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夫人精通茶艺第32节(1 / 2)





  她曾见过艳姝楼的姐姐与恩客互生情愫,都是亲手绣个荷包缝条腰带以示真心。

  若遇上落魄却不失英俊的书生秀才,甚至还会亲自动手做点心给他们吃。

  所以,在她有限的认知里,女子亲手做个吃的用的送给男子,是表达情意的方式。

  那时,江慈听她说完后,只淡淡的笑了一下。

  她告诉玉桑,男人偏爱你时,丢一块骨头他们都能视若珍宝高高拱起,否则,便是练就十八般武艺也发不了光。

  他心中盼着念着别人,却一见你就头疼,那你的那些努力,可笑不可笑?

  玉桑将这话记在心里,可进宫之后,没多久就忍不住了。

  太子虽然只有两个良娣,可因为他整日忙于公务,并不热衷风花雪月,以至于每日的闲时少之又少,连兼顾两人都做不到。

  这时,祝氏便格外殷勤,时而亲手做些应季的衣物,时而送些小食。

  仿佛一颗心都扑在太子身上,而太子每次都会叫她进去,一呆就是小半个时辰。

  如此算下来,玉桑见到太子时间就少太多了。

  当时,玉桑刚刚进宫,宫中斗争仅限于纸上谈兵,积累的经验还不足。

  加上太子对她是真的温柔用心,她再感恩姐姐,也很难无动于衷。

  至少,她心里会隐隐期盼见到太子,喜欢他来看她。

  所以,玉桑坐不住了。

  她自问不比祝氏差,就连姐姐也夸她学东西很快。

  于是,她找来了为太子准备膳食的御厨,想要学两道太子最喜欢的点心。

  功夫不负苦心人,她才试了三次就已做到御厨都真心夸赞。

  玉桑高兴极了,捧着热乎乎的点心去见太子,结果遇上祝氏。

  太子倒也端的平,让她二人进去放下点心。

  那日,玉桑眼见着太子尝过她与祝氏做的点心,都夸赞了一遍。

  可最后,他把祝氏送的点心吃完了,却没怎么动她的。

  玉桑心里微微失落,却不气馁。

  祝氏做了这么多次,当然比她有经验,将太子的口味摸得更清楚啦。

  她多练习几次,一定胜过她。

  然后,玉桑又苦学了几日,甚至让人去偷祝氏做的糕点,自己躲起来品尝比较。

  最后,她如愿做出更精美更美味的点心,还很讨巧的在糕点里藏了寓意。

  她想,若殿下问起,她便可以借机与他多说几句话。

  她信心满满带着自己的作品去与祝氏打擂台,可那一日,她并未在太子脸上看到喜悦。

  次日,她再去时,太子把她留在了外面,只放祝氏进去。

  那日,她做了个更费心思的点心,点心上印着的穗禾,是她亲手雕的。

  因为手生,还划了手指头,她心机的用布条将手指头包的粗粗的,只等着殿下瞧见,心疼心疼她,也夸她两句。

  不说将她做的全吃完,能吃的和祝氏差不多,也是对她的激励!

  然而,她一直站在外面,听着里面传出祝氏的娇嗔与男人的浅笑;站到小腿发酸,再站到祝氏端着空盘从里面走出来。

  祝氏面颊羞红与她颔首浅笑,不着一眼径自离去。

  当天夜里,太子派内侍来告诉她,往后都不要去送点心。

  之后半个月,太子都没去看过她,日日留宿祝氏那里。

  是身边的宫女提醒一句,玉桑才后知后觉发现,她是被太子刻意冷着了。

  玉桑不懂,也想不通。

  没几日,太子终于来了,却也只是小坐。

  玉桑不知自己说什么会错,索性什么也不说,只在心中暗想,半个月,手指头都好了。

  太子察觉气氛冷淡,开头第一句是:“想了这些日子,想明白了吗?”

  玉桑抬眼看他,老实摇头。

  没想,太子竟被她这个憨实的摇头给逗笑了。

  气氛破冰,他牵了她的手将她拉到面前,玉桑顺势坐在他的腿上。

  太子点点她的鼻子,无奈的语气里,夹着几分微不可察的告诫:“媛娘民间出身,身份不如你,相貌不如你,琴棋书画,才艺见识皆不如你,她已自惭形秽,处处拘束,你又何必连她最后的脸面都要踩到脚底下?”

  那时,玉桑才知道,并不是因为祝氏的手艺惊天动地,让太子欲罢不能。

  是因为男人的偏爱,让他无比珍惜呵护祝氏并不怎么样的手艺,且无视她辛辛苦苦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