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第15节(1 / 2)





  顾槿:“也不知道裴殊给你灌了什么迷魂药,你怎么不想想,跟着他,日后再也不能去赏花会赛诗宴,没有人给你递帖子,你那么聪明,该想到的啊……”

  这些顾筠全都想过,她考虑清楚了。

  “五妹,多谢你来这一趟,不过我心意已决,祖母那里年纪大了,你帮忙多照看一些,至于我姨娘那里让她不必担心,我这里什么都好,日子不是过给别人看的,就算以后再遇见那些世家小姐,我也不会觉得羞愧丢人。”

  这回顾槿没话说了,她本就是偷偷来的,当家里知道裴殊世子被废的事之后母亲说这都是命,早在顾筠点头嫁过去的时候就该想到这一天。

  平阳侯更不用说了,他本来就不看重这门亲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再说顾老夫人,她没想过去劝什么,左右这条路是顾筠自己选的,不后悔就成。

  顾宁还小,什么都不知道,李姨娘估计一夜无眠,顾槿性子急,一早就赶了过来,坐了两个时辰的马车,就希望把顾筠拉回来,谁知道……

  顾槿道:“随你……我也劝不动,若是以后日子过不下去了再想和离的事也不迟,至于裴殊,多给些银子也就罢了。”

  “我还要回府,就先走了。”顾槿塞了一个荷包给顾筠,“我的一点心意,不多,你留着应急吧。”

  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按理说最高兴的应该是她,可顾槿一点高兴劲儿都没有,在闺中时顾筠多爱出头,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以后就要在这个小庄子上过一生。

  裴殊配不上她。

  顾筠捏着荷包,里面有五百两银票,她追出去,把荷包扔进马车里,“若是过不下去,我肯定会找你,多谢。”

  顾槿没说话,她只是看不懂,想不明白。

  “我知道了,你记着,以前的事,过去就过去了。”

  侯府的马车慢慢驶远,顾筠带着绿勺春玉回去。

  春玉低着头,农家院子屋子不隔音,顾筠在屋里说的话她听见了些,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不过从此之后,顾筠也是她主子。

  中午三人没回来,顾筠也没等,跟春玉和绿勺吃了午饭,午饭过后,她小憩片刻,然后起来问赵老汉盖房子的事儿。

  她身上还有一百六十两银子,估计徐氏想着,她还了赌债,剩不下多少银子,花十天半月的,就花完了。

  裴殊现在不去赌钱,还能赚钱,就是他们现在住的屋子是三间,太小了,若是以后有了孩子,更住不下。

  所以顾筠才想着盖个院子,她没这方面经验,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城里的铺子一间两进两处的值三千多两,自己盖房子应该花不了那么多钱。

  趁早把户籍迁过来,早早把方子盖好,这才是正事。

  赵老汉闻言有些诧异,不过很快就想明白了,裴殊和顾筠毕竟是从城里回来的,住惯了大院子,小屋肯定住不惯。

  “夫人想盖一个啥样的屋子,这买砖买瓦,再请工人,十两银子就差不多了。”

  赵老汉还有好几个儿子呢。

  顾筠:“只要十两?”

  赵老汉道:“咱们乡下盖房子,不跟城里似的,城里寸土寸金,盖房子有讲究,乡下的盖的结实,屋子宽敞就行。

  我买砖瓦有门路,就花个本钱,横梁木去山上砍,就是要好好晒晒,家里这么多人呢,都不用请人,一天一人几个铜板,管个饭就成,我媳妇她们管做大锅饭,啥都是现成的。”

  顾筠道:“那就有劳了。”

  十两银子,她就先拿二十两出来,力求把房子盖的好一点,自己也住的舒服。

  赵老汉笑道:“这又不是啥麻烦事,夫人若有吩咐,直说就是了,我那几个儿子孙子平日也没个正经儿活计,正好了。”

  乡下和城里不一样,城内的人读书识字,游山玩水,而不读书的人,年纪轻轻就娶妻生子,碌碌无为一生。

  赵老汉觉得自家婆娘说的有理,这两人看着不像是甘于在庄子里的,他们老赵家跟着裴家,肯定比守着小庄子强。

  ……

  裴殊回来时天已经黑了,他去笔墨铺子查了账,还跟着掌柜的取货。

  铺子不大,两进两出,前头是铺面,一间大,满屋的笔墨香味,后头是制纸的地方,还有很多竹框,留作装裱用。

  铺子一共六个人,两个伙计和掌柜在前头,三个人在后头做纸。

  其中五个男人一个婆子,是一大家子,至于为何一家人做工,裴殊也没打听。

  铺子生意挺好,按理说,他啥都不干,铺子赚的钱就够以后过日子,但裴殊不是吃软饭的人。

  看完了账本,他带着清韵和虎子去街上转了转。

  四月下旬,蔬菜水果还没下来,街上卖的东西并不多,裴殊身上还有银子,他买了几包种子,还有几颗草莓苗。

  等裴殊买完,清韵道:“公子,这些都长不成草莓的……”

  草莓是稀罕东西,不是人人都吃得起的。

  而且,这些草莓苗,几乎不长果子,以前姑娘也买过。

  根本养不活。

  裴殊道:“没事儿,我就买来玩玩,要是能结果自然最好,这才几文钱一颗,就算不结果,还能当盆栽。”

  顾筠看见草莓苗,没多说什么,四月份正是草莓的花期,小白花还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