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0节(1 / 2)





  土地爷瞬间感觉到了生无可恋,经过了解才知道,淑芬的母亲去世了,黄石狗借着机会去帮忙照顾,而且,淑芬又没有父亲,家里的哥哥姐姐都在远处,借着机会,黄石狗提亲了。

  淑芬觉得哥俩一样,又性格很像,对她还好,没有了母亲的她,就像是那游走在风浪中的海燕一样无处安歇,所以,她答应了黄石狗,眨眼成了他嫂子。

  哥俩这下子就闹掰了,老爷子去世后,哥俩分了家,谁也不跟谁说话,但是,土地爷性子太犟,竟然在一怒之下,终身未娶,当了村里的村长,专心带领百姓发家致富。又打井又开荒,老百姓家家粮食都很富裕,正好赶上大旱,全村竟然没挨饿。

  而城隍老爷那边也没闲着,他在分家后去了别的村,当上了村里的大夫,看病救人又开药房,不单单救人还救牲口,哥俩将村子都发展的很好,可是,有一年赶上闹瘟疫,整个地区去世了不少人。还是黄石狗带着人救了百姓。

  再后来赶上日本兵进犯,土地爷舍身救人,而城隍爷更狠,竟然毒死了近百名日本兵与汉奸,成了民族英雄。俩人都是民族英雄,可一个是舍己救人,一个是惩奸除恶。去世后,到了阴曹地府论功行赏,判官说俩人都是大善人,西北缺个城隍爷,不知道选谁。

  杀恶人等于救人,并非是以德报怨。古时孟子曾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故曰: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所以,俩人功德不分先后,在天劫灾祸度过了以后,全国人民解放了,土地爷也跟着上岗,俩人分区而治,本来是不相上下,可是却赶上有一次阎罗王的上界巡视。

  第三百七十二章 和尚骗牛

  那时候正是全国刚刚解放没几年,红色浪潮没有如狂风般席卷中华大地,咱们国家的和尚、道士、庙观生意都是红红火火。土地爷他们哥俩一个在城北,一个在城南。而马如龙在他的辖区内,主要是负责救人,像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都会来求一求土地爷,只要是他能做得到的,肯定是卖力的帮人家做。

  土地爷说,他那天在庙里面闲的打哈欠,正巧,有过往的阴差来办事,大家都已经很熟了,当阴差进来销户时,土地爷与他闲聊,就这样他在阴差口中得知了阎罗王上界的消息。

  阴差还说,此次阎罗王巡视,主要是想查看一下西北包子坟,与那聚啸山林的阴兵鬼将谈一谈诏安的事情,正好能路过他们哥俩的辖区,就想着在他们当中选出人来当新的城隍爷。

  得到了消息后,马如龙可高兴坏了,心想着终于可以报一当年的夺妻之恨,为了表现的更加完美,他每日里在县城做事非常的认真,天天拿着小本本挨家挨户的记录善恶是非,救死扶伤时,还不忘了帮助凡人躲避飞来横祸。

  可是,左等右等的不见阎罗王来,有一天,村里来了个老和尚,此人据说非常厉害,不仅仅可以点石成金,还能起死回生。马如龙一听,第一反应就是这人不正常,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连阎罗王都不能胡来,和尚怎么能起死回生啊?

  待他打算去找和尚的时候,却在半路上想起阴差的话。阎罗王要上界考察他与黄石狗,正巧还赶上了这个节骨眼,如此神通广大之人,不会就是阎罗王吧?

  陷入了当城隍爷的情感中时,马如龙已经着了魔,立刻换了一身衣服,捧着他的小本本,兴高采烈的出了门,跟着老百姓的队伍,很快到了村上,就见那和尚在人群中正左手拿着酒壶,右手是杯子,隔空倒酒,一饮而尽!

  神奇的举动吸引了老百姓的目光,就连马如龙也觉得神奇,之后,和尚又来了个‘仙人指路’,就是用三个碗,让你猜哪个碗里面有球,民间戏法对手艺的要求很高,别说老百姓了,就是马如龙也没看出来。

  热热闹闹的人群在看和尚表演的功夫,突然,有人急匆匆的过来找和尚,说他母亲已经不行了,求和尚去帮忙。和尚放下活计,跟着青年离开,身后的村民自然也都跟着一起去的,进了门之后,炕上躺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那妇人额头发黑,嘴唇发紫,目光微闭,身体都僵了。

  显然,人已经快不行了,可是,和尚主却动上前,把手摸在老太太的额头,念了几句经咒,眼瞅着老太太的四肢开始舒缓,皮肤也有了红润的血色。周围的人都沸腾了,高声齐呼和尚是活菩萨。最让人佩服的是救了人之后,这家人又给钱又给物,可和尚却是分文不取。

  马如龙眼珠子一亮,济世救人,大公无私,这不就是阎罗王么!而且,陷入了自己主观思想中,他看越觉得和尚就是阎罗王。于是,当人群散了,和尚离开这家人准备去最近的寺庙借宿的时候,在路上,土地爷给拦住了。

  和尚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

  当时的马如龙,一门心思就认定和尚是阎罗王了,哪怕和尚放个屁,他也会认为是非常漂亮的屁。但是,他还不能表现出自己已经知道了对方的身份,想要拍马屁,而且还不能拍到马腿上,毕竟,他秘密调查的结果,就得要有秘密处理的特点。

  他客气的说:“大师,您看天也黑了,大师一个人出村不安全。”

  “如何不安全?”

