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御山河第32节(1 / 2)





  就连赵皇后让她带着所有下人下去的吩咐也没听见。

  还是身边的小宫女推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带着伺候的宫女们退了下去。

  *

  咸宁宫之内,赵皇后与许安泽对面而坐,两人皆没有动桌上的饭菜,只是那么静静地坐着。

  忽然许安泽摇头:“儿子实在想不到许安归推迟回都,目的何在。”

  赵皇后眉头紧皱:“一点可能都想不出来吗?”

  许安泽还是摇头:“若说是许安归自己不想回来,那便不会跟父皇说推迟回来,婚礼照旧准备。他八年了无音讯,前段时日,忽然写了一本大败乌族的折子回来,必然是有归朝之心的。我派了大监去,虽然掌着太子口谕,可我终究是没有给大监太子的令牌。六弟很是机警的帮我解决了一个麻烦。”

  许安泽拿起茶盏,抿了一口,继续道:“前段时间,我虽然找了御史台参了他,可到底是想让他在这件事上记我恩情。只要他回来,父亲该有的赏赐都还是会赏下去,大婚还是由礼部主持,母亲您亲自操心。该给的颜面都给足了——无论怎么看,现在都是他归朝的最好时机。可是他偏偏在这个风口浪尖上无缘无故地推迟了回城……”

  许安泽合上茶盏,放在桌子上,百思不得其解。

  赵皇后揉了揉眉心,随口道:“是不是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要去做,想要在回来安排好?”

  许安泽沉默了半晌,冷然道:“他自小就有帝王之才,自小做功课都做得极漂亮,深得父亲青睐。这些年他在战场上与那些北境部族部落周旋,尔虞我诈的戏码恐怕演了不下百遍。他那颗七巧玲珑心这些年磨炼下来,长出十几巧都是有可能的,没人能够揣摩到他的心思。”

  赵皇后轻叹一声,看向窗外湛蓝色的天域,缓缓道:“许安归那孩子,我记得,是你们兄弟几个里面最是乖巧听话、聪慧的。他的生母,八年前冠绝后宫,在帝君那里是最得脸的一个。他那模样,自小就随了他的生母,甚是好看。在他还没有为那些将军请命前,他是皇子里面最有希望当太子的孩子。”

  许安泽眼眸微眯:“是,如果没有八年前那场辩驳,或许,今日坐在太子之位上的人就是他了。”

  “可他终究没有那个福气啊。”赵皇后低头,容颜隐在发髻的阴影里,看不清表情。

  许安泽看了看赵皇后,忽然笑道:“让母亲跟儿臣一起操心受累,是儿臣的不是。其实不管许安归心思如何,到底是给了我们八年时间在朝堂与后宫之中站稳脚跟。如今就算是他带着再无上的荣光回来,也不可能动摇我们的根基。此次,儿子必要把他捏在手里。不管利用什么手段,与什么代价。”

  赵皇后抬眸,看向许安泽,眸低有什么东西在缓缓流淌。

  那种异样的光芒稍纵即逝,她笑道:“是,太子说的是。我们花的那些功夫,岂是他与贤妃一朝一夕就能破开的。快用膳罢!饭菜都要凉了。”

  许安泽点点头,拿起筷子,给赵皇后夹了一块酥藕:“母后养育儿子、为儿子筹谋辛苦得紧,您才是要保重,切莫要怠慢了自己的身子,我们来日方长。”

  作者有话说:

  今天两章~因为收藏破百啦~嘿嘿

  第38章 ◇

  ◎图谋◎

  距许都千里之外的东陵南境, 许安归已经待在主帅大帐里,好几日都不曾露面了。

  连续几日裴渊都前来问安,都被守在门口的百晓挡了回去。

  而且每次百晓的说辞就那么一句:“裴将军还是请回罢, 殿下自北向南千里而来,水土不服, 发着烧, 难受得紧。恐怕是没有精神与将军说话。”

  许安归的病,要从半个月前夺回东陵南境失去的两座边城之后说起。

  最开始, 许安归统帅夺城之时,只是有一些咳。将领们并没有多在意,就连许安归自己都没有在意这件事。

  攻城夺回两座城池之后,许安归便开始发热。

  没有几天,便病在床榻之上无法起身。

  许安归好歹也是东陵六皇子,身份贵重。在这南境大营里病倒了, 难免让所有将军们都担心许安归的病情。

  军营里条件艰苦, 不比在城里府衙里安静。

  无法静养, 这病比平时难好,也是事实。

  将领们知道许安归需要静养, 不敢贸然前来打扰。便合计了一下,让职位最高的裴渊将军一人前来问安。

  结果,连续问了几日,都没有见到许安归的面, 裴渊心里难免会有疑虑。

  今日百晓辞了裴渊的请安, 他倒也不着急走,只是抱拳道:“百军师, 末将只是想去看看殿下是否安好, 不会打扰殿下养病的。”

  百晓摇头轻叹:“殿下这病来得蹊跷, 裴将军还是不进去的好。”

  “蹊跷?”裴渊有些疑惑,却也不敢妄自揣测。

  他连续几日都看见百晓阴沉的脸,这才知道,百晓所言的恐怕是在暗指些什么。

  哪怕裴渊带兵驻守边关八年,许安泽成为太子八年,他从未离开过沁春城半步,也知道许都那位太子殿下的厉害。

  因为他的儿子,至今都在许都的天昭书院里“读书”。

  其实,不仅仅是他,整个东陵戍守边关的武将们有哪个不是被太子与东陵帝君压了妻儿爹娘在许都成为人质的?

  这样的威胁与胁迫,能得多少人心,又能得几时好?

  方才那百晓一句话,让裴渊明白——六皇子在军营里病得蹊跷,没有下令追查军营里的伙食茶水,已经是天大的慈悲。

  这件事若是查下去,就算军营里的人能洗干净。但那些做饭的伙夫、管理伙夫的将军、以及跟那些将军关系好的士兵,都少不得要挨一顿板子。

  裴渊知道,在这种武将与朝廷关系敏感的时期,不能这样大肆地查下去。

  下令去查,最后丢失的是武官们的信任。

  许安归病了,却不大肆宣扬,也间接地说明了许安归,是信任他们这些将领是不会背地里用这些下作手段去害他的。

  这个被远远放逐在外的东陵六皇子是有意维护这些将领们最后一丝脆弱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