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2节(1 / 2)





  她抬头, 见李睿起身,走到一旁由内侍伺候净手,又以皂角反覆洗净后,双手自盆中捧起一抔梁饭, 走入帷帐中。

  宰相持筷,为大行皇帝口中填梁饭,再然后,使其含玉。

  帷幕开,众人开始哭奠,一瞬间,漱鸢的耳边响起层层叠叠哭腔声,叫她听得头脑发麻,心中惶惶。

  先帝暴毙,才过完千秋,便迎来了白事,这是谁都没有预料到的事。

  宰相已经叫太医令们缄默其口,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知道,皇帝是服了散和过量的丹药才引起的毒症,可是,那丹药明明是‘长生之术’炼成的——漱鸢涩笑,这说起来未免有些荒诞……

  她在一片哀哭声中望过去,见宰相容色黯然,想来这一夜也是没有阖眼。也不知父亲当时与他说了些什么,是否提过有关自己的事情。

  这时候,刚好房相如作完奠事,净手退立回去,下意识地一抬眼,恰好看见了漱鸢。

  公主见他看着自己,无言相顾,想起父亲最后一刻和她说的话,她不禁心里一紧。漱鸢没有再看他,慢慢收回了目光,重新垂眸跪坐垫子上,打算避而不见。

  可是,她的余光不由自主地虚视着他,只见眸中那个不清晰的影子朝这边看了一阵,然后才回了列位朝臣的席位。

  次日小敛,为大行皇帝穿衣十九套,百官,皇后,内外命妇皆拜哭位。随后,嗣皇帝李睿再引其他皇子与诸王国公入位行哭奠。

  大明宫中,或泣,或哭,或号,整日整夜地不停歇。更有甚者,擗踊不停,又是捶胸又是顿足的,仿佛即刻就要追随大行皇帝而去似的。

  公主不爱哭声,跪在垫子上腿有些麻了,身旁的几位姐姐已经哭不出来,干脆掩面哀嚎起来。她听得皱眉,脑仁突突地跳着,想来明日还有大敛,后日成服,过几天又有小祥,大祥,谭祭这几个流程,只觉得更是难熬。

  天子七日而殡,恐怕这些人七日之后都嗓子不会说话了。

  倒不是她娇气,只是这死后哀哭,对于去者又有何用?

  漱鸢四下望了望,见众人还在哀恸,然后悄悄起身,从后头走到李睿身旁,站了片刻,低声问道,“九兄,我有些累,明日大敛休息一日,行不行?”

  其实,在大敛当日,新君的即位礼也就此而成。李睿听出她的意思,她不是累,而是不想参加自己的即位礼。

  “父亲生前最疼爱你,你多留一日,也不愿意么?” 李睿沉沉问道,目光却落在皇帝的御床上,仿佛在自言自语。

  漱鸢听后淡淡笑了笑,视线移到满朝文武身上,道,“你瞧这些人,哭得有多伤心,他们日日都来,可是,其中的几分真假,又有谁知道?我明日不来,便觉得我是不孝吗?”

  李睿垂眸,“听说父亲临去前,是你陪在他的身旁……”

  “是。”

  “他那时候,支开了我和四兄还有其他人,最后只叫了你。”

  “是。”

  李睿低沉叹气,“就连最后一刻,他都是想让你陪着,而不是我。”

  漱鸢沉默片刻,“明日起你就是新帝了,皇位是你的,天下也是你的,这样还不够吗?”

  李睿终于转过头看向她,见公主脸色苍白,眼下发青,可神情却是平平淡淡,不悲不喜,又或者,比旁人多了一种宽悯的神情。

  他以为她在可怜他,为这最后一刻还占据了父亲的时光而感到负罪感,李睿忽然不快,轻轻拂袖薄怒道,“你明日不想来便不来!加封长公主一事,你在宣徽殿接旨便可。”

  公主仿佛没听见似的,也没有谢过,只是微微屈膝,说了一声告退。

  李睿感觉气不打一处来,他如今是嗣皇帝,明日即位礼后,便是皇帝。可是,即便他坐在再高的位子上,在某些事情上似乎总是拗不过这个妹妹。

  是什么叫他如此挫败?父亲已经御龙归西,他对她的偏爱也戛然为止了,可是,一想到父亲的临终时光是与她独处的,他心里竟还是升起了丝丝怨恨。

  有些事情,无论他做得有多好,在父亲那,他还是低她一等,在她眼里,大概他也是如此。

  漱鸢在宣徽殿中独自坐了一夜,拿出父亲曾送给她的奇珍异宝,一样一样地翻看起来,时而微笑,时而难过。

  冬鹃在夜里添灯,见公主还未睡,道,“公主,明日即位礼,早些休息吧。”

  漱鸢没有接话,反问道,“幼蓉呢?”

  “天子殡礼人手不够,幼蓉被元珞公公叫走帮忙了。”

  漱鸢偏头看了一眼她,随后继续摆弄起手中的玉犀牛,慢慢道,“是九兄安排的么?”

  冬鹃吸了口气,垂头喃喃,“这……奴不知……”

  忽然,玉犀牛在空中划过一道冷光,啪啦——一声摔在雁足灯脚上,一地玉屑,公主薄怒盯着她,道,“你居然也敢瞒我?”

  冬鹃很久都没有见过公主发怒了,吓得腿软,扑通跪下去全都招了,“回公主,奴是怕公主生气才不敢说的。元珞公公确实是说前头人手不够,叫幼蓉往宣政殿伺候昼夜守灵的嗣皇帝……可是,这是不是嗣皇帝安排的,奴真的不知啊!公主恕罪——公主恕罪——”

  漱鸢坐在案前沉了口气,她回想起上午同九兄说话的时候,隐隐约约闻见了他衣服上的翠云香。

  满宫上下只有她自己偏爱这种熏香,旁人不会用的。可是她昨日一夜未归,匆匆换上了哀裳后,那香也不再用了,所以更不会是自己身上的。

  那可能只有一个,就是幼蓉被叫去伺候嗣皇帝了。至于伺候,倒不至于是那种事,眼下正是服丧期,九兄称帝在即,他断然不敢这时候做什么。

  可是他这样背着她叫走她的宫人,实在是不顾及她了。

  眼下父亲才去,这些宫人的事情她也无心再管束,既然留在身边不顶用,何必强求,她冷冷道,“你去带个话,告诉她,日后不必再回宣徽殿了。”

  次日,在日出中,皇帝加元服,即位于宣政殿东序,而西侧,则是大行皇帝的停灵。东有吉帷,吉驾,而西置凶帷,凶驾。

  阴阳相隔,东升西落——帝位更迭,一如东生西亡,生命轮回。

  这样奇异的景致尽数落在漱鸢的眼底,她在一片朝日中独自立在杏岗上俯瞰宣政殿的典礼,见昨日还对先帝山呼万岁的众臣,今日便长跪于新帝面前,喊着同样的话。

  有时候她真想知道,这些人到底是忠于皇帝,还是忠于自己手中的权势和地位。

  后头的那些祭奠的流程她都没有再出现过了。成服那天,皇亲国戚和满朝文卫皆按照与皇帝的亲疏换上相应的丧服,再次进行哭祭。

  而小祥,大祥,谭祭,则是伤痛渐渐缓解的一个过程。丧服逐渐减轻,由粗麻换成了细绸。一个月后,大行皇帝启殡,午夜时刻,百官汇集于大明宫正门廊下,彻夜燃烛唱挽,哭踊之声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