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2 / 2)


  难道要等着骁王双腿残废,而后和离无望,骁王失势,她在京中无法立足,眼睁睁的看着彦哥儿被毁?再眼睁睁的看着骁王造反,然后再失败,再被牵连?

  若是她提前告知登基后的景王,说骁王谋逆,她又有什么证据?且登基后的景王,可是一直都防备着骁王,就是知道他会谋逆,她忽然去告知,不仅起不了丝毫作用,还很有可能反被利用或者直接被骁王灭了口。

  温软神色落寂,月清思索了一下,便安慰:“可如今王妃已然嫁给了殿下,殿下如今甚得圣心,王妃往后的日子好着呢。”

  闻言,温软苦笑了两声,好日子时没有了,接下来都是苦不堪言的日子。

  先前大夫人有打算了毁了她的清白,让她从而嫁给吴盛。就是知道了大夫人的计谋,所以温软才会胆大妄为,不顾一切的算计了骁王。

  如今开了弓的箭难道还有回头的吗?

  就算有,脑子乱哄哄的她根本就想不到,但唯一一点,是很清晰的。

  ——骁王的双腿绝不能废。

  所有的苦日子都是因为骁王会失势而造成的,而骁王之所以会失势完全是因为他残废的双腿。

  他会受宠,是因为他从马背上拼来的战功,双腿已残,对于皇上而言,也形同废子,即便日后太子被废,骁王也不会被列入储君之选中。

  想通后,温软立即起身,看向月清,全然没有了方才的患得患失,果决的说:“现在立即收拾行李,过冬的衣裳也准备上。”

  月清一愣:“王妃这是要去哪里?”

  “稷州。”

  她没本事阻止骁王遇险,但下毒之事,她或许还能阻止。都到了这份上了,她只能孤注一掷的再拼一把!

  “王妃可是要寻殿下?”

  温软点头,想了想,半真半假的解释道:“昨夜做了个噩梦,梦到骁王遇险,所以才会忐忑不安,为保安心,我亲自去看看。”

  月清忙摇头,急道:“这梦是当不得真的,且王妃不是寻常人新妇,而是皇家新妇,不知道的人,还会以为王妃是……是私奔了……”

  温软闻言,拍了拍自己的脑袋:“瞧我把这茬给忘了,明日一早,便进宫见太后。”

  骁王年幼丧母,在太后的膝下养了几年,太后待他还是较为亲近的,所以以往虽不得圣宠,但在宫中也无人敢欺负他。

  若是因为担忧骁王,她再表现得决绝些,太后或许还是会允的。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这的我感动哭了qaq

  第3章 骁王昏迷

  纵使上一世活得不太久,也不怎么进宫。但有过一世的经验,对宫中的人,也有了些应付的门道。

  太后年轻时手段阴狠,但随着年纪的增长,后宫同辈死的死,疯的疯,只剩下几个深居简出的,似乎看破了什么一样,性子也渐渐温和了,也好说话了。

  而众多孙子中,太后较为宠爱的便是太子和骁王。一个是长孙,一个则是养过几年的,情分自是不一样。

  当初骁王娶温软之时,太后是不同意的,身为宫中老人,踏着别人尸骸上了位的最终赢家,又怎看不出文德伯爵府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可宫中的嫔妃巴不得如日中天的骁王娶个娘家后台不硬的王妃,所以都规劝着太后,且太后见了温软之后,看她识大体,知进退,性子温和,不像传言中那般软弱,更长了一副好相貌,便也就同意了这婚事。

  许是骁王昨夜也托梦给了太后,太后一早就心神不宁。恰巧温软又进宫说了噩梦的事情,向来信佛的太后便觉得是老天给的提示。

  在温软一而再的说着那梦到底有多么的真实,本起初是不同意的的太后也有松动。

  “你去了,能顶什么事?”

  “皇祖母,虽孙媳却顶不上事,可孙媳就是想要陪在殿下身边,患难与共。”说话之间,温软露出了女儿家的娇憨,低垂的眼眸有丝丝情意流动。

  听到患难与共,太后略微一愣。随后瞧了眼她,看不出作假的痕迹,再细想,自己孙儿长得俊,丰神俊朗,又是新婚,这温软自然是心喜孙儿的。

  嚷着患难与共,约莫是真的情深意切。

  沉吟许久,想起昨晚做的梦,她素来疼爱的老三,入了她的梦,在她跟前下了跪磕了三个响头,说是往后不能好好孝顺她了。

  这梦不像往常的梦,醒来后还是非常的清晰,所以她一直心神不定,觉得有事情发生,结果老三媳妇就进宫了。

  “也罢,哀家也是忧心的,你去虽不顶用,可既然老天让你梦到了老三遇上危险,便是有他的用意,哀家便写一道懿旨,许你出京去稷州,只是稷州叛乱刚平,还是有危险的,哀家便再派百名护卫护你前往。”

  “孙媳还有一事请求。”

  太后看向她。

  “孙媳想求皇祖母派一名太医陪同前往。”

  太后允了温软。从宫中回来,稍作收拾,随后派人回伯爵府说了声,没等回话,便立刻出了京。

  金都东南去千余里,便是稷州了。稷州版图宽广,有崇山峻岭,更有蜿蜒江河,山好水好,商贸比起扬州差了些,但却也是富饶的地方,且加上易守难攻的得天独厚地理,留守在稷州的节度使心生了别的心思,起兵欲反。

  这次温软从金都到稷州,陆路加上水路,快也得近一个月。昨日骁王才出事,消息还未传到京中,但温软也记得,他是在遇害的四天后才被寻到的,然后昏睡了将近两个月。

  温软怕去晚了,错过了救骁王的时机,便日夜兼程赶往稷州。

  因有百名高手护送,再者叛乱已平,故一路顺畅,用了二十余日赶到了稷州。

  稷州知州宋琅,年约三十五,武将出身,听闻骁王妃来了稷州,一时怔忪。

  按照送信的脚程,骁王出事的折子才到金都不久,怎么骁王妃就来了?

  不容多想,命令下人:“立即去收拾殿下隔壁的屋子,再准备些膳食。”

  然后扶正官帽,拉平衣襟,快步赶出去。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