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06节(1 / 2)





  好吧,除了魏知府颇得民心之外,魏公子也是这平江府数一数二的少年郎,长得好,性格好,还有一些诗作在坊间流传,已经从神童进化成了才子。

  魏才子还在赶来的路上,不知道府城的百姓待他如此之好,可魏才子的父母这会儿就免不了要感慨万千了。

  刘枫早就已经融入到平江府的圈子里了,可那基本上都是大家族和官家的女眷,跟这些普通的百姓,关系实在不太大。

  做梦都想不到,居然还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

  “夫君辛苦了这么多年,百姓都是看在眼里的。”刘枫声音已经有些哽咽了,眼睛里还闪烁着泪光,尽量克制自己,不让眼泪掉下来。

  在平江府八年了,夫君从玉面郎君熬成了现在这般模样,不是说不俊俏了,只是跟八年前比起来,整个人真的是黑了不少,皮肤也变糙了不少,光看相貌的话,若说夫君是武将,可能也会有人相信。

  作为枕边人,她知道夫君这些年来有多辛苦,府城的大街小巷,附近的农田,甚至是四个州城,夫君在这八年里全都已经转遍了,有时候夜里说梦话,嘟囔的都是衙门这些事儿。

  在此之前,她从来都没有想到过还有人可以这么做官,用‘兢兢业业’都不足以来形容。

  平江府这些年来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刘枫知道夫君的辛苦没有白费,但是百姓的感念又是另外一回事,让人欣慰之余,又免不了有些酸涩。

  “好了,好了。”魏时哭笑不得的抱住夫人,搞得他鼻头都有点酸了。

  两个人感怀了没多久,客人就上门了,赵家的、官家的、石家的……

  昔日平江府的四大家族来了三家,没来的金家这几年差不多算是没落了,在整个平江府都在卯足了劲儿发展的时候,金家还在搞内乱,各房互相扯后腿儿,谁也不乐意让谁占便宜,好好的一个大家族,就这么被甩到后头去了。

  如果魏时没有来平江府的话,可能金家不会这么快就没落,但在昔日的四大家族里,肯定是颓势最明显的。

  至于这发展最快的,自然还是赵家。

  跟八年前比起来,赵涵已经是赵家正儿八经的家主了,不再是掌权没名分。

  魏时的很多计划能够顺利实施,还真多亏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赵涵,作为平江府最大家族的家主,赵涵的配合和响应,可以说是让他省了不少事儿。

  另一个就是曾经的关大人了,老人家前年就已经去世了,生前,无论是做官的时候,还是致仕了以后,都帮了不少忙。

  魏时投桃报李,关大人的孙子们,只要是够了年龄的,都可以入府学读书,如今的关家,都已经出了两位举人了。

  魏时本来还是想着等远哥儿回来之后,挑一个好日子,再来请大家伙好好的庆祝一番,没成想今儿大家就过来了。

  大概也是因着这一场全城的爆竹‘狂欢’吧。

  择日不如撞日,魏时过去接待客人,刘枫这边也吩咐了厨房准备宴席,还让人在府门口摆了锅灶,腊八粥和时珍小抄,府城的百姓都可以过来领。

  这两样虽都算不得金贵,但也算是一份心意了,就当是应了今日这景儿——全城同乐。

  第137章

  魏远还真是在腊八节这一日赶回来的,相伴而行的还有魏时曾经在燕县的故人。

  平江府以前几乎是不过什么腊八节的,更不喝什么腊八粥,这个习俗还是在魏知府到任之后才有的,到任后头一年的腊八节,就在四个城门口施了腊八粥。

  也就是从那一年起,府城这边儿才陆陆续续兴起了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平江府的其余地方,倒都还是老样子。

  远道而来的故人,跟魏时已经将近快有二十年没见过面了,一开始的时候还时常有通信,后来生活的圈子完全不同,共同语言也越来越少,关键是两个人越来越忙,最近这些年已经没有书信上的来往了。

  能够再次见面,也是让人意料之外的事情,甚至于,一开始魏时都没认出来,这位居然是他年少时的同窗好友——黄学林。

  也不怪他没认出来,好友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曾经那也是瘦瘦高高的一个人,如今这体态……真有几分富商的感觉了。

  “多年未见,黄兄别来无恙。”魏时忍不住拱手行礼道,就像年幼时那般。

  那时候他们都在何秀才的学堂里读书,私底下很是喜欢用这些用这些大人的礼节,好似那样就相当于长大了。

  黄学林都差点儿给昔日的好友跪下,按理来说,也该跪下的,他不过才有一个童生功名,勉强能算得上是读书人,可这些年做的一直都是商人的事情。

  昔日的小伙伴则是做了高官,封了伯爵,这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

  单就两个人的身份而言,黄学林在路上就已经想过了,见了面,两个人还未说话的时候,他就先把礼给行了。

  虽说昔日的交情不错,可该怎么样,还得怎么样,他最讨厌穷亲戚拿架了,自己自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可还没等他行礼呢,朝廷的航海伯就已经先给他行礼了,当然这‘礼’跟‘礼’是不一样的。

  做了这么多年生意的黄学林一时都没能反应过来,是以,差不多算是眼睁睁的看着平江府知府拱手给他行了个礼,而且还口称‘黄兄’。

  在过来的路上,他想过种种两个人见面之后的情形,但也没料到现在这样,之前那些早就准备好的恭维之词,那些原本是打算拿出来拉近感情的童年乐事,这一会儿都卡在脑子里了,压根儿就说不出口。

  黄学林长吸了一口气,也行了一个同样的拱手礼,他了解十几年前的好友,如果还是那般品性的话,他如今跟普通百姓一样行跪拜之礼,那才是伤人心呢。

  “多年不见,魏兄还是跟当年一样。”

  跟当年一样的脾气性格。

  他原本以为在仕途上步步高升,甚至称得上是平步青云的好友,肯定已经像他印象当中官场的老油子一样了,刚刚见面时,看着这父子二人说话,他也有一种强烈的陌生感,好友不光是肤色变了,气质跟以前相比变化也特别大。

  以前,那可是燕县出了名的翩翩公子,温润如玉,现在整个给人的感觉却是有几分凌厉,还有几分能干,哪怕是跟魏举人说话的声音带了些慈爱,可仍然难掩身上的气质。

  但是一个拱手礼,一声‘黄兄’,好像两个人又回到了当年在学堂读书的时候。

  只是现在距离那时候已经很远了,何秀才早些年就已经逝世了,那间学堂也早就已经没有了,当年坐在一个教室里读书的同窗更是各奔东西,奔的最远的应当就是魏时了,来到了大靖朝的最北面,曾经众所周知的荒凉之地。

  不过现在平江府这地界可算不得荒凉了,不然的话,他也不会来到此地。

  能够以一己之力改变一府之地,很难想象,这居然是他能够认识的人。

  故人重逢,除了一开始有些激动之外,剩下的时间还真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