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节(2 / 2)


  果不其然,公社对于他们的这种觉悟很满意,毕竟不能什么好事儿都让他们给得了,这已经开始有大队陆陆续续地告状了,说是他们大队占了太多的水资源,如今哪儿能这么奢侈呢?

  如果不是因为村长和支书好生地维护着跟上头的关系,人家怎么可能会好替他们压下这么多不满的声音?

  如今他们自己有眼色,见好就收,倒也不会太追究就对了。

  虽然村里有人有意见,可是在吃饭的问题上,多少的问题都是可以压下去的,谁也不敢当着大家伙儿的面儿抱怨就是了。

  至于私下的嘀咕么,谁理会他们呢?

  虽然人心浮动,可至少大多数人同样也是支持赞同村长和支书的就是了。

  农人么,最看重的还是庄稼,这是根基,没人会反对的。

  村长和支书也满意自己对于村子的掌控,至少目前还没有人敢在他俩的眼皮子底下表达不满就对了。

  收了淀粉厂之后,支书在村子里收干果,栗子呀,花生,枣子,核桃这些的,然后叶念国办法给卖到供销社去,也算是给大家弄点儿额外地收入,看病呀,买油盐之类的。

  这些东西漫山遍野地都是,家家户户都有,多少也不过是看人勤快与否罢了,所以这个算是个细水长流地生意,叶念国也村里人都挺满意的。

  慢慢地,村长生出了几分其他的心思来,他们村完全可以办一个小卖部的呀!这样的话大家买个针头线脑地不用去公社之类的跑那么远了呀。

  这个倒是可以有,叶念国是赞同的,货源他可以解决一部分,市面上紧缺的那部分,其他的么,可以去公社调货,也可以去县城呀,叶念国也不会拦着村里人上进的。

  脑子好的人,甭管是什么时候都能活的好好儿的。

  村长和支书商量了一下,琢磨了两家能力,人品都过得去的人在小卖部帮忙,两个人换着来,这月我去外头进货,你就在村里留守,下月你去进货,我在村里留守。

  当然,账本是会计掌控的,三人可以互相监督,一定范围内可以预防很多事情的发生。

  之所以这么严谨是因为他们的小卖部规模着实不小,附近几个村,甚至是一两个大队的人都会来他们这里买东西,而不是去公社,所以一切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为过。

  也是因为他们这里经常出现一些公社供销社没有的好东西,所以即便是路远些,大家也不嫌远地来。

  收干果这活儿如今也归到了小卖部里头,不仅是本村的东西收,外村的也收,不过因为照顾本村人,所以价格上稍微照顾点儿,高一分半分的就是了。

  有性子活泛地就偷摸地去外村收干活,然后再卖给小卖部,自己赚个一分半分的差价。

  叶念国从不低估人的机灵劲儿,世界上永远不缺精敏人。

  这些干果能为自己换来更多的东西就对了,如今村里小卖部偶尔也会有精细糕点出现,数量不会太多,而且也不限制用钱票或者是东西换的,很灵活的缘故,所以每次出现点儿新东西,基本上很快就会一抢而空就对了。

  有些是叶念国在县城弄来的,有些是他找代购弄来的,最受欢迎的是碎布头,大块儿布不是买不买得起的问题,而是有没有的问题,况且这些碎布头的颜色相当鲜艳,除了青绿之类的还有红黄粉之类的其他颜色,能不受欢迎么?

  还是他们村运气好,和县纺织厂的人搭上了关系,所以一两个月地能有点儿这种碎布头出现,每次都是的大家伙儿争抢的大头,最后官司打到了村长这里。

  村长也没辙,最后只能弄个本子排队,轮着谁了就是谁家的了,虽然还是有很多人不满,可这样也已经能大面上地保证公平了,大家有些小抱怨,可也已经满足了。

  叶妈倒不至于和妇女们抢,叶念国单独给了叶妈十斤的碎布头就对了,叶妈自己在村里排过一次的队,来了半斤意思意思就对了,然后拿着这些碎布头给几个孩子缝补了衣服,鞋子,甚至还给叶小妹和志红俩人的衣襟上压了花儿。

  粉嫩嫩地花儿着实地让两人出足了风头,虽然还是补丁摞补丁的衣裳,可在姑娘们的眼中,简直好看死了!

