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0节(2 / 2)


  陡峭的崖壁间,穿一身青色圆领袍衫的俊秀青年伏在马背上,脸色惨白,右手握拳,紧紧抵着唇,不住闷咳。

  内侍朱鹄一手挽紧缰绳,一手熟练地掏出药丸,送入青年口中。

  “大王,要不要歇一歇?”

  雍王李昭几乎是抢过药丸塞进嘴里,连水也不喝,就这么干咽下去,摇摇头。

  不能歇,这种供来往商旅通行的栈道实在是太惊险了,得早些走出这些怎么走也走不到头的大山。

  山中风景壮丽,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崖间,极目远眺,千峰逶迤,河山雄壮,云海蒸腾,松涛怒吼,说不尽的壮美瑰丽。

  李昭一开始没心思去注意这些,偶然一个抬眼,看到沐浴在金色晨光中的群山峡谷,忽然怔住,胸腔间满溢着一种他自己也无法言说的震撼和释然。

  好似拨开云雾,头一次发现原来天地如此广阔。

  可惜他这一路几乎都在马背上度过,不可能像古往今来的名人雅士那样沉醉于山水之中。

  李昭咳嗽几声,觉得心里好过了一点,攥紧缰绳,死死抱着马脖子,“不要耽搁,继续赶路。”

  朱鹄没敢多劝,示意其他人继续走。

  队伍中间传出一连声的抱怨,头戴巾子、穿锦袍、扮成寻常富家郎君的李曦被好几个亲兵抬着走过栈道,嘴上念念叨叨,一直在埋怨。

  朱鹄心里冷笑。

  要不是大王一直护着,李曦已经死了好几回了。这一次大王又冒险来蜀地接李曦,病情越来越重,连路都走不了,李曦居然嫌大王累赘,他也不想想,到底谁才是真累赘!

  他恨不能……恨不能……

  朱鹄紧紧握拳,埋下头,把所有愤恨都藏进心底最深处。

  一天后,他们还在栈道间行走。

  李曦忍不住了,推开保护他的亲兵,走到李昭跟前,怒道:“为什么走这条路?上次入蜀也没有这么艰难。”

  他们刚刚经过一处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的崖洞,接下来还要走索道,不能继续骑马赶路,李昭只能下马,让亲兵背着他。

  他趴在亲兵背上,冷冷地扫李曦一眼,“不走这条路,你会死。”

  李曦呆了一呆,浑身寒毛直竖。

  李昭有气无力地摆摆手,道:“别抱怨了,早一点回长安,我还能多保你一天。我要是死在半路上……”

  他双眸幽黑,顿住没往下说了。

  九宁知道他还想保李曦,她离开长安时没有派人去成都府。

  这样的大好时机,她居然放过了。

  九宁是故意的……

  李昭知道。

  他还知道,现在周嘉行、李元宗、其他节镇的人马应该都赶去成都府了。

  九宁的人肯定也在其中。

  她故意给他一个机会,到底是因为同样身为皇族血脉所以将他视作亲人呢,还是在试探他?

  亦或这只是一个陷阱?

  李昭猜不透。

  他只知道,如果他不出手,李曦必死无疑。

  如果这真的只是九宁的一个陷阱,那说明她已经看透他了。

  既然如此,他更没必要去隐藏什么,只能咬牙往下跳。

  如果能坚持到长安……再问她吧。

  第137章

  月色暗沉, 大船在淡淡的薄雾中静静破开水浪,沉默航行。

  船舱内, 一星如豆烛光轻轻摇曳。

  潺潺的水声中,湘竹六曲折叠屏风后飘出清脆的读书声:“江南孟春天,荇叶大如钱。白雪装梅树, 青袍似葑田。”

  念完诗, 九宁忽然觉得腹中饥饿。

  这草木生发、韶光淑气的早春时节,新鲜野菜细嫩水润, 和面,裹上肉馅炸成酥脆金黄的煎饼,油酥薄脆, 还有淡淡的香甜味……

  她越想越觉得饿, 放下书卷,起身下榻,吩咐亲兵去找些果腹的吃食来。

  命令传下去, 仆从很快送来一大盘千卷金丝饼。

  上船之后没有靠岸, 前些天甚少吃到新鲜菜蔬, 今天船经过渡口的时候短暂停泊了一会儿, 饭蔬终于不再是鱼汤和蒸饼了。

  九宁没有立刻吃,洗了手, 让仆从端着托盘, 敲开周嘉行的房门。

  天色还不算晚, 周嘉行通常忙到三更半夜才歇, 这时候还没睡, 正和部将商议事情。

  河东一派风平浪静。

  岭南传来消息,一伙流民攻陷当地州府,杀死当地官员,流民首自立为帝,还给自己起了个很威风的名号。那伙流民才不过一万多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而且岭南之地偏远,除了广州暂时被控制之外,其他各州分别由不同的小势力盘踞,如同一盘散沙,难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