没好好梳洗过,回去先收拾妥当再做别的事。

  她也想顾宁昭了,“等明儿我看昭哥儿,回来说与你听,都快一个月了,也不知道他还认不认我这个娘。”

  顾见舟道:“定然认得,他娘对他第一好,棠姨第二好,我这个当爹的,勉勉强强排第三,还得加把劲儿。”

  终于到了侯府,众人一个接一个地下马车,先跨了火盆,又淋了艾草水,这才回了各自的院子。

  露竹怀兮等人已经准备好热水和饭菜了,等收拾好,陆锦瑶和顾见舟先用了饭,但在牢里数日,顾见舟清汤寡水地吃惯了,一时间饭菜变好了也吃不下,陆锦瑶则是因为没亏嘴,故而两人都没吃多,剩下的菜就给丫鬟们分了。

  吃过饭,正院南香过来说侯爷夫人有话说,请陆锦瑶和顾见舟去正院。

  两人到的时候二房三房人也在,都换了衣裳,不似在牢里那么灰头土脸。

  只不过精神都不太好,许氏低着头,手里捏着串佛珠,云氏担心地朝陆锦瑶看了一眼,而顾见水顾见海两人面无表情。

  等陆锦瑶和顾见舟坐下,屋里的丫鬟就退了出去。

  郑氏说了几件事,“以后锦瑶管家,过几日侯爷进宫请立老四为世子,等府上都安顿好,就把家分了。公中的财产四房占六成,其他两房各占两成,你们可有意见。”

  侯府要上交三分之一的家产,就是明后两日的事儿,家产自然没有长房的份了,剩下的三房分了,郑氏也没亏待两个庶子。

  家产也没有顾见山的份,他都离开侯府了,自然不会分什么。

  打点事宜郑氏会拿自己的嫁妆贴补,不会动公中的财产。

  日后他们和顾见舟一家过,她的嫁妆想给谁就给谁,谁也别打她嫁妆的主意。

  二房三房自然没意见,两房只盼着早点分家,别再出乱子了,若是可以,最好把名字都从族谱上除去,就像顾见山那样。

  但没人敢说。

  陆锦瑶和顾见舟也没意见。

  郑氏又道:“经此一事,你们也知道了,有些事沾染不得,别侥幸想着能成事,侯府家训,只为皇上、百姓做事。你们都成家了,也都有孩子了,我很少管你们院子里的事,日后分家,当娘子的多提点着夫君,切莫惹是生非,眼高手低。”

  郑氏要说的就是这些,分家之后她能管的就更少了,日子得他们自己过下去。

  她不担心陆锦瑶,分家后她和四房一块儿住,日后还能看着些。

  许氏那边,什么都不管,也不好。

  顾见海聪明,她倒不担心。

  郑氏道:“分家之后,还是一家人,都安分守己,不拘为官大小,多为百姓做事,侯爷,你可还有要说的。”

  进了一趟大理寺,永宁侯看着苍老了不少,他道:“分家之后,也该相互扶持,有句话叫打天下容易,守江山难,放到家里是一样的道理。人也得学会知足,别想不该想的东西,贪心不足蛇吞象,没那个本事,就老实本分些。”

  众人都知道永宁侯说的是顾见风,却不知该怎么回答。韩家出事,侯府元气大伤,虽说是韩氏所为,但和顾见风也不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倘若他能强硬一些,或是发现的早点,兴许不会落到这个下场。

  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从正院出来,云氏想问问盛哥儿的事,但陆锦瑶冲她摇了摇头,云氏只得回宴方堂。

  陆锦瑶和顾见舟没急着回院子,而是去花园待了会儿。

  明早顾见轩去赴任,她做嫂子的,一会儿还得收拾些东西。

  还有一大把事要忙,也就今晚清闲些。

  昭哥儿明日再去看,起码得府上收拾妥当了。

  平阳侯府晚上差人过来问了,对娘家,陆锦瑶说不上怨,但还是有些失望伤心的。嫁出去的女儿就是这样,若是出事的是她的兄弟们,母亲定会求着她吧。

  顾见舟一直拉着陆锦瑶的手,两人虽没说话,可都懂对方的安慰和情谊,这么转了一会儿才回院子。

  次日一早,顾见轩收拾妥当去赴任,身边只跟着两个小厮。

  郑氏给他了两千两银票,顾见轩想要推拒,但郑氏硬塞了过去,“穷家富路,拿着吧,路上有用。这回事侯府连累你了,是婶母对不住你,到了之后常写信。”

  顾见轩这便收下了,他拱手道:“婶母言重了,一家人,本就该同甘苦共进退,我到了之后就写信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