  “有狼,西北狼最近都在活动,荒漠上没有吃的了,狼已经饿疯了眼,现在在去太危险,大师手段虽然通玄,可是,野兽却不会与人去讲道理,不如留在村中住下,我正好知道村头有一间破庙,大师不妨再此住下,明日再走。”

  和尚一听,也接受了土地爷的建议。正在琢磨该如何套近乎的土地爷想到了传统的办法,以酒水来联络感情。为此,在去庙的一路上,他一个劲儿捧着和尚聊天,又说:“正好我现在有点饿了,不如咱们俩一起吃点?”

  和尚说:“出家人一切随缘,全凭施主安排。”

  马如龙很高兴,就把和尚带到了皇亲饭馆一部,那里是黄石狗的孙子办的,按照土地爷自己的话,其中,没少受到黄石狗的关照,要不然,就他孙子的穷酸相,还能开饭店?掏粪都嫌手脚不利索。

  上酒上菜,俩人吃了起来,席间,马如龙问和尚,那虚空去取酒还有起死回生是怎么回事?和尚吃的也开心,就说那是法术,凡人不会。

  没错,马如龙更加肯定了这就是阎罗王!

  之后,他又问如何点石成金?和尚当着他的面儿,拿出了石头子,喊了几声变,石头真就成了金块子,但和尚又说,此等法术坚持不了太久,随手就把金子给丢了。

  正巧,隔壁桌坐着一伙外来的人,为首一人,面色漆黑如炭,皱着眉头,在和尚丢金子后,他拍了下桌子说道:“这是可笑,区区障眼法,还敢声称是仙术?命数本有天定,又何来起死回生的道理。”

  马如龙为了表明忠心,站起来指着那几个人就骂:“管你们几个什么鸟事!外地人吧?滚滚,别在这儿捣乱,惹恼了神仙你们可担待不起!”

  黑脸男子旁边的几位像是要急眼,男子则出手制止,说句什么‘别节外生枝’,就这样,几个人还真就一起离开了饭店。在之后,马如龙与和尚喝到半夜,最后自然也是赊账离开。俩人携手而睡,到了第二天,和尚说想去田地里看看,也好给百姓们起起福。

  马如龙主动带着他赶去,一大早干活的人很多,田地里也是耕牛遍地走,经过昨天的事儿,全村的老百姓都认识这位活佛,主动过来打招呼,没多久,可是和尚竟然主动走到了一头黄牛近前跪下痛哭。

  周围人都傻了眼,不知道这是怎么了?马如龙也跟着追问,和尚泣不成声的说:“这是我前世的娘亲啊!孩儿不孝,本想出家为你们积累福报,可谁知道,您这辈子还是托生为牛,一直以来没享过一天的福,这辈子又要辛劳一生,是孩儿的错。”正当哭着的时候,那黄牛开始舔和尚,先舔脸,又舔全身,老百姓一看,还真就邪了门,吓坏了牛的主人,主动要求把黄牛送给和尚。

  可和尚还哭,老百姓就不知道咋回事了,一个劲儿的追问。和尚指着另外一头黑牛说:“那头牛是我前世的爹,还有远处那头,是我前世的姥姥,左边那个是我二哥,真没想到,他们居然都托生牛了。”

  和尚挨个去,每一头都会与他非常亲切,有的牛居然哭了,真的就像是亲人重逢了一样。土地爷知道有前世今生的说法,但是,阎罗王绝对不会以这个说法来领走牛,所以,他觉得应该是阎罗王在考验凡人的善心,他也就没加过问。

  后来,和尚还真就把牛都集中到了一起,他哭,百姓也跟着哭。百姓哭的是一家老小的生活,毕竟,没有了耕牛,如何种地?种不了地,那全家老小的粮食怎么办?靠人力去拉扒犁么?厚厚的黄土累死人怕也拉不了太远。但是,百姓心里实在怕被因果报应,也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谁也不敢多说什么,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和尚将牛集中到一起准备带走。

  可是,没走多远,黄石狗来了!

  他带着他的孙儿们,将和尚拦住,又让人把和尚抓起来,马如龙上前理论,就连百姓们也有点诧异。黄石狗喊:“这人是骗子,大家别上当!”

  马如龙说:“放屁,我看你才是骗子,说吧,来我这儿干什么,忘了约定么!”

  黄石狗一招手:“二蛋,你去给试试。”

  一个小胖子屁颠屁颠的跑到耕牛前喊:“我的孙儿啊,认识我不?”话刚落,耕牛居然开始舔他,舔着舔着牛居然也跟着哭了!

  百姓不解,就问这事怎么回事?

  黄石狗说:“牛喜欢舔盐,此人是中原一带的骗子,已经有好多人家上当受骗了,大家可以扒了他的衣服,你们就明白了!”

  老百姓一听,这还了得!纷纷上前动手,三下五除二就将和尚扒了个精光,只见衣服里面全是机关,原来,这和尚就是走江湖卖艺的,所谓起死回生,正是他与人家唱的双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