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6节(2 / 2)


  毓秀是一点儿生孩子的想法都没有了,有两个儿子就已经足够了,没必要再多来一个,不过避子和绝子的汤药在她这儿,根本就不起什么作用,所以也不能指望这些东西了,只能是另辟蹊径,跟身边的嬷嬷商量过之后,毓秀在大清朝苏出了避1孕1套,橡胶这东西自然不太可能,用料是羊的小肠壁,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

  有了这东西之后,毓秀心里头这块大石头总算是能够落下来了,怀孕生子的辛苦她可不想再经历一回了,再说了,养孩子这事儿养得多不如养得精,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既要享受美食,又要做生意赚银子,还得管家,根本就不可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养孩子这件事情上去,能把一两个孩子养好就不错了,真不能再奢望更多的了。

  当然,毓秀的想法可以说是跟古代多子多福的理论截然相反,她还不至于心大到直接跟胤祺说实话,只能采取迂回的策略,两个孩子都还小,需要人照顾关心,所以这几年都不太适合再怀孕生子。

  胤祺如今都有三个儿子了,虽说还差一个娇娇软软的小格格,不过他的三阿哥比小格格长得都俊俏,所以在子嗣上是一点儿都不着急,所以别说福晋只是这几年不打算生孩子了,便是这辈子都不打算生孩子都行,两个嫡子就足够了,老八膝下一根苗都没有,该着急上火的应该是老八才对。

  良妃如今位居妃位,所以八福晋今年自然是跟在良妃娘娘后面,一个是在风中摇曳的小白花,一个是出了名的爽利人,风格差距过于明显,这一前一后的,看着倒是喜人的很。

  最起码在惠妃看来是这样,老八心眼再多,奈何有这两个女人拖后腿,肯定难成大事,如今也不过是做无用功而已。

  太后一如既往的佛系,一左一右分别坐着宜妃和十福晋,说着在场大部分人都听不懂的蒙语,至于场下人的这些眉眼官司,就更不会去关注了,她和故去的孝庄皇后不一样,最是不喜欢管闲事了,当然她也没有资本去管,皇帝是姑姑的亲孙子,却不是她亲儿子。

  不得不说,除了需要磕头以外,在这除夕夜里头,宁寿宫也不失为是个好地方,婆婆在太后身边坐着,毓秀和九福晋自然不能跟着过去,毕竟上首没这么大的地方,而是坐在按照品级自动划分出来的位子上,贵妃为首,与太子妃坐在一块,四妃之中按照惠宜德荣的次序来排,其次才是良妃,然后才是嫔位上的娘娘。

  所以毓秀和九福晋这一桌的前边是佟贵妃和太子妃,对面是德妃和四福晋,下边是荣妃和三福晋,斜对面才是良妃和八福晋,这就导致毓秀想看戏的时候,往右边扭扭头就可以了,而且两边根本就搭不上话,这样的场合,良妃基本上是不吭声的,至于八福晋,向来喜欢成为人群的焦点,只不过在这宁寿宫中,没多少人应和就是了。

  大家各聊各的,若是太后开口,大家自然都会应和,其他人就没有这个能力了,哪怕是四妃,彼此之间也是互看不顺眼的,更别提八福晋一个小辈儿了。

  弘昇和弘晶两个小孩子,自然是跟在女眷这边,晚上才是家宴呢,如今康熙在保和殿宴请的王公大臣,这样的场合自然不适合几岁的小孩子过去。

  宫宴无非就是吃吃喝喝,再加上一拨一拨的叩首,虽说这一年发生了不少事儿,尤其是年底的时候,八爷撬了直郡王的墙角,不过这并不影响宫宴的气氛,毕竟皇长子一派虽然被挖了墙角,但是有明珠在,不是八爷身边那些人可以比的,皇太子和皇长子两派仍旧是朝堂上最大的两个党派。

  所以如今看好八爷的人真的不多,大部分人还是站在太子这一方,毕竟皇上如今也是快50岁的人了,哪怕身子看上去健壮,也难保不会突然得病,毕竟自古以来当皇帝的人少有长寿的,除了太子之外,当属直郡王了,长子的身份,再加上有明珠支持,自然不容小觑。

  三贝勒前些年因为在孝期剃头的事情,坏了名声,这几年一直都安安稳稳、老老实实的,没有再掺和进去的意思,四贝勒做事情认真,而且还特别较真儿,满朝文武,除了户部的官员以外,还真没几个同四贝勒特别好的,看上去也不像是有意于大位的人。

  五贝勒、七贝勒就更别提了,早早的就被踢出局去了,所以现如今除了皇太子和皇长子之外,冒头的人还真就只有八爷一个,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皇上这两年接连给良妃升位分,所以才激起了八爷的野心和胆量。

