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撩心第89节(1 / 2)





  那声“阿珏”,包含了多少绵绵情意,就算是药物所迷,谢清芸也听得相当清晰。

  可他二人,似乎瞒住了所有人……

  为什么?

  谢清芸想来想去,只能想到云珏的原因。

  她是云家的女儿,云赵两家态度不明,圣人召她们来长安,目的不纯。

  而尹叙是丞相之子,尹相素来得圣人敬重,若知尹叙与云珏两情相悦处在了一起,那尹相乃至尹叙的处境都会变得微妙。

  难道说……

  谢清芸心里咯噔一下,想到了最糟糕的状况。

  尹叙正是因为知道内情,所以假意与云珏亲近,但碍于事后的名声,所以哄着她暗地里来往?

  云珏不是蠢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处境,若真是尹叙要求,她也答应了?

  大概是药物还有残留作用,谢清芸才想了一会儿,脑子便嗡嗡作响,直至谢夫人来探望她时,她还蔫蔫儿无神。

  谢夫人轻叹一声:“若是不舒服,歇着也好,只剩明日最后一日,你别瞎走动了。”

  谢清芸察觉母亲态度有意,心头一沉:“怎么了,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

  她心下第一怀疑的是赵王的事暴露了,那人要反击报复,一定要把她弄到手了。

  不想谢夫人只是摇摇头,说:“都是朝中的事。”

  谢清芸忽然就敏感起来:“可是与陇西有关?”

  谢夫人怅然失笑:“你这孩子,真在新学读书读入魔了么。那些朝堂上的事,与你何干?”

  谢清芸眼神轻动,握拳敲了敲脑袋:“女儿今日身子不爽,一觉睡来头也沉沉的,母亲就同我讲讲吧,权当替女儿醒醒神。”

  谢夫人拿她无法,便如实说了。

  谢清芸听完,脸色微微一变。

  江南水寇作乱之时,他们曾被圣人钦点来主理此事。

  而那时的难题是,江南诸道兵力不敌节节败退,企图向捉襟见肘的朝廷伸手要钱要人。

  虽然此事以陇西出兵捷足先登平定寇乱告终,但在云朝毓抓获扣押至长安的人里,不止有作乱水寇的主犯,还有几个江南东道和江南西道的官员。

  经审问,此次水寇作案来势汹汹,恐内有文章,还牵涉长安官员。

  说白了,无非是勾结筹谋。

  自新君登基以来,诸道仍旧是各行其道的状态。

  若此事真的是地方勾结朝中官员企图生事,那这好不容易稳定的朝堂,怕是又要乱了。

  谢清芸听得心里一咯噔,生事是生的什么事,她可太清楚了。

  这些乱臣贼子,难不成还想谋逆?

  他们凭什么!?

  谢清芸尚且震撼不已,御园里的氛围更是紧张迫人。

  揭露此事的,不是别人,正是陇西的云朝毓。

  此前有人曾猜测,圣人借兵平乱,是想借力打力,继而将江南的零散势力彻底收入手中,圣人手中的势力稳定了,对朝廷乃至陇西和河北道都是一种震慑。

  可现在,江南的好处还没捞到,陇西先动手了。

  这一颗巨石砸下来,还砸得有棱有角,让所有人看清,圣人对江南诸道打着主意,江南诸道也未必都是傻子任人宰割,此事势必在朝中先掀起一番风浪。

  且从云朝毓直接将别道官员扣押送到长安,还严刑审问过,又可见陇西在这当中的强势主导。

  哪怕水寇一事真是江南诸道联合朝中官员故意给圣人添堵生乱,陇西的态度也可见一斑——在你针对我们之前,我们先给你找点麻烦。

  此事捅开,圣人自是大怒,今日围猎之后,连晚宴都取消了,他要亲审案犯。

  与此同时,尹叙收到了暗卫自江南传来的消息。

  正如云珏所说,江南之地对关中来说,最重要的一是人才,二是钱财。

  若有天灾人祸,人倒是懂得趋利避害大量迁徙,但那些贸易往来便会彻底断掉。

  各地的商会和往返于途中的商队,是维系贸易的关键。

  根据暗卫在江南盘踞多时得到的消息,今江南盛产的茶叶,布匹,瓷器,依旧会固定运输至关中诸道,其一是因为此处世家贵族盘踞,本也是做大生意的地方,其二,则是进献贡品的原因。

  但其实,至关中诸道这条线,早已不是利润最丰厚的一条线了。

  如今的江南诸道,利润最丰厚的两条商线,一是往河北道的外来贸易,二是往陇右道的外劳贸易,这当中,又以陇右道的外贸经营更为厉害。

  这些贸易在抵达陇关之前多是走水路,因为江南水寇作乱,水路一度闭塞。

  直至陇西军潜伏下江南,一路通杀,硬生生又把这条路打通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查到了一个与江南商会往来甚密的西域元姓大商,留名为“元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