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2 / 2)


  “妈,咱们没有教育好孩子,我早就知道我错了,但是我没办法,毕竟孩子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更何况我还有工作,但是,咱错了,就得认错。”宋大花站了起来,说:“青山做的没错,真的。”

  从一开始,金换欺负别人家孩子的时候,他一回又一回出格的时候,要不是宋大花自己生的,她都想把他给掐死。

  可是,正所谓有些孩子是来报恩的,也有些孩子是来讨债的,方金换是她一生的债,这是她抹不去的。

  老太太想了半天,才嗷的一声哭了出来。

  宋大花搂过老太太,不停的安慰着呢。

  苏向晚在外面听了,颇有几分兔死狐悲式的伤感。

  当老太太惯孩子的时候,当她叫嚣着,自己是整个小宋庄第一富的时候,当她从小就让宋福和金换几个往别人家的孩子身上骑的时候,她确实没有想过,自己能把一个大孙子,给惯上西天。

  苏向晚现在养着三个呢,一个太耿直,因为性格缺陷将来要丢掉双腿,还有一个会是杀人如麻的反派,而最小的,在她怀里的这个,最后还得给人活埋,

  教育孩子是门学问,可惜,太多的父母在为人父母之前,其实就自己都没有学会,该如何去做个合格的父母。

  所谓警钟长鸣,也不过如此了。

  收音机里,新闻开始播报了。

  报纸,给二女婿赵援山买来了。

  爆炸现场的照片,登在报纸最显眼的地方,本来宋大花还怕刺激老太太,不敢让她看。

  但宋青山坚持,非得要让大家都看看,而且,不但要看,他还叮嘱宋庭秀,一定要一字一句,读给大家听。

  收音机里一直在播报,报纸一直在读,老宋家的孩子,大人,所有的人,就那么静静的听着。

  一场灾难,也算是一场现场教育,它降临在一个家庭中的时候,是那么的突如其来,令人无法,但又不得不平静的接受。

  不过,好在华夏五千年,人们经历过的灾难太多太多,似乎这个民族的人们,都有一种平静接受一切的本能,老太太也居然没给这消息,给打击死。

  虽然自己并没有哑巴,但是,从此刻开始,老太太几乎就不说话了。

  宋青山忙完了一摊子的事儿,还得回趟指挥中心。

  一回指挥中心,办公桌上就有一个箱子呢,是从省城寄来的。

  宋青山打开,左右看着呢,看小吴也不在,尽量装作镇定的,把一本《生理卫生》书小心捧了起来,给上面包了一层书皮,认认真真的写了几个大字《马克斯恩格思选集》。

  他目前啊,准备好好儿的,攻读一下这本书。

  不一会儿,刘向前来了:“团长,你托我打听的那个孩子,我们找到了。”

  宋青山合上了书:“李承泽?他在哪里?也在咱们清水县?”

  刘向前说:“认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女同志做干妈,目前啊,生活的很不错!”

  第43章 共同话题

  “到底是谁?”宋青山说:“不要卖关子,直说。”

  刘向前热情洋溢的说:“咱省军区谷师长家的闺女,谷南,她插队到了红旗公社,现在是红旗公社的妇女主任,总之,一个特优秀的大姑娘。”

  他还说:“红旗公社离咱近,宋团,我要想追她,你不反对吧?”

  “谷南?”宋青山想了半天,心中没有印象,就说:“注意纪律,还有,尽量多观察观察,一个大姑娘收养一孩子,这事让人觉得很可疑,毕竟李承泽虽然小,但他身后继承的遗产可不少。”

  李师长虽然下放而死,但他身后毕竟还有很多遗产,而他的闺女生前还是个考古学家,光是著作就有很多,在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权威,现在虽然说他们家因为路线问题而被问责,但毕竟像房产啊,学术专著啊,那些东西是保值的,那些将来都是属于李承泽的。

  总之,宋青山可不想一个女人为了这些东西,而盯上李承泽,对吧。

  “领导,我知道了,你甭操心,这事儿啊我替您看着。”刘向前说着,敬了个礼,就走了。

  虽然说因为儿子的死而悲痛无比,但是,宋大花还是赶在自己被开除公职之前,把苏向红的入学审请给审批了下来。

  丈夫和儿子一死一失踪,她的妇联主任当然也干不下去了。

  不过,县里的领导看在宋青山不徇私,不包庇,公开处理紧急事件的情况下,破例,并没有完全开除宋大花,只是把她下调到一个村子里,让她去当妇女主任了。

  这对于宋大花来说,总算是万念俱灰之后的一丁点儿希望了。

  毕竟她还有个彩旗要养,真没了公职,没了工资,一个妇女怎么养孩子?

  苏向红拿到批好的入学审请之后,因为已经开了学,时间紧迫,赶回家拿了两件换洗衣服,直接就回城,报名去了。

  红专学校不收学费,也管食宿,每个月还有五块钱的补贴呢。

  但是,她们不止学习,还得劳动,一天比外面的工人们可辛苦多了。

  饶是这样,苏向红也乐坏了,走的时候还在念叨着,计划着,等自己头一个月的五块钱下来,是给吱吱买凉鞋呢,还是给驴蛋和狗蛋俩买衣服。

  宋青山在看到几只小鸡崽子之后,就在墙角搭了个鸡笼子。

  不得不说,他的手工活儿是真好,鸡架里面搭上一层架子,鸡在上面活动,鸡粪却会落到下层,而下层呢,铺上一层灰,既能杀菌,又不怕鸡一直呆在笼子里会因为本身的细菌而染上瘟疫,死掉。

  上面的盖子还是可以揭开的呢,等太阳出来,把盖子一揭,鸡经常性的晒晒太阳,还会长的更快。

  进入68年后,政策渐渐没有原来那么紧了,很多人家都在悄悄养鸡,但是,没有任何一户人家的鸡笼子,能有宋青山做的这么科学,合理的。

  今天,俩孩子头一天去上学,一放学,一个赛一个的跑的快,回家就直奔鸡笼子,要看看,几只小鸡崽子长大了没。

  “妈,咱们家的鸡崽子咋一点也没长?”驴蛋一看小鸡还跟昨天一样大,就不高兴了:“你是不是没有喂它们吃东西?”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