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君是国宝级科学家第59节(1 / 2)





  五千两银子,怪不得裴殊能当士农司司命,别人还真没这个本事。

  中秋节节礼每人一斤螃蟹,一匣子月饼,还有两斤猪肉。

  而裴殊自己的是二百两的红包,两匣子月饼,五斤猪肉。

  李昱霖周长生每人五十两银子,两匣子月饼,五斤猪肉,而远在盛京赵显承路远也有,一人二十两银子,月饼猪肉也有,其他人的节礼比长工多二两银子,对这个节礼,两人是没意见的。

  钱是裴殊赚的,买蟹苗没用多少钱的,说这是他的钱他俩也没话说。

  但是这些钱裴殊只拿了二百两,剩下的都是士农司的钱,以后过节过年都有节礼的,二人虽然不在乎这点小钱,但这个不太一样,是因为活干得好才有钱的,不是因为别的。

  而拿了节礼回家的长工,连带着每月月钱,带回去了一斤螃蟹一斤猪肉还有八百多个铜板。

  每日都有肉,吃的还是米饭馒头,包吃包住,哪儿还有这么好的活。

  长工们是知足的,螃蟹上锅蒸熟,肉切片炖了,味道还没有上工吃的好呢。

  中秋这天歇了一天,他们就赶着回去了,在家吃的又不好,而且秋收一过活就少了,还没在庄子自在呢。

  而裴殊一直等着水稻晒干,晒干脱穗,然后稻粒直接上称。

  五百多亩的水稻,亩产三百六十斤。

  比漳渝县水稻亩产高了四十斤,将近二十万斤的稻子,留出做种子的,剩下的连着喜报送去盛京,看皇上如何安排。

  庄子里的人要下田拔稻根,清理稻田,有时还会抓住两三只漏了的螃蟹,味道也是极好的。

  九月下旬,各地的亩产都报上来了,户部收了税,一时之间成了朝廷油水最多的部门,安庆帝趁机罚了几个贪官,而后在御书房看了一天的折子,并未急着看各地粮产。

  安庆帝在等盛京各地的亩产,他想看看有没有高上去,裴殊庄子去年亩产有三百九十斤,其他庄子也有三百八十多,安庆帝不求这么多,今年盛京的有三百三四就知足了。

  “盛京的粮产还没报上来吗?”安庆帝问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擦了擦汗,“回皇上,尚未,再等两天应该就报上来了。”

  安庆帝:“怎么这么慢,临城的都报上来了。”

  又等了一天,盛京粮产才报上来,安庆帝主要看了小麦的,别的种子没用士农司的。

  户部尚书一脸喜意,安庆帝安耐住心中的急切,压着声音问道:“报上来了?有多少……”

  户部尚书递上折子,安庆帝翻开看,小麦亩产三百七十二斤。

  比去年还多了点,而士农司的庄子,亩产竟然到了三百九,裴殊自己的庄子,亩产最高,四百出了点头,这是头一回麦子亩产高过四百斤。

  安庆帝悬着的心落定,这才翻开其他地方的折子,各地麦子亩产三百斤到三百三十斤不等,盛京一带甩开了三十多斤。

  “裴殊真是好样的,朕没看错他。”安庆帝找出莞城的折子,水稻亩产三百二十斤,士农司递的折子是三百六十斤,裴殊在漳渝县待了半年多,没有白待。

  御朝百姓并不是吃不起饭,吃不起米面还有红薯土豆,但是,能吃大米白面谁又想吃红薯面,煮土豆呢,谁不想吃好一些。

  所以,士农司种的都是麦子,花生之类的粮食作物。

  裴殊立了大功,士农司立了大功,若只有裴殊一人,也做不到这么好。

  “这个裴殊,”安庆帝准备厚赏,却没打算在户部尚书面前说,他挥手让户部尚书退下,慢慢翻看其他折子,南方周城一带七月份雨水多,亩产才一百多斤。

  现在又下雨,得开仓赈灾。

  欢喜过后又是烦忧,安庆帝揉揉眉心,要是多几个裴殊这样的人就好了,“张德全,召安王和安定侯入宫。”

  安王昨日回来的,一路快马加鞭回来,还没歇够,就被他召进宫了,心里有些愧疚,但现在的确急。

  半个时辰后安王同安定侯一起进宫,安庆帝把奏折给二人看,“周城赈灾,二位爱卿看谁去合适?”

  九月份南方雨水奇多,那边秋收粮产又不高,百姓苦不堪言,知府不敢谎报,奏折上语气惶恐,生怕降罪。

  安定侯道:“说起来莞城离周城很近。”

  安王点了点头,别的不说,裴殊赤子之心,一心为百姓着想,他去安王是放心的。

  第六十一章 别离晋江文学城独发……

  让裴殊去安庆帝的确放心,只是裴殊可有这个本事?总不能因为他种地种的好就让他去赈灾。

  有赤子之心是好事。

  安庆帝道:“安定侯,朕命你为赈灾大臣,即刻前往周城,传朕旨意,命裴殊协助调度,开仓赈灾。”

  远水救不了近火,赈灾只能就近调粮,朝廷征税,都在各城的粮仓里,以防有要紧事发生。

  古往今来有旱灾涝灾都是这般做。

  安定侯跪下领命,安王半月之后还会回西北,却是帮不了什么忙的。

  安庆帝召安王过来,是为了西北战事,开春之后大大小小打了十几场仗,赢多输少,北境之地的异族人不敢再犯,西北抓紧修建城墙,再过个十几年,御朝国力再强盛些,日子比如今还会好过。

  此间有裴殊的功劳。

  粮草充足,而北境一带冬日苦寒,吃的也少,他们茹毛饮血,冬日龟缩着不出来,安王想打一仗。

  安庆帝道:“你若有把握,就打,粮草你顺便带走。”

  光裴殊的庄子就有二十万斤的稻米,三百万斤的麦子,再加上红薯,蔬菜足够将士们过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