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第57节(2 / 2)


  而南方的湿热环境与多山的地理环境,则是导致相应地区容易出现瘴疫的主要原因?

  船队早年带回的有辣椒种子,虽然时人还吃不惯这种刺激感极强的调料,朝廷下发到各地的种子不算受欢迎,没有进行广泛种植。

  但是为了借用交叉种植辣椒可以防治一部分虫害的特性,近几年农务司的实验庄与东宫的庄子都种了不少。

  这几年下来,存下的辣椒应该不少。

  想到这里,何殊迅速招来冯立,让他带人迅速调集京中现有的辣椒,快速送往诸山一带,可以煮成辣椒水免费发放。

  除此之外,可用来治疗瘴疫的相关药材,也迅速开始就近调往诸山,负责督查诸山疫情之案的钦差,与擅长治疗相关病症的太医等人,也迅速起程前往诸山。

  高效运转起来的朝廷效率颇高,加上从京城前往诸山府的道路情况很好,朝廷就近派去接管诸山府的官员与大夫,以及调拨的物资,都抵达得很迅速。

  看到从京中运过去的大批辣椒,当地官员都有些不解,可是朝廷有令,让他们这些身在疫区,有染疫风险的人都要喝加有辣椒的汤水,再怎么不适应那辛辣味,他们也得喝。

  由于朝廷在接到消息后的反应迅速,即便已经开始爆发的疫情现已导致上百人丧命,让人压力极大。

  但在后来有了充足的药材供应,染疫之人也能得到大夫们的对症治疗后,这场形势非常严峻的疫/情,终于还是成功被控制住。

  经前去支援的太医与当地大夫确认,服食辣椒对当地人的身体确实很有益处,对预防部分疫病也能起到一定帮助。

  不用朝廷的推广宣传,诸山一带都开始主动向京中来的人要辣椒种子,使得辣椒的种植与食用,从此在大安的西南方向迅速传开。

  接到诸山府与周围区域传回的好消息,确定这场来势汹汹的瘴疫没有再继续扩散,染疫人员也陆续在痊愈康复,何殊才觉放心。

  虽因发现得较晚,造成的损失很大,为尽快控制与消灭这波疫情,投入的人力与物力代价也大,但结局总算是好的。

  因疫情而丧命的人数没再持续上升,没有在周边区域扩散爆发,就算是那些付出取得了应有的回报。

  这段时间以来,她一直在努力回忆前世无意间接触到的一些片段性知识,其中就包括瘴疫的出现,好像多是源自那些由蚊虫聚集成群形成的瘴气。

  瘴气包括很多种,最致病的就是由蚊虫组成的这种,说是沾上瘴气就会沾染到疫病,实则是被那些蚊虫叮咬后,才会感染疾病。

  想要尽量避免这种瘴疫的出现,只有尽量设法从源头上消灭那些蚊虫,避免那些蚊虫泛滥。

  所以何殊随后又下令,让当地官员与大夫不仅要做好疫情后的防复发工作,还要组织百姓们灭蚊虫,研究更高效的灭蚊虫或驱防蚊虫的方式。

  也正是在此期间,这些人才发现,许多远看像烟雾,他们也一直当气体的瘴气,实则是由密密麻麻的蚊虫形成。

  这次的瘴疫,再次提醒了何殊,一定要更加强在大安全境的健康卫生安全工作,不仅要在西南区域开展灭蚊虫工作,还要开展灭鼠工作,让人养成被老鼠咬到,要及时备案的常识。

  天花的接痘防治研究工作,也是时候要提上日程了。

  这些都是传染力极强,传播速度极快,致死率非常高的疫病。

  两年前因实施税改方案,在大安全境进行最新人口普查登记时,统计出的人口总数在六千万左右。

  随着税改方案的实施,尤其是人头税的取消等惠政,去年的新增人口得到一个突破性的增长,但是再怎么算,总人加起来也就六千五百万上下。

  这么一点人口,实在经不起那种致死率极高的疫病的收割。

  在何殊曾经学过的历史上,经常用十室九空来形容百姓遭遇洪灾、旱灾、战争与瘟疫后的惨状。

  当她真正身处这个时代,看到那些距离她很近的记录时,才能切身感受其中的无奈与悲痛。

  所以何殊在自己当太子后,一直是以一种近乎焦虑的心态,竭尽全力的想要避免那些历史记载,真切的发生在她的治下。

  可是这个世界终究不是她擅长用代码设计与编写的游戏世界,没有逻辑可言,充满了太多的不可控制因素。

  所以疫情会在她毫无预料的情况下,突然爆发,战争也会在她不知道的时候突然出现。

  她所能做的,只有在事后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尽量降低损失,要求朝野上下的官员们一定要时刻警惕,并做好预防工作。

  下令严惩诸山府的那些不重视普通百姓的生命,为逃避罪责,竟然选择瞒报的官员的同时,因夏汛将要来临,她严令要求各地务必要仔细检修堤坝,疏通河道与泄洪渠道。

  除此之外,还有就是山地区域也要高度警惕山洪导致的泥石流。

  伴随每道政令要求的,都附有如何做到早发现危情,该做什么应对,以及该采取什么措施尽量降低损失,可谓是十分细致。

  除了这些,何殊每天还要处理其余政务,连东宫产业都顾不上。

  看到何殊因操心劳累太过,而变得明显消瘦的身体,正宁帝有些惭愧。

  “这段时间辛苦皇儿了,都怨为父……”

  何殊打断他的未尽之言,“父皇不必觉得愧疚,您能做我最坚实的后盾,就是对我的最大支持与帮助,人各有所长,我们爷俩这般配合得就挺好。”

  正宁帝闻言,责任感顿时油然而生。

  “皇儿说得是,父皇当然会全力配合与支持你的一切决定。”

  对于何殊而言,正宁帝能一直安静的从旁配合她的要求,不做些自以为是的主张,能让她省心省事,就是最大帮助。

  何殊这个太子都这么忙了,为她充当秘书处的门下省当然是更加忙得脚不沾地。

  不管是沈卓与何昌逸,还是孟青竹等通过大招录进来的新人,都在忙碌中迅速适应门下省的工作。

  在这里没有与正事无关的闲聊,也没人勾心斗角,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干,上官以身作则,承担得更多。

  何昌逸每每想起,都感到有些恍惚,明明在那个阳光明媚的中午,他还在御花园的观景阁中,见到了那位神情悠闲,状态十分放松的皇叔。

  可是从那天的傍晚起,因一场突然传出的疫情,他们门下省就陷入了高度紧张与繁忙的状态,那天上午的那次见面仿佛只是他的梦。

  先是大批与疫情相关的历史记录,处理应对措施,都被翻找出来,需要分门别类的仔细整理成文。

  接着又是各地水利信息,过去多发山洪泥石流的资料整理,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各种资料,或是任职官员的履历要整理,或是提供一些参考方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