  不过,这些就跟毓秀没什么关系了,不是她能管得了的事情,她只需要老老实实的吃瓜看戏就够了,没必要掺和进去惹得一身腥,所以她不会劝胤祺跟哪位皇子阿哥交好,自己在同妯娌们交往的时候,也没考虑那么多的政治因素,合得来的就多一些来往,合不来的就少搭理,反正女眷之间的交往,并不能决定什么,没必要把自己搞得那么累,这一辈子她本来就是来享福的。

  胤祺一直以来的想法也差不多是这样,反正让他站队是不可能的,不管哪个兄弟继位,一个郡王爵肯定是少不了他的,便是不给他实权,也照样能在京城自在的生活,更何况谁登上大位之后,他就向谁投诚就是了,谁坐在皇位上谁就是老大。

  抱着这样的想法,自然就没什么压力了,该去户部办差事就去办差事,清闲了就带着福晋和儿子去庄子上住一段时间,或者去寺庙上上香,爬爬山,带着食材和厨子在城外烧烤,有时候还会跟侍卫们踢几场蹴鞠,本朝并不流行踢蹴鞠,贝勒府的很多侍卫都是来了贝勒府之后才开始学的,所以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胤祺本来这几年力气就大了不少,身体素质又远超常人,再加上踢蹴鞠的时间早,所以在球场上几乎是所向披靡,要多爽有多爽,毓秀有时候还会去当观众,不得不说,认真起来的男人确实很帅气,那种男性荷尔蒙的爆发,很容易让女生面红耳赤,要不是顾忌着身份,毓秀可能当场就会大喊。

  她们家这位爷绝对是生错了时代,若是生在现代的话,大概就会成为职业运动员了,哪怕还没有为国争光的能力,但是一个人若是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那样的生活才有趣,反正在她眼里,伏在案桌上的胤祺,远不如他在球场上有魅力。

  胤禟自从跟八爷掰扯清楚以后,便一心一意投入到自鸣钟的研究中去了,有时候在上书房上课,都会忍不住思考有关的原理,康熙四十年送给额娘的年礼,没能把自鸣钟放在其中,康熙四十一年总该要实现了,更何况他是真喜欢这东西。

  不过,他在康熙四十一年的待遇,真的比往年拔高了一截,当然不是说内务府给的份例多了,而是额娘、福晋、十弟,还有五哥,对他的态度真的明显变好了很多,往年的时候,额娘什么时候隔三差五请他去翊坤宫用过膳,福晋也没如今这样妥帖细致,便是素日里要穿的鞋袜都要操心,十弟还帮他从洋人那里买了不少书籍。

  五哥就更夸张了,不过年不过节的,连个由头都没有,就送给了他一座音乐自鸣钟,不光可以显示时间,还可以放出音乐声音,五哥是亲自送过来的,而且还不忘嘱咐他,搞清楚自鸣钟的原理之后,可以再研究研究音乐自鸣钟。

  这是多希望他一脑子扎进自鸣钟里不出来,不过这么有巧思的东西,他确实喜欢,没道理洋人能造出来的东西,他大清朝造不出来,而且得造得更好才行。

  老九的决心暂且还没人知道,不过能够安安稳稳在宫里头呆着,哪怕是去琢磨一些奇淫巧技,也总比跟在老八后边儿瞎胡闹强,康熙已经考虑让老九和老十出宫开府的事情了,毕竟阿哥所也不大,他又这么多儿子,着实是住的挤。

  第63章

  康熙四十一年,四月份的时候,四福晋生下一女,二格格,六月份,李侧福晋又生下一子,三阿哥,等到了七月份末,宋氏很不幸的将四阿哥生在了鬼月。

  不过一个贝勒府格格生的小阿哥,并不受人关注,哪怕生在了鬼月,其实也没多少妨碍。

  几个月的时间里接连诞下三个新生儿,四贝勒府倒是受到了不少女眷的关注,与此截然相反的就是八贝勒府了,仍旧半点动静都没有,八福晋整日忙着求子,八爷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举动,看上去一点着急的样子都没有,哪怕如今九福晋都已经怀孕三个月了。

  九爷后来者居上,先前就已经有了一个庶女,如今福晋又怀上了,难免让人羡慕,宜妃如今对老九媳妇观感也是相当的好,虽然比不得跟毓秀之间的感情,不过也不是之前的塑料婆媳情了,这回能把老九拉回来,不再跟着老八瞎胡闹,老九媳妇绝对是出了大力气的,宜妃自然是心里头有数,只要老九平平安安的,不去掺和夺嫡那么凶险的事情,她就心满意足了。

