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农家子的科举奋斗路第130节(2 / 2)


  他即便读书再多,也不可能切实了解海贸之事。

  但现在结合这份答卷上的管治之策来看,穆空青先前得出的那些结论,竟好似都是有所依据的?

  永兴帝即位治国近五十载,许多事上他可能不够专精,但他对于事物的判断力却是半点不缺。

  这份答卷上的许多东西,莫说是远在京城的永兴帝,就算是两广之地的官员,也未必能想得如此深远。

  只可惜!

  可惜这殿试策论,竟只有短短七百余字!

  永兴帝将答卷放回匣内。

  此时,他倒当真庆幸自己将会元之位点给了这样一个人才。

  六元及第,此人名副其实。

  永兴帝的心中在想什么,垂眸装塑像的穆空青自然不知。

  殿试两个时辰一到,穆空青便施施然起身行礼,随着人群依次退出大殿。

  直到走出宫门,这些贡士们方才略微放松下来。

  张华阳第一时间便寻到了穆空青等人。

  此次会试张华阳名列第三,名次高得有些出人意料。

  穆空青恭喜他时,他也只说是运道问题,还道自己是占了出身的便宜。

  也是因着这事儿,穆空青才知道张华阳出身勋贵,乃是平远侯府嫡出小公子。

  当时穆空青愣了足有十来秒,硬是没能将张华阳和勋贵家的小公子对上号。

  倒不是穆空青对张华阳有什么意见,只是瞧他成日里盯着荷花池拼命薅的那个劲儿……还真看不出来。

  不少自诩清流的文人们,素来都是瞧不起武将勋贵的。

  张华阳这回会试拿了一甲,免不得要招些酸言酸语。

  有些话穆空青听了都皱眉,张华阳自己却毫不在意,甚至还大咧咧地告诉他们,就是他爹警告他今科会试答题别想着出风头,遇事只管和稀泥就完了。

  谁曾想这和着和着,就莫名其妙被踢到了前三的行列里,放在帝王的案头加入争魁的行列。

  眼看着张华阳一甲在望,交的好友也是摆明了仕途坦荡,平远侯是笑得见牙不见眼。

  此次张华阳过来,便是要请穆空青等人去平远侯府办的诗会。

  因着两日之后便是殿试传胪,紧接着又是礼部的琼林宴,于是这诗会便被定在了琼林宴后的第二日。

  张华阳小声道:“打从会试放榜那一日开始,我就像个猴儿一样,不是在宴席上给人看,就是被我爹带出去给人看。我估摸着会试都如此了,等到殿试唱完名,那我不得直接被我爹拴着展示。”

  穆空青低头用手揉了揉脸,好悬没在这宫门外头笑出声来。

  张华阳叹道:“我瞧着,后头怕是没什么机会见你们了,索性便趁今日将事情同你们说了,回头帖子我会遣人送去的,你们就当给我个面子吧。”

  据张华阳所说,自打他大哥,也就是平远侯府的世子爷,娶了文官家的女儿做世子夫人之后,这诗会便几乎是每年都要办上一次。

  穆空青对作诗兴趣不大,但既然张华阳请他了,穆空青也就应下了。

  就当是提前适应官场交际。

  后头几日也果真如张华阳所言那般,根本就见不着他的人影。

  直到殿试传胪那日,穆空青才在宫门外见到了一脸苦像的张华阳。

  穆空青叫了他一声,张华阳一抬头,条件反射性地摆出了一张笑脸。

  而后见是穆空青等人,那张脸又迅速地垮了下去。

  瞧着应当是没少受磋磨。

  没等张华阳诉苦,便有内侍前来引路。

  今日殿试传胪大典,诸贡生须按会试名次成列,入太和殿,也就是世人常称的金銮殿。

  辰时初,东侧门开。

  穆空青走在最前,率先踏上了汉白玉石桥。

  如今已是三月底,正是严寒褪去,春意盎然之时。

  旭日初升,朝阳探出一角悬于东方,白玉石桥仿佛泛着粼粼金光。

  红墙金瓦的巍峨大殿立在正前,无声观望着这三年一度的盛典。

  穆空青率贡士进殿,俯身参拜。

  十二冕旒下,永兴帝微微颔首。

  有礼部官员手执黄榜上前一步,高声道:“永兴四十九年三月十六,帝御保和殿试进士,穆空青首以程试上进,帝嘉其敏速,赐一甲状元及第,任从六品修撰——”

  穆空青的呼吸都有些情不自禁地急促了起来。

  他正待上前俯身谢恩,却不想那官员话还未尽。

  “昔有三/元及第赐大三/元碑,今有六元及第,特赐六元及第状元府,并白银百两。”

  竟是直接赐下官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