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第89节(2 / 2)


  更希望其他女子都能引以为戒,从中汲取经验与教训,不要被某些男子光鲜地表面所惑,落得如宋运林的两任妻子般,不仅自己凄惨,还赔上娘家的可悲下场。

  而且何殊知道,这种事可谓是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甚至连某些皇帝都没少干。

  在何殊的前世,这种靠着发妻发家,连发妻的命都利用得彻底,之后一边卖弄痴情人设,一边与其他女子双飞双宿的恶毒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所以何殊忍不住想要抛开自己的太子身份该有的正确立场,夹带一些私货,早早地就给这个时代的女子们敲敲警钟。

  让她们不要耽于小情小爱,错将渣男当真爱,最后落得个不仅误己终生,还连累家人的凄惨下场。

  正宁帝毕竟是个男子,知道男子中还有这种心狠手辣的败类,那心情,着实有些复杂。

  为了争权夺势,父子相争、手足相残的事件,他看了太多,已经习以为常。

  可是像这种一边靠着妻子飞黄腾达,一边算计利用妻子,榨完一个妻子活着的价值,就利用对方的死,最后再榨取一拨。

  然后换个妻子接着利用并榨取的人,恶毒并残忍到让正宁帝感到有些毁三观,总觉得将这种事公开出去,好像不大好的样子。

  “真要公开?就怕有人会在此基础上,钻研出更高明、更隐蔽的手段,做下更恶毒的事啊,宋运林靠着这些手段,实现从寒门到权贵的晋升,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羡慕他所取得的成就呢。”

  没想到自家老爹在这种事情上,看得倒是颇为通透,公开后,确实存在他说的这些隐患。

  “这也是儿臣说要公开的原因,因为只有公开了,知道的人多了,有所防备,才能避免想要效仿者也取得这种成功,每一位成功者的经历,都会成为被后来者反复研究的对象,与其让人私下研究学习,还不如公开。”

  正宁帝仔细想想,发现好像还真是如此,随后就忍不住担忧道。

  “皇儿说得是,不过为父应该也能算得上是成功者吧,那后世之人,会不会也会仔细研究朕的生平经历?”

  何殊没想到对方难得有主见一次,竟然这么快就放弃,直接附和她不说,还被彻底转移注意力,开始考虑自己的身后名。

  “父皇可不是一般的成功者,而是皇帝,您还拥有先帝那样一位……”

  何殊想说能折腾,但是想想对方毕竟是她这辈子的爷爷,她肯定不好说什么,所以她稍作停顿,整理一下措辞后才接着道。

  “先帝那样经历复杂的父皇,旁人肯定会仔细研究了,何况就算是现在,也有不少人对您可以从先帝的皇子中脱颖而出,登基继位的传奇经历议论纷纷,传出许多不靠谱的猜测。”

  正宁帝当然也知道这些,心情沉重的点头道。

  “皇儿说得是,朕可是注定会在史上留名的皇帝,肯定少不了会被人研究,能登基的事,连我自己都懵着呢,他们再怎么分析研究,也研究不出结果,这些当皇帝以后的事,以后可得慎重些,你可不能再怂恿朕去做那些有失身份的事。”

  何殊从善如流的直接应下,“父皇请放心,儿臣一定会帮您维护好帝王的声誉,让您当皇帝的好口碑流传千古。”

  正宁帝满意的点头,但他随后又想到已在临海府的定海水师整装待发,等到年后就会出发前往海外的瑞王一行。

  “皇儿,咱们真将那些宗室都送出海,将来不会传出什么骂名吗?”

  何殊对此满不在乎地回道,“为了实现这种关系到我们大安海域安全的千年大计,就算背上骂名,我们也要做,这样才能彰显出父皇您的雄才大略与长远见识,后世人肯定会给您一个公正的评价。”

  这话说得正宁帝心中顿时生出一股豪气,点头道。

  “嗯,皇儿说得有理,确实就是这么回事,只要是为大安好,为大安百姓好的事,让朕背点骂名也没什么。”

  第一百零一章

  皇上当朝宣布要为在灾难中死亡的无辜百姓哀悼三日, 吃素三日,宫里也确实给皇上与各宫主人接连三天准备素食,一点都不掺假的那种。

  有皇上以身作则,那些文武大臣与王公勋贵们, 为表忠心, 也都跟着照做, 只有百姓们的生活一往如昔,没有受到影响。

  在这三天中,于先帝朝崛起的新贵宋氏一族, 因文山知府所犯下的欺君之罪,轰然倒下的事, 当然也在京中迅速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最受先帝重视与宠爱的阁臣之一, 宋运林是少有的一位始终屹立不倒,没有在先帝朝遭到清算,又在当今继位后,纵横朝野十余年的权臣。

  谁也没有料到, 他最后竟因晚节不保, 倒在他最宠爱嫡子手上。

  正当有些人还在为其感到可惜时,他当年布局烧杀原配妻儿, 好在老天有眼,其原配妻儿只是被不同程度烧伤,被人及时救了回去消息,也随之不胫而走。

  不管对自身的道德品行要求如何, 但对别人的道德品行要求往往都很高,往往是这世上绝大多数人的本能。

  宋太师此前在大安的名声, 绝对是相当完美的那种, 除了深受其害的一些仇人, 或是与其有交集的老对手们,一般人并不知道他的阴狠毒辣。

  毕竟他在人前向来表现的重情重义,乐善好施,热心助人,从不吝到处送顺手人情。

  然而即便是他的仇家与对家,也没想过,他这人竟然如此没有底线,对与他共患难,借娘家的钱财供养他的原配发妻与嫡长子,都能下得去狠手。

  踩着发妻与嫡长子的尸骨经营自己的好名声,成功娶得高门贵女后,一边高调展现夫妻恩爱,让所有人都觉得这桩亲事乃是天作之合。

  另一边却在私下里给高门贵女下避孕药,令其迟迟不能有孕,成功将一位娇艳明媚的贵女,变成一位只知以夫为天的深宅妇人。

  这种心思算计与手段之阴狠毒辣,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毛骨悚然。

  随着这些消息传开,某些妇人忍不住对照自身经历,很快,京中就被曝出好几桩家庭案件。

  有表面上对妻子温柔小意,十分细心关爱的男人,在外豢养外室、养私生子,甚至还有给妻子下慢性药的。

  除此之外,还有岳家状告女婿有杀妻嫌疑,认为自家女儿死得不明不白者。

  与此同时,过去查无此人,却被皇上突然任命为大理寺卿的郭风远,其实就是宋太师的那位苦命的嫡长子的消息,不仅引起那些仕途中人的关注,也在普通人中引起较大议论。

  因为这件事不仅关系到太师、大理寺卿等高官显贵,而且极具传奇色彩,充满了恶有恶报,受害者功成名就打脸坏人的舒爽感,十分符合普罗大众喜闻乐见的这些元素。

  正宁帝知道因此而引发的那些家庭案件,以及老百姓们对此无不拍手称快的舆论反应后,再次对何殊的计划表示赞成。

  “还是皇儿考虑得更为周全,虽然确实存在由此而引起夫妻生嫌隙的现象,但是能够因此而减少一些受害女子,也算是功德一件。”

  何殊也这么认为,“对,这也算是宋太师对这个世界仅剩的贡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