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11节(2 / 2)


  他要将自己的箱子腾出一个来,专门摆放菁菁送给他的东西。

  杨思典拍拍穆空青,安慰道:“过了这阵子便好了,每年乡试之后都会有不少同窗成亲的。”

  穆空青虽未满十五,但也已经束发,至今身上连个婚约都没有,算是少见的了。

  不过书院中的学子年过二十仍旧未婚的也有,更别提穆空青本人就没有成亲的念头,所以他倒也不急。

  但不知为何,穆空青在看到自己这三位面露不忍之色的舍友时,总觉得自己有些微妙地……被嘲讽了。

  随着杨思典婚期将近,穆空青作为傧相,也特意空出了一日旬休,要随杨思典回了他家中一趟,认一认他家中长辈,以及其他几位傧相。

  穆空青有些兴奋。

  穆空青现下已经知晓,杨思典曾经赠予自己的三本书,以及他们曾交换翻阅的那些书册上的注解,都是出自杨思典的叔祖之手。

  去见杨思典家中长辈,这不就意味着,自己可以见到那位大家了吗?

  就算他不好直接上前请教,能亲眼见一见这位大家也好啊!

  也不知这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究竟是不苟言笑的,还是和蔼可亲的。

  穆空青期待了好几日,好容易才等到了旬休。

  杨思典看着穆空青那神采奕奕一脸期待的模样,没忍住嘱咐了一句。

  “你一会见了我叔祖……记得莫要失态。”

  穆空青看着杨思典那熟悉的,每次一提到他这位叔祖时,便显得欲言又止的神情,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难不成这位大儒是位异常严肃之人吗?

  穆空青想想自己老师,觉得自己应当不至于失态这么严重。

  穆空青露出了一个风轻云淡的笑:“放心吧,我自认还算沉稳。”

  第80章 一个同窗

  沉稳的穆空青在看清主位上坐着的人后, 怔愣了足有三秒。

  上首之人即便是在这偌大的宅院内,也依旧只着了一身素布衣衫,同外头随意一个乡间老者无异。

  杨思典的傧相, 除却穆空青与吕元望之外, 余者都是杨思典的堂表兄弟, 多少也都曾见过老者。

  而吕元望虽与穆空青同在永嘉书院, 却因着种种原因,未曾见过山长。

  是以, 在场众人里,也就只有穆空青,受到了这份惊吓。

  坐在上首的老者,也就是杨思典口中的远房叔祖, 炎朝的第一位三/元魁首,永嘉书院德高望重的老山长,杨克佑杨老先生, 看着挚友家的小弟子一脸遮掩不住的震惊之色, 满意地捋了捋胡须。

  不枉他多次嘱咐自家孩子莫要说出他与自己的干系。

  穆空青一路恍惚地跟着众人一起行了晚辈礼,又得了杨老山长几句关怀话, 在踏出杨府大门时, 一把扯住了杨思典的衣袖。

  “思典兄,你叔祖……竟是杨老山长?”

  穆空青到底还是没能稳住。

  杨思典面露同情地点点头:“是叔祖不叫我说出去的。”

  穆空青沉默半晌,又怀抱希望:“那……我后头写的那些闲杂散文?”

  文章写出来,总是需要有人品评, 才能看出好坏。

  而穆空青有不少不合时宜的小灵感,显然都不适合给书院的夫子们看。

  于是穆空青就将主意打到了自己的几位舍友身上。

  穆空青对于杨思典的人品是很信任的,而杨思典也确实不是会背后告状的人。

  只是,这中间有几次, 杨思典对穆空青的用典习惯、遣词造句等给出的建议,确实是有叫穆空青惊艳到的。

  原先穆空青只觉得杨思典在这方面嗅觉异常敏锐,可现下结合这位杨老山长的性子再一联想,穆空青登时便觉出不妙来。

  杨思典瞧着有些尴尬:“我先前借了你的笔记,你不是错拿成文集了吗?”

  穆空青想想,是有这么回事。

  那会儿他们还没开始筹备乡试,杨思典也只是偶尔回家请教长辈功课,不时会借了穆空青的笔记一同带回去做参考用。

  有一回穆空青忙得有些糊涂,便将自己随手写下的“文集”和笔记弄混了,叫杨思典带了回去。

  那时杨思典也走得急,便忘了翻开确认。

  于是这么种种巧合之下,那本记录了穆空青无数“灵感”的文集,便意外地叫杨老山长瞧见了。

  杨思典简单同穆空青说了事情原由。

  当时他叔祖翻看了几页,又随口指点了几句,便再没多说什么。

  杨思典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事,叔祖又说过,他们二人之间的干系若是叫同窗知晓了,恐会平白生出许多事端来。

  于是杨思典便没同穆空青提起过。

  只是在后头穆空青想起来时,将叔祖点评的那几句转告给了穆空青。

  穆空青回忆了一下自己那本文集上都写了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