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权御山河第60节(2 / 2)


  汤邢蹙眉,这倒是个好主意。

  当年太子一手谋划朝东门事件,株连了几万将领亲眷。当朝武官们不肯亲近太子,那些武官们的供词,太子党是无法左右的。

  或许传回来审问一二,就有头绪了。

  皇子谋反这件事本就很微妙,里面掺杂了党争。既然是党争,少不了有些事情是栽赃嫁祸。

  除非已经得到六皇子许安归在某处已经起兵谋反的消息,大理寺这里的就不能够轻易断案。否则很容易就被人当了枪使。

  盛明州这么一说,汤邢觉得可以行,当即下命,传许安归身旁的军师百晓与南境几个重要将领回京,那些将领中就有裴渊。

  既然是大理寺审问,那必然不可能是让他们坐着马车,舒舒服服地回来,但也不是定罪性质的拘押。

  所以百晓他们是在刑部的看守下,骑快马日夜兼程回到的许都,历时十天。

  下马的时候,哪怕是习惯骑马的裴渊两腿内侧都已经磨得血肉模糊。百晓更是一届文弱书生,到了许都连路都走不动,只能换坐马车去大理寺。

  汤邢并不着急审问,而是在大理寺收拾出了几间值守衙役们休息的屋子,让百晓他们先住着。

  三司会审,自然是要召集了三司的人,才可以开审。

  百晓与裴渊住在一间屋子里,还好百晓知道这一路会很艰苦,提前准备了药膏。

  他递给裴渊一瓶,道:“裴将军,上些药吧……我们且有得熬。”

  裴渊接过百晓的药瓶,满眼的忧虑:“大理寺传唤我们回许都,是想问六殿下私自出营的事情吧……”

  百晓一边给自己上药,一边回道:“应该是的。”

  “可,为何是大理寺传唤?而不是兵部?”裴渊一早就觉得这事有些蹊跷。

  百晓停下手中的动作,沉思片刻,回道:“自有大理寺传唤我们的理由。审问的时候,便知道了。将军多思无益。”

  裴渊看了一眼百晓,只见他满脸的淡然,不焦不躁,心里的不安又没缘由得多上了几分。他在这两步见方的屋子里走了几圈,想要推门而出,却不想外面有侍卫看守,不让他出去,只好作罢。

  裴渊回身,坐在桌前,叹气道:“我们这是被当做犯人给看管起来了。”

  百晓笑了:“待遇比犯人还是好多了。最少这倒春寒的天气,我们还有棉被可以盖,暖饭可以吃。大理寺卿是方正之人,不会对我们动用私刑。只是明日在过堂的时候,就不好说了……”

  裴渊点点头:“我心里有准备。”

  百晓坐在炕上,整了整床铺:“我们还有一场恶仗要打,养精蓄锐,才是正道。休息吧,裴将军。”

  这一夜再无话可说。

  可两人都知道,对方虽然都闭着眼睛,但都没有睡着。

  *

  第二日清晨,门口守卫给百晓与裴渊送来了两碗清粥,四个馒头,一碟咸菜。百晓一行人用过早膳之后,便被带到了丽景门。

  堂上正中坐着的是大理寺卿汤邢,左侧坐着的是刑部尚书盛明州,右侧是御史大夫江元良。

  汤邢主审,他扫了一眼堂下几个人。

  除了百晓之外,其他武官全部都是跪着。只因百晓有功名在身,见官不用跪拜。

  汤邢清了清嗓子,开口问道:“六皇子现下所在何处,你们可知晓?”

  裴渊等人纷纷回话:“不知。”

  只有百晓不说话,汤邢目光落在百晓身上:“百军师不回话,说明你是知道了?”

  百晓抱拳行礼:“知道,但不能说。”

  汤邢还未发难,在一旁的盛明州却已经安耐不住厉声斥道:“好大的胆子!堂上问话,岂有不回之理?”

  百晓看向盛明州,淡淡回道:“草民不是胆子大,是胆子小才不敢说。六殿下走之前明旨,但凡泄露军情者,杀无赦。”

  “军情?哈哈哈……老夫还从未见过如此荒谬的言论。六殿下所谓的军情,恐怕是带着他私自豢养的五千精骑埋伏在许都周围,伺机而动,准备谋反吧!”盛明州虎目圆睁。

  谋反?

  堂下跪着的武将纷纷抬头,堂上的大理寺卿与御史大夫两人皆是一脸肃穆,明显是认同盛明州这句话的。

  百晓亦是疑惑地望向盛明州:“盛大人何出此言?”

  汤邢蹙眉,扬扬手,让身后的衙役把这些时日搜集的证据拿给百晓看。

  百晓接过证据,蹙眉翻了起来,他看见了兵部的造册与户部粮饷发放,看见了北境刘刺史的供词,看见御书房内商讨之时的记录,看见秋薄与刑部密使前去调查北境之事的遭遇,以及最后一张物证里几千把刻着钰北字样的□□与箭矢!

  只是瞬间,百晓就觉得有寒气从四面八方侵入他的身体里,无法阻挡。

  他到现在才意识到为何召他们回来问话的是大理寺而不是军部!

  六殿下私自出营销声匿迹这件事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军事叛逃,由军部就可以审结的案子。而变成了私自屯兵、意图谋反的大罪!

  百晓再次抬头,看着坐在堂上的人——难怪坐在这里的三位长官,是大理寺、刑部尚书与御史大夫。

  只有这样谋反的大案才值得三司会审啊!

  汤邢看着百晓错愕的表情,说道:“如你所见。你若不说,便会受皮肉之苦。你若知道六殿下在哪里,最好如实交代。”

  百晓宛若木头一般,把这些东西递还回去,低着头,沉默良久,才开口道:“冤枉……六殿下从未有过不臣之心。这是冤枉!”

  盛明州表面一副怒不可遏神情,但是心里却是很满意百晓的反应,常年跟在六皇子身边的军师若不这般辩驳,后面的事情还不好推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