  别说老九媳妇怀孕了,便是这辈子都不怀孕,她也不会让老九府上的哪个女人越过老九媳妇去。

  康熙四十一年,九月十六日,康熙下旨进行第四次南巡,二十五日起行,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胤禟这大半年来表现的不错,难得的,这次南巡的随驾名单里也有胤禟,除此之外,还有太子爷,四贝勒,和十三爷。

  随驾南巡对于皇子阿哥而言,可以说是一份恩宠了,多少人都盼着呢,不过对于胤禟而言,就完全不是这回事儿了,好不容易弄清楚了自鸣钟的原理,正要亲自动手做一座呢,皇阿玛就点了他随驾南巡,江南的景色多少年来都没变过,想什么时候去看都成,哪有做自鸣钟重要,再说了有五哥的前车之鉴在,如今人人都知道,他们这些皇子阿哥随驾的时候,是不能坐在马车里的,最起码不能长时间坐在马车里,不然的话,少不了要被皇阿玛训斥。

  所以要去随驾南巡,自鸣钟的制作就不得不暂停,这要是满脑子没有一点头绪的时候也就罢了,权当去江南散散心,不过现如今可是好不容易将其中的原理弄清楚,材料也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就差动手做一座自鸣钟试试效果了。

  这个节骨眼儿上,让他去随驾南巡,心里头能好受才怪了呢,更何况,皇阿玛南巡一趟少说也要几个月,搞不好连过年都赶不回来,今年可能又没办法把自鸣钟作为年礼送给额娘了。

  胤禟如今是有苦难言,正式启程的时候,脸上都没个笑模样,甚至是有些丧,看着就让人火大,毕竟想去的人不知凡几,但能去的人可就不多了,就胤禟这样得了便宜还卖乖的样子,实在是欠扁的很。

  不过这些人里一定不包括胤祺,随驾可不是个好差事,既要吃苦又要受累,哪有在京城待的舒服,更何况皇阿玛出去南巡了,他们这些留下的人也能好好松快松快,他都已经跟福晋商量好了,这几天就去新买的园子上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改,怎么改,最好趁着皇阿玛回来之前弄完,等明年夏天,就不需要总去庄子上避暑了,改去园子,那才享受呢。

  皇上这次不光把太子带走了,还把四贝勒也带走了,这可乐坏了直郡王和八贝勒,几乎是可以在京城放开手脚收揽人心了,所以巴不得皇上这次南巡多在外边呆几个月呢。

  直郡王和八贝勒怎么争权夺利,胤祺是半点都不关心,反正有皇阿玛在,大清朝就翻不了天,与其关注这些,还不如多在自家园子上花点儿功夫呢。

  毓秀差不多也是这个心思,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每年用来避暑的庄子都是她的,这位爷面子上抹不开,所以今年特意买了一个荒废的园子,打算重新让匠人修建,用来做避暑之用。

  一个荒废的园子也是不少值钱的,要比同面积的庄子贵得多,暂且不说重新修建要花多少银两,反正光是买下这处荒园子就花了一万五千两,比胤祺一整年的俸禄都高,不过好歹府里头如今也不指望俸禄过日子了,有下边人的孝敬,这几年胤祺陆陆续续也添了不少家底,再加上开销少,身家在皇子阿哥里头也算是能数得着的了。

  御驾走后的第二天,胤祺和毓秀夫妻俩就坐马车去看自家的荒园子,确实是荒凉的很,不光屋子和墙壁看起来很是斑驳破旧,园子各处还都长满了杂草,要想重新修建必然会是个大工程。

  毓秀不过走了两步路,就没兴趣再接着往里看了,反正再看下去也就是这样。

  “先让人清扫一遍,过几天再来瞧瞧,或者直接请人设计也行,术业有专攻,人家专门研究这些东西的,肯定比咱们强。”毓秀没了兴致,本来还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改造园子的,就算什么都不懂,但这也算是圆旧时的一个梦了,不过现在看来,还是算了,这么大的一个荒园子,真要琢磨起来太费脑子了,有这功夫,她还不如多教弘晶识几个字呢。

  胤祺这会儿也有些尴尬,事先他是真没想到这园子会杂乱到这种程度,那些奴才也是,就不知道事先说一声,别说福晋不想往里头去了,他自己也不是很想。

  “行,那咱们这就回府,这儿确实没什么看头。”

  若是府里头没有两个儿子在的话,毓秀肯定不会这么快就回去,哪怕就是在四处溜达溜达呢,也不算是白出来一趟,不过有了孩子的人就不一样了,不管到哪儿都惦记着孩子,怕弘晶淘气,到处乱跑,怕福寿太过娇气了,哭起来下人哄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