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第15节(2 / 2)


  第二十章

  听到崔景怀的话,城卫司的那位巡防队长脸色有些难看。

  虽然意识到对方的身份来历可能不简单,可是看到躺在地上哀号的那些公子哥,他还是硬着头皮道。

  “是否纵马伤人,还有待调查,城卫司可不能仅听你们的一面之词,何况现在受伤可是地上这些人,这几人才是行凶者。”

  看出城卫司的人明显要偏袒维护那些公子哥,何殊面带嘲讽的开口道。

  “舅舅,这人明明姓韩,却公然以康王的妻弟自居,可我怎么记得,康王妃的娘家赵氏与商家有亲,我该叫她表姑才对。”

  身为暗卫首领,为了能够随时给何殊提供某些精准信息,崔景怀对朝野内外的那些王公大臣之间的姻亲与社交网络,了解得比何殊更清楚。

  “你没记错,康王妃的祖母姓商,不过这件事,你就别管了,康王是我表弟,见到有人打着康王府的旗帜在外招摇撞骗、欺凌百姓,我肯定不能不管。”

  何殊所借用的这个身份确有其人,上京商氏近些年虽有些没落,却依旧是老牌的豪门世族。

  原主比何殊大一岁,是崔景怀堂妹的孩子,他堂妹因难产去逝,原主的爹在发妻过世不到三个月的情况下,就另娶新妇。

  有了后娘就有后爹,原主虽然出身显赫,处境却很凄凉。

  崔景怀奉先帝之令调查原主的爹时,才知道原主的处境,在原主的爹因掺合夺嫡而‘自尽’身亡后,他向先帝求来恩旨,将原主接到膝下抚养。

  只是那孩子从出生后,就没得到应有的照顾,打小就伤了元气,后来虽有崔景怀派人精心照顾,请太医帮着在调理身体,最终也没能活过十岁。

  听到崔景怀的话,那位巡防队长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被何殊狠抽过的那名少年不服气的喊道。

  “我姐姐是康王侧妃,我们韩家是康王长子的外祖家,他们才是巴着拐弯抹角的那点关系,在外面招摇撞骗的人,李千户,你可不能被他们给蒙骗了。”

  巴着拐弯抹角的关系?

  听到这话,在场知道实情人都忍不住嗤笑出声,谁巴着着谁?

  康王是先帝尚健在的儿子中,年龄最小的那位,也就是何殊的小叔。

  先帝驾崩,正宁帝登基时,他刚十岁出头,后来娶正宁帝舅舅家的表妹为妻,向坐在皇位上的哥哥表忠心的意图十分明显。

  正宁帝的兄弟姐妹共有四十多个,早夭、早逝、被先帝这个亲爹弄死、或是因手足相残而死的,加起来得有过半。

  剩下的近半人中,被贬为庶民流放,被打发去守皇陵的又有近半。

  目前还能在京中好好活着,安享荣华富贵的,只剩下十来个,其中大半都是长公主,只有五位王爷。

  正宁帝还在潜邸小心苟命的那些年里,为免受到哪位不省心的牵连,从不敢与其他兄弟姐妹多来往。

  所以正宁帝对自己的那些人都快认不全的兄弟姐妹,都没什么手足之情不说,甚至与其中一部分人还有怨。

  只在登基为帝后,遵循旧例给自己的那些兄弟姐妹进行封赏,不说多大方,但也没有克扣过哪位。

  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厚,同时也为安抚人心,正宁帝还适当赦免了部分兄弟姐妹的罪名,派人为他们改善恶劣的生活环境。

  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好心到还要重用那些兄弟姐妹,哪怕那些人大多都能力不错。

  何殊也不敢用,即便她求贤若渴,但她清楚,那些人虽然都是先帝的手下败将,她与她爹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康王年纪小,不仅没有赶上诸王争储,也没赶上先帝招皇孙入宫,可父凭子贵的最后夺储机会。

  这些年来,康王在京中的表现得十分平庸,安分守己的在礼部挂职,负责皇家宗祠的祭祀工作。

  心里装着太多事的何殊没怎么将康王放在心上,平时也没让人关注,毕竟她要操心的人与事太多。

  会记得康王妃的出身,除了记性好,知道人家是她的表姑外,还因对方有个能力出众的好侄儿,颇得她的信重。

  在正宁帝因生母去得早,与母舅家没什么感情的情况下,皇后却因此而对赵家女眷多看顾几分。

  直到这趟出来遇到这些康王府的‘小舅子’,康王才成功给何殊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会让妾室的娘家兄弟打着康王的名义,在外行事如此招摇,不管康王本人知不知情,都能透露出许多信息。

  没等城卫司的人为难太久,就有府衙的捕快过拿人,于是在场相关人等,都被带到青山州的府衙。

  接到消息的府衙通判郭尚东满脸怒容,“往日里发生事,高县令那边总要抢着处置,如今遇上他得罪不起的人,他就将人往我们这边送,真是过分!”

  州知府张长平扶额道,“有关那些人的身份来历,消息可确切?”

  郭尚东点头道,“确切,崔家那位没想瞒着,当众表明自己是康王的表哥,据说那位早年由先帝带回宫中抚养后,基本没什么消息传出,直到新帝登基后,他才偶以怀安商行东家的身份出现在人前。”

  怀安商行在世人心中的印象,就是背景雄厚、财大气粗,一直专注于行商,十分用心的经营自家口碑与信誉,与各地官衙之间,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

  也不是没人试图拉拢怀安商行的人,只是对方从不给面子。

  除非是正经的生意合作,怀安商行从不与地方官府或世家豪族打交道,比东宫产业的人还要独。

  东宫产业与宫中产业的一些业务,却往往都会托付给怀安商行,彼此间多有合作。

  从中不难看出,怀安商行背后的那位东家,绝对不是一般人,而是连当今圣上与太子都愿意信重的人。

  “既是如此,我们的立场很好选择,当然是按律处置。”

  郭向东闻言,顿时脸色一变。

  “府尊,世人常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我等对此深有体会,若因此事与王同知他们正面起争端,那么我们先前的……隐忍,恐怕都要功亏一篑啊。”

  张知府与郭通判都是科举出身,家世普通的外来官员,在青山州中没什么根基。

  而王同知与高县令等人虽然也非青山州本地人,却在当地经营多年,与州内各家豪族大户通过各种联姻,结成利益共同体,势力极为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