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一簪雪第77节(1 / 2)





  萧元景面露惊色,猛地抬眼看过来。

  撞见的是一双冷寂的眸子。

  她静静地望着他,眼里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艴然而怒,在这烽火狼唳里冷漠地像一捧雪山上的清泉。

  姬玉落就在那微波粼粼里再次抬起弓-弩,这一次,箭头对准的是萧元景。

  作者有话说:

  明晚见。

  第84章

  不少随行大臣还等在行宫, 顺安帝被锦衣卫用担架抬回行宫时,引得众人大为震撼,震撼过后, 好几个文弱官员受不了, 当即就捂唇吐了。

  血肉模糊, 左边胳膊半截被咬掉, 只连着一层皮,浑身上下没有哪一处是完好的, 就连脸都只瞧得清半边,若非那身衣袍尚能看清龙爪, 恐怕没没人敢认这是顺安帝。

  太医屁滚尿流地被锦衣卫提进殿里, 一盆盆水地往里端,端进去是清的,端出来是浑的;药也是一碗一碗往里送,太医说话声都在打颤。

  霍显站在殿外, 凝视着人来人往的大殿, 垂着的手滴着血,淌红了一小片青砖,脸上、脖颈上都是血痕, 面上浑无表情,安静又冷厉。

  你说他担心皇帝吧, 他又不比殿外这些急得彪乡音的官员心急,但说他不急, 那眉梢压着,心思沉沉。

  没人敢揣摩霍显的心思, 也没人敢靠近他。

  萧元景阔步从远处走来。

  萧元景供职于神机营, 所属禁军, 但又不属护卫御驾出入的那一波,可这次祈福他也担任巡防布置及掌管军械,方才又是目睹了山里的情况,这会儿官员们一窝蜂朝他奔去,直将人堵在了门外。

  萧元景受了些轻伤,正是心烦意乱的时候,闭了闭眼,忍着那些唾沫星子往脸上飞,深吸一口气道:“文皇后在山上建有石洞,用于观景,具体情况不明,只知今夜皇上与惜妃出现在石洞里,惜妃的尸体就在别院,诸位想看,便去看。”

  提到惜妃,官员们脸色皆是一变,联想顺安帝的狗屎性子,立马就脑补出了前因后果,个个脸都绿了,“那山上怎会有狼,不是都——”

  “在查。诸位,让让。”萧元景言简意赅地说罢,跻身进去,瞥了霍显一眼,拦住了个太医,问:“皇上如何了?”

  太医擦着汗,道:“气息虚弱,失血过甚,人已经不清醒了,左臂铁定是保不住,腿也……即便是醒来,也不能走动了,而且吊着的一口气,能撑多久,没人能保证。”

  这么说的话,就是人暂时没死,但生不如死的意思。

  可萧元景只关心人死没死,皇上只要活着,朝廷就不会乱。

  闻言,萧元景放了人,看向霍显道:“霍大人勇猛,护驾又加一功,只是你这伤……”

  霍显脸色也不太好,他往石台上一坐,漠然道:“劳萧大人费心。”

  这时南月奔走而来,拿了一堆瓶瓶罐罐和白布,霍显衣裳也不脱,就往里上药,完了白布一缠便不管了,南月想说却不敢说,他显然能察觉到,主子这会儿情绪很糟糕,但又不是因为皇上,于是他生生憋红了脸,往后头一杵,也不动了。

  主仆两人跟雕像似的,硬邦邦立在那儿。

  萧元景讨了个没趣,也不再多言,请了几个官员坐镇,看着皇上,便兀自就处理禁军的事了。

  刚一转身,眸色便沉了下来,脑海里浮出一张脸。

  姬家长女……

  冷箭擦颈而过的余惊犹存,幽夜里那双眸子波澜不惊,敌意像是藏匿在薄冰之下,不动声色,她才像是被人从口里夺了食物的狼!

  萧元景摸了摸脖颈上的划痕,伤口是真的,那阵破风而来的杀意也是真的,仿佛是她的警告。

  可她怎么会,她怎么敢!

  萧元景一掌重重拍在架子上,梨木架应声而倒,“轰”地一声,掀起一阵尘灰,洗漱用具散落一地,其中一双齿木掉在他脚边。

  他视线下移,注视着齿木,缓缓才消了气。

  萧元景坐在一旁,仔细思忖起姬玉瑶这个人,除了是霍显名义上的妻子,竟对她没有旁的印象,且看她拉弓的架势,分明是个老手。

  姬崇望,怎么会让姑娘家学射击?

  萧元景掌心覆在脸上,搓了两下冷静下来,他重重吐息,看着一地杂乱,道:“长安。”

  推门进来的是另一名随从,他道:“公子,长安方才出去了趟,还没见回。”

  萧元景拧眉,“外头那么乱,他去哪了?”

  随从摇头。

  萧元景眼皮跳了跳,从下山开始心就一直是悬着的,这会儿也坐不住,起身出去,道:“行了,屋里收收。”

  -

  行宫的动静一直折腾到深夜,皇帝的命堪堪保住,太医不敢离开片刻,轮流值守。

  霍显还坐在殿外的石台上,耷拉着脑袋,石化似的,动也不动。

  吴升作为皇帝的内侍,首当其冲担了个渎职的罪过,人被扣下去时,正巧经过,大喊道:“霍大人、大人救命,奴婢冤枉啊!”

  霍显眼皮都没撩一下。

  篱阳别着绣春刀跑来,临近时放慢步伐,轻声走过去,先与南月对了个眼色,南月摇摇头,篱阳心里有数,咳了声道:“大人,受伤的弟兄都安置妥当了,该说的不该说的,大家心里都有数,还有就是,夫人那里……在等您。”

  霍显身上的伤包扎得潦草,脖颈处的血都凝固住了,听到姬玉落才堪堪动了下手指,道:“让她先歇吧,今晚我守在这儿,事情严峻,祈福之事不宜再行,明日一早,送女眷们回京。”

  篱阳应下,又张了张口,说:“可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