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8节(1 / 2)





  沈羲和脑子嗡嗡的,也不知该说什么,钱存着谁都不知道,买庄子,还是那么大一个,怎么藏。

  果不其然,沈羲和听顾筱道:“我还不知道怎么和娘说呢,三郎哥,你说怎么说……”

  同气连枝,沈家一大家子供沈羲和读书,每月赚的钱都老老实实交给周氏,陈氏李氏也私下存钱,但最多存顾筱的零头。

  虽有她们赚的少这个缘由,但在沈家,私下存钱,还存这么多是大忌。

  一家人不能计较太多,可要让顾筱把辛苦赚的钱白白给别人,她也做不到。把庄子给家里可以,欠的债不能她一个人还。

  除了庄子,还有襄城价值六百两的宅子,顾筱也没说过。

  沈羲和坐了一会儿,按了按眉心,“你别说,我去说,就说是我买的。”

  顾筱惊了,“那娘问了怎么办,你哪儿来的这么多钱。”

  沈羲和道:“反正不能说你买的。”

  哪来的钱,他怎么知道。沈羲和起身去了正屋,周氏又在做针线活,傍晚时分。天都暗了,灯也没点。

  沈羲和把门关上,“娘,您先把手上活放放,我有话跟您说。”

  周氏狐疑地看着沈羲和,“啥事儿,还用把门关上……欠钱了?”

  沈羲和点了点头。

  周氏:“……你是不是学人赌钱了!你可是做官的,咋能干这事,还是被人讹了,咱们说理去!”

  沈羲和叹了口气,“不是,儿子买了一个庄子,占地一百六十三亩,银子不够,就从银庄借了。”

  周氏活这么大岁数,就没跟人借过钱,一想借钱就浑身不自在,“借了多少,赶紧还了去。”

  周氏从炕上下来,去陶罐下翻钱袋。嘴里絮絮叨叨,“钱庄的钱能随便借吗,借十两还十五两的,利滚利滚利。”

  沈羲和道:“欠了九百一十二两。”

  周氏愣了一下,然后声音猛地拔高,“九百一十二两!啥庄子要这么多钱,咋不抢去,你准是被骗了,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跟他理论理论。”

  “娘,是盛京城郊的庄子,一亩地要二十两银子,总共花了三千二百六十两。钱不是抢的也不是偷的,是小小赚的,她赚了钱就放我这儿,为的就是置办田产。”

  沈羲和道:“我看庄子挺好,就给买下来了,盛京的庄子难得,没来得及和您说。”

  周氏还保持着弯腰的姿势,她慢慢直起身,小步挪到炕沿坐下,“你别说话,让我缓缓。”

  沈老爷子还没到,周氏一个人还真有点琢磨不来,三千多两银子,就买了一百多亩地。

  京城的地就金贵了,不也种那么多粮食吗。

  沈羲和安静地站在门口,一言不发。

  周氏想了一会儿,盛京的房子比老家贵,田地贵一些也是应该的,买都买了,再说别的也没用。

  周氏拍拍胸口,“咋是小小赚的?”

  沈羲和道:“她印书,还做手工,勤快肯学,赚的慢慢就多了,家里的生意不也是她想的吗。”

  “你可真出息,花媳妇的钱一点都不含糊。还你拿着……”周氏瞅了沈羲和好几眼,“欠了九百多两,娘手里有六百多两,可这些银子是……”

  是一起赚的,起早贪黑,数九寒冬,一文钱一文钱赚来的。

  给沈羲和办婚事就花了五六十两了。

  周氏让沈羲和出去,“你爹过两天就过来了,等他到了再说吧。”

  沈羲和点了一下头。

  九月初,沈老爷子和沈二郎可算到了盛京,爷俩雇了两辆马车,从老家带了不少东西过来。

  家里鸡鸭下的蛋,这几个月攒的钱,红薯干,青菜干,腌肉,足足带了好几袋子。

  这下够吃许久了。

  沈二郎把家里的事一五一十说了,食肆请了两个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他怕出事,又请沈春华沈秋华帮忙。

  食肆总共四个人,能忙活开。

  周氏听了没说什么,家里日子过好了她也没贴补过两个女儿,去食肆帮忙挺好,有靠谱营生。

  自家人用着也放心。

  周氏把菜干啥的都放好,“你俩赶了十几天的路,回屋好好睡一觉。”

  沈老爷子累的不行,一觉睡到天黑,醒的时候还迷迷瞪瞪的。

  周氏看他醒了,出屋让陈氏把饭烧上,吃过晚饭,周氏把一家老少喊到正屋。

  “十月初九三郎小小的婚期,就还有一个多月了,等婚事办了,就给大娃大丫相看。”周氏看看这群小辈,“从前日子不好过,老大老二婚事办的简单。”

  这话算是说到陈氏李氏心里去了,她们成亲的时候什么都没有,日子一苦就是十几年,等大娃都十五了,日子还那样。

  也是这两年日子好过了。

  陈氏笑道:“娘,从前不好过也过来了,现在日子好了不就成了。”

  周氏:“是这么个理,以后咱们家日子总会越来越好,我老婆子尽量一碗水端平。以后的婚事操办只会更好,不会差了。”

  也就是说几个孙子辈的,嫁妆聘礼都按照沈羲和他们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