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个招娣的重生第39节(1 / 2)





  余自新心想,这要是二十年后,搞几袋猫砂满屋子一撒,第二天早上扫走,味道就没了, 现在还得去搞石灰。

  唉。

  不过,老房子也给他们留有惊喜。

  把厨房里的破烂和垃圾扔掉后,宋诗远发现原先的垃圾堆下面藏着一台冰柜!

  打开一看,还通着电呢!

  幸好还通着电,不然里面扔的几个鸭骨架就臭在里面了。

  大家赶快把冰柜推出来,不知道冻了多久的鸭骨架扔了,断电,打开门化冻,好好清洗干净。

  这是台容声牌的200升冰柜,二手的也要几百块呢。

  除了冰柜,他们还找到一个大电饭锅,至于其他锅碗瓢盆,那就更多了,还有一个双灶的煤气灶,黑油泥糊得像涂了层沥青,不过洗干净了都能再用,就连液化气罐子掂一掂还有大半罐呢。

  这可省了好多事。

  很快又有惊喜了!

  院子里堆的那堆破烂下面侧躺着一辆三轮车!还改装过!有个电动机!

  徐山平和宋秋凤两人都乐傻了,这真是正瞌睡呢就有枕头啊,刚听隔壁杂货店老板娘说大学附近最近的农贸市场也有三公里,这就找到车了?!

  宋诗远更正他们,“你们这是三轮车,不是车!”

  宋秋凤可不管,能跑就行,“赶快看看还能不能用!”

  有了这辆三轮,他们接下来买菜肉米面什么的可就方便多了。

  大家把三轮车扶起来,推出院子,再打开储藏室的铁门,一个大电池模样的充电器大喇喇就在那儿搁着呢!电源电线都是齐备的。

  他们给三轮车的电动机充上电,又找到气筒,轮子打满气,干脆仔细翻起储藏室的杂物。现在这感觉不是在清扫,是在寻宝呀!

  这一翻还真找到好东西了,一副床架子。

  看来刘阿姨这房子原先配了两张单人床,就是不知道床板在哪儿扔着呢。

  四个人又找了一会儿,把储藏室搬空了,终于在贴着墙的角落找到了挂满蜘蛛网的床板。

  宋诗远顿时安排好,“我们厂子有淘汰的上下床,还能用,就是铁架子生锈了,咱们拉回来刷刷漆,我跟小妹用,你俩一人一个小木床。”

  秋凤一听,看徐山平一眼,害羞地低下头。

  折腾到快中午,太阳出来了,大家赶紧把堆在卧室里的桌椅全搬到街道上,打了几桶水,破抹布蘸上洗衣粉,好好洗刷陈年油垢。

  臭味的来源也找到了。被徐山平用两根树枝夹着扔到垃圾箱。

  这时候正赶上饭点,不断有学生经过,有人好奇:“你们把黑叔的店盘下来了?”“打算卖什么啊?”

  余自新笑眯眯说,“可能不卖鸭饭了。不过,敬请期待!不会让大家失望的!”

  她正擦着桌椅,有个男生跑过来问她要联系方式。

  宋诗远跳出来,“喂,我妹妹还小呢!”

  那男生脸一红,跑了。

  中午四个人又去考查同行水平了。

  吃了午饭,徐山平说,“妹妹们在家休息一会儿,我俩去农贸市场卖点石灰,再卖点菜肉,咱们晚上就在家里吃第一顿饭啦!”家里还有黑叔留下的半袋米,放在一个大陶缸里,倒是好好的。

  不能再在外面吃了,太贵了!

  这俩人开上电动三轮,先在院子里试着骑了两圈,中间还得到了清洁工大婶的指点怎么用三轮的刹车,两个人都开得比较自信了,秋凤在车肚子里放了个小板凳,坐在上面抓着徐山平的腰,就这么骑上马路了。

  这时候电动三轮车、摩轮车、改装自行车满街跟着汽车跑,车不多,马路也窄小,余自新仍然看得提心吊胆。

  这两人一去就去了一个多小时,余自新都有点坐立不安了才回来。

  秋凤抹把汗,“市场那边一大片平房扒掉了,拆迁呢,我们绕了好远的路。”

  余自新一怔,“拆迁?拆的民房?”

  “对啊。”

  余自新扔下抹布,叫二姐,“走!一起去一趟!”

  现在城市里拆迁可没像后来那样把工地用铁板隔起来,农贸市场和中大之间那片老街区拆得遍地是破窗户破门砖头瓦片。

  余自新本来还想着得找个管事的人递点小钱买个汽水啥的,没想到根本没人管。大太阳下尘土飞扬,两架小推土机里也没司机。

  她跳下三轮车,“还愣着干嘛呀?这遍地的砖头,赶快!哎,那边——有个囫囵的窗户!二姐,咱俩把它抬过来!”

  刚才一听“拆迁”俩字,余自新立即想到“免费建材”!

  老房子这个小院白放着不用多亏啊!盖个小屋子,甭管是当厨房还是当卧室,四个人的居住空间不就更大了?

  这片废墟早被拾荒的人翻过一遍了,稍微值钱的钢筋铁条之类的早被捡走了,但是没人捡砖头和破窗户。

  几个人迅速装了一车“建材”,车轮都压得要扁了。

  回程的时候大姐三姐妹轮流骑车,徐山平在后面推车,车子走得居然也不很慢。

  回到家属院,大家把建材卸到后院,余自新建议直接把砖块垒成四堆,待会儿要是能再捡个门板就更好了,盖上门板,先搞个小棚子,再捡回来的建材就堆在下面,不怕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