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节(2 / 2)


  这时床幔已被挂起,她一眼就能瞧见那是个什么情形,饶是多年在景阳宫伺候,练就了面不改色的本领,也还是忍不住红了脸。

  怪不得宣御医…

  她轻声道:“皇上,参汤备好了,可要奴婢伺候娘娘用下?”

  “不必。”他淡淡应了声,随即伸手将睡的昏天黑地的人扶了起来。

  素心面色一瞬惊诧,捧着碗递上前,闻恕拿着汤匙,一勺一勺,极具耐心的往小姑娘嘴里喂。

  眼见一碗参汤快要见底,付茗颂似是被呛着,眉头一皱,嘶哑的嗓子咳了两声,正这时,殿门外风风火火闯进一人——

  沈太后面色凝重,见素心捧着药,心下更是一沉,疾步上前将药碗接过,低头一瞧,乌漆麻黑的,也不知是个什么药!

  “你,你这是做什么?”沈太后怒道:“人可是你非要娶的!这丫头如今是皇后,可不是你那些随随便便抬进宫的嫔妃,若是出个好歹,朝野上下,你如何交代!”

  又是好一阵寂静。

  素心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还保持着双手捧药碗的动作,见沈太后劈头盖脸一顿骂,人都吓傻了。

  而向来喜怒不形于色的男人,此时也难得一怔。

  片刻,闻恕整顿好神色,抿唇看向沈太后,“母后,在想什么?”

  他微一顿,目光落在她手中的药碗上,“参汤都洒了。”

  沈太后目光凝滞,就这么面色凌厉的与闻恕对上视线,手中动作一顿,半天没说上话。

  她这才将目光移向床榻上的女子,还穿着昨日大喜时的暗红色里衣,但领口皱乱,白皙的肌肤上,隐约还能瞧见些五颜六色的…

  沈太后就这么默了好半响,拿着药碗的手一晃…

  参汤?

  她轻咳了两声,将碗递给素心,走近两步,低头端详着闭眼未醒的人,迟疑道:“这是怎的了?”

  男人面不改色,抬手用指腹擦过茗颂唇角上的汤渍,“风寒,无碍,太医已开了药。”

  沈太后忽的缓了两口气,点了点头道:“风寒…是该叫太医瞧瞧。”

  说罢,她正了正神色,“无甚,大婚第一日便病了,哀家一时心急,既只是风寒的话,便让太医好生调养。”

  沈太后面色尴尬,她也是过来人,瞧床上的人这番模样,再联想至风寒,傻子都能瞧明白是怎么回事。

  她张了张嘴,却又紧紧闭起,最后只道了一句“哀家乏了”,便转身离去。

  比之来时,脚步可要温柔许多。

  素心捧着冷了的参汤,犹豫的递上前去,“皇上,这…”

  “下去吧。”

  素心颔首,轻声退下。

  殿门阖上,四面无声。闻恕低头,只能听到怀中人平稳的、浅浅的呼吸声。

  他抬手至她细白的脖颈,碰了碰夜里他咬出的那些痕迹,当真羸弱,这样便病了,跟朵娇花儿似的。

  这样一副身子骨,如何在大宅院里长这么大的。

  闻恕垂眸看着靠在胸口的这张脸,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在心头缭绕。

  片刻,他将人安置在床榻上,掖好被角,正欲起身时,又听她皱眉唤了几声,哥哥。

  闻恕起身的动作一顿,眉间一沉,究竟是哪个哥哥,叫她这般魂牵梦绕的。

  —

  大婚三日不上朝,闻恕也没想能把茗颂折腾病了,是以闲着也是闲着,便到御书房将两日来积压的奏章给批了。

  夏日闷热,殿内置了冰,元禄持着锦扇缓缓摇晃,叫那冰面上的凉气飘向座上的人。

  须臾,男人狭长的双目微阖,目光下移,落在署名的三个字上。魏时均。

  伍成河溃堤,至今工部都未能拿出一个满意的法子。

  实在是先前国库已拨了十万白银,现下不可能再叫朝廷拨出这银子,只能工部自个儿通过各州县调款去补这漏洞,如此一来,谁也不愿趟这滩浑水。

  这魏时均乃护国将军府老将军的嫡幼子,文不成武不就,没能像他兄长那般继承父亲衣钵,只在工部一个不起眼的主事之位上浑水摸鱼。

  可这份对修河一事写的满满当当,逻辑清晰的折子,竟是魏时均写的。

  “魏家近日可有变故?”

  元禄一顿,抬眸稍作沉思,挑拣着反常的事儿说:“旁的倒是没有,就是那魏主事,近日很是勤勉,常常去将军府向老将军请教政事儿。”

  魏家兄弟早已分府别住,许是已有继承衣钵的魏小将军魏时栋,这魏时均反而被忽略放养,近一阵子,却频频出入将军府,难免叫人注意。

  闻恕合起折子,捏着一角上下晃悠,轻轻拍打在桌案上,又问:“那是来了什么人?”

  哪怕是魏老将军魏起平,也不过一届武夫,性子直爽,并非细腻之人。

  这折子,总不是他教魏时均写的。

  元禄叫他这么一问,眉头忽的一扬:“倒有一人,魏家府上新来的门客,上回翰林院的孔大人还同奴才说过一嘴,听说才十七的年纪,却颇有文采,名为…”

  元禄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好似叫,宋长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