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9节(1 / 2)





  沈家人多,老太太得吃软乎的,那个豆丁大的小姑娘肯定爱吃甜的,绿豆糕芙蓉糕……

  男人爱喝酒,张绪又买了一袋蒜香味儿的花生米。

  抱着一堆东西可费劲了,张绪手上还不忘拿两串冰糖葫芦。

  “我送小东家回去,咱们多宝阁有马车。”张绪对沈家已经熟门熟路了。

  从前他就佩服顾筱,现在更是把人供起来。

  顾筱有点愣神,竟然买了这么多,办事地道。

  她轻咳了一声,“行,不然我也带不回去。”

  虽然没订亲,可大丫婚事说定的事沈家谁都知道了。

  顾筱把东西放堂厅的桌上,进屋和周氏说了一声,周氏出来看了看。

  满满当当摆了一桌子。

  周氏眼里有笑意,虽说选孙女婿是看重张绪这个人,不在他父母咋样,家世如何,可看他乐意花钱,周氏心里就舒坦。

  “花生米中午摆一盘吃,零嘴分分给吃了。”周氏吃了一块绿豆糕,香酥的皮,里面是甜津津的绿豆馅儿。

  周氏眯着眼睛,恍惚间又想起以前,想起吃不起点心的日子,想起沈羲和抄书赚钱买点心,拢共那么几块,又想起顾筱做的枣糕。

  她这么大岁数,还能享到孙女婿的福。

  大丫羞得脸通红,冰糖葫芦两串,一串给三丫,一串给她。

  她都这么大人了,哪儿还用吃糖葫芦,这是小孩子吃的。

  三丫爱吃这个,一下下地舔外面那层糖皮。大丫看着,也轻轻舔了一下,然后又咬了半个糖葫芦,酸酸甜甜的。

  李氏是最高兴的,张绪带来的东西,二房分的最多。

  糖炒栗子,各种点心,还有蒜香味儿的炒花生米。

  能吃好些日子呢。

  李氏对着大丫道:“你想吃什么就拿,这是张家公子给你买的。”

  大丫低着头道:“娘多吃点。”

  李氏笑了笑,“傻丫头,娘不爱吃这些。你看着点三丫,这丫头鬼精鬼精,就爱吃甜的,别把牙吃坏了。”

  从前什么都吃不上,现在还要担心吃糖块吃坏了牙。

  大丫哎了一声,“妹妹很听话的。”

  李氏伸手摸摸女儿的脸,从小跟在她屁股后面的小女孩也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李氏看小闺女每天活蹦乱跳的,对大丫心里是有亏欠的。

  从前没吃过几次点心,没吃过几次好饭,却依然听话懂事,以前欣慰孩子懂事,现在觉得对不住她。

  李氏鼻子有点酸,大丫也该在她怀里撒撒娇才是。

  第137章 周氏训话  咱们家不兴……

  李氏记得大丫小时候跟她要过糖, 只是那时候没钱,她就对女儿摇摇头,后来又有两次, 再后来大丫再也没冲她要过东西。

  准备嫁妆,也说什么都好,问什么, 就说都行的,一点乱都不添。

  懂事听话得让人心疼。

  李氏道:“你在家不用惯着她, 不听话就训她。”

  她每天都要去食肆,小女儿是周氏顾筱带大的, 和她也亲,就是有时候想想, 没看着孩子长大,心里不是滋味。

  那句话怎么说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李氏也不后悔。

  就像大娃和郑氏聚少离多,沈羲和日日上职,去过晋阳好几个月, 有些事是自己悟出来的。

  李氏摸摸大丫的脑袋,“嫁到张家有好也有坏, 张家公子爹娘不在,他大伯和大伯娘都是实在人,不然不可能把他教养的这么好, 你嫁过去,孝顺上虽隔了一层,那也是好事, 不是亲孩子没人会为难你。”

  “夫妻两个过日子,以后陪你的是自己的夫君,当爹娘的陪不了你,兄弟姐妹也陪不了你,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别和别人比。”

  这是李氏自己悟出来的,嫁到张家大丫不会受欺负,这婚事挺好,张绪是侄子,以后张家的家产和他没什么关系,得自己把日子过好。

  大丫神色温柔,“娘说的我都懂,我会记在心里的。”

  李氏拍拍女儿的手,“性子也不能跟面团似的,让人欺负。”

  婚事今年赶不上,应该在明年,把身子养养,也看看书认认字,没坏处。

  李氏语重心长道:“你奶都能认字,你也得学着点,娘想等三丫大了,给她请先生读书。”

  大丫点点头,“女儿知道。”

  李氏在心里叹了口气,“行了,把吃的拿你屋里去,看着点妹妹,不许她多吃。”

  婚事定下来,就该准备嫁妆了,周氏说过,日子越过越好,以后孩子嫁娶的彩礼嫁妆,只多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