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9节(2 / 2)


  以。”

  皇帝对她的回答有些满意,不急不抢的女人,他反而愿意多给恩宠。

  他的眼睛瞄到桌上的一个拔浪鼓,十分的精致,问道:“这小鼓倒是精巧。”

  “是臣妾的哥哥送来的,臣妾的哥哥此次进京,就是为给皇儿送生辰礼。只因怕引来别人的其它猜测,故

  而没有声张。哪成想他赶的时机不巧,还是落了别人的口实。”

  皇贵妃指的是上次有人请立太子的事情,赵家一派怀疑自家哥哥是冲着立太子的事情才进的京。

  她的语气中隐有一些埋怨,很是符合一个妹妹对自家哥哥抱不屈的态度。

  天子最是多疑,无论有能或是无能,城府深或是浅皆是如此。皇帝也不例外,他确实以为北郡王世子是为

  了立太子的事情才出现在京中的。

  当年若没有差错,皇贵妃就是他的皇后。

  他不信,北郡王没有想法。

  “行得正,不惧人说。朕心里有数,必不会让你受委屈。”

  “臣妾……多谢陛下怜爱。”

  皇贵妃见皇帝眉宇间始终有忧色,心知必是有事,若不然,他不会无缘无故不派人通传就到自己的宫中。

  但直到离开,皇帝都没有说其它的事情。

  她自然不会相问,恭送着他离开。

  他一走,她的脸色就淡下来。但愿哥哥此行一切顺利,能一举扳倒赵氏。赵氏可恨,夺了她的姻缘,夺了

  她的后位。

  她不过是想拿回原本属于她的东西,名正言顺。

  那边皇帝一出她的宫殿,便被太后派的人请走了。

  太后的心里又惊又惧,她不知道多年前的旧事居然被人翻出来。那件事情是她亲手做的,没有假别人的

  手,不可能会有人知道。

  而且给先帝看过诊的太医,她都派人密切监视着。当中那位曾提出先帝病因有蹊跷的太医,已被她秘密弄

  死了。

  那么到底还有谁,会知道当年的事情?

  她在殿中走来走去,心绪不安。

  当年她是被逼无奈,父亲说过,若是先帝不死,死的就是赵家上上下下。到时候她这个皇后就会被贬,打

  入冷宫,永远不能翻生。

  她气过、怨过。怨父亲当年糊涂,居然和安亲王合谋。但更多的是害怕,害怕被贬,害怕在冷宫中过一辈

  子。

  父亲说了,她有儿子。先帝一死,她的儿子登基,她就是太后,比皇后更加尊贵。是被贬还是做太后,让

  她取舍。

  她足足想了一天天夜,夜不能眠,最终同意。

  初时,她是忐忑的。但没人发现,她很快就稳了心神,一步一步地进行着。

  那段日子,她心里受过的煎熬,简直不敢回想。好在后来一切顺利,没有一个人发现。她的儿子顺利登

  基,她成了名正言顺的皇太后。

  这个后宫,她为大,她可以完全做主,而不是以前还要顾忌到小姑子。

  先帝宠爱小姑子,事事以小姑子为先。她这个皇后往往都排在后面,更可气的,陛下临终把皇儿托付给小

  姑子,而不是她和她身后的赵家。

  幸好老天有眼,燕赤来犯,小姑子出征,一走八年。

  八年后回来,她已不是以前的她。便是让自己的侄女嫁给陛下,换掉小姑子订下的北郡王嫡长女,小姑子

  也不敢说什么。

  八年间,陛下与小姑子的那点情份早就淡了。而自己,是陛下的亲娘,是陛下最亲近的人。

  眼见着陛下进来,她忙上前,“陛下,哀家听说外面都在传,传你父皇的死有隐情。究竟是哪起子小人,

  敢这样私议先帝,让他英灵不能安息。”

  “母后,您先别急,朕已派人去查。”

  “这还查什么,分明就是包藏祸心之人的计策,意在乱人心,动摇朝纲。陛下,赶紧把人抓起来,斩首示

  众!”

  皇帝扶着赵太后坐下来,“母后,您别心急,造谣之人朕不会姑息,但事情朕一定要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