  志红的这件衣裳,被自家堂姐觊觎,最后双方狠狠地打了一仗,弄的鼻青脸肿的,志忠因为护着姐姐的关系,所以赢得了叶家上下的赞赏,尤其是叶念国,奖励了小屁孩儿两块儿水果糖,给他乐坏了。

  至于伤么,那是男子汉的勋章。

  叶念国安抚好了哭的没鼻子没眼睛的志忠之后,叶小妹也哄好了志红了。

  唯一的问题就是志红的衣服破的没法穿了,叶妈裁了一件叶小妹的旧衣服,直接地给她弄了一件人生中第一件新衣裳,虽然还是旧布,可也已经够让小姑娘欢喜的了。

  上头不止是一朵花儿,左右襟子上一朵,颜色是黄色,蓝色,紫色好几样颜色的,小姑娘宝贝坏了,爱惜的不得了。

  看着孩子这样,叶妈也欣慰。

  当初答应了她妈,要照顾好俩孩子的,如今也算是不负所托!

  志红和志忠俩明显地已经不是刚来叶家时瘦的没二两肉的小屁孩了,两个孩子抱在怀里头明显地感觉到沉手,叶妈可是高兴的不行。

  明显地是当成了亲孙子疼的!

  也是因为这俩孩子的缘故,他们和志红叔叔家基本上没什么往来了,路上遇到了会问候一二,还不如其他外姓人亲近呢。

  叶妈虽然不会明着指责志红爷爷奶奶的不好,可打心底就瞧不上这两个老糊涂虫就对了。

  人心是偏的这她认的,儿女中她最看重的肯定是长子,闺女没那么看重这是肯定的,可也不会坏心眼子地不给闺女吃饱饭,不给闺女念书的呀。

  叶妈对着这种明目张胆地给自己定位为坏人的人还真是一言难尽,毕竟他们不愿意养着两只小的也是摆在明面上的,而不是跟有些似的,表面上装的什么似的,背地里不晓得怎么坏呢。

  这也许也是村里大多数人的想法吧,不会太过诋毁他们,可与他家往来的并不多就对了。

  叶念国对此不发表意见,人到底能有多恶,听过见过的不晓得有多少,当然,善心人也没少见,一米养百种人,也是正常。

  似乎经过了淀粉厂之后,村里人更活泛了,更懂得变通了,叶念国觉得这是好事儿。

  他自己也是赚的不少,虽然表面上没多少的改变,可是叶家人却是感受的很深的,毕竟自家吃白面的次数比去年多了很多次,而且还时不时地就会有江米条,鸡蛋糕,水果糖这种东西吃,即便是小志红和志忠俩都晓得是谁带回来的,更何况是大的几个呢。

  总之在叶家人,包括叶妈的心中,叶念国都是有些无所不能的了。

  叶妈比起孩子们知道的更多,对着老大是满意的不能更多了。

  叶念国对于在如今的家庭也算是满意的,毕竟没有贪婪之人,没有太多的狗血事件,自家人过自家的,他已经没有太多的激情和热情去应对种种的撕呀,折腾了。

  不过有些时候,话不能说的太满,你不惹事,但不表示事情不会找你。

  叶念国这天在县城看到了一个疑似是自家大舅的人。至于为何说是疑似,主要是穿过来这么近一年的光景了,叶念国并没有见过自家舅舅,哪怕是叶家的当家人没了,因为路途遥远,没有办法传递消息,也没人来就对了。

  虽然没有面对面,隔着一段距离的,他对于原主的亲戚们也并没有多么地了解,可福灵心至的是,叶念国觉得那就是原主的舅舅,他身边跟着一个女人,一个孩子,却并不是原主的舅妈和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