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2节(2 / 2)

  大户人家一般都喜欢香味相对平和的苏合香和乌沉香,倒是少有人喜欢甘崧近乎辛苦的味道。但据顾衡所知,这世上有一人对甘崧情有独钟。以致后来那人手握至高权柄之后,这种平常的香料一时间也变得奇货可居。

  顾衡正在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之际,左肩让钱师傅轻轻触了一下。他微一愣神,就见雕了五福捧寿纹的落地槅扇门被轻轻推开,一个面相稍显文弱,气度却极清贵的青年男子正含笑站在门前。

  ※※※※※※※※※※※※※※※※※※※※

  中秋加更!

  shg

  第九十零章 好歹

  青年男子着一袭家常半旧灰地回字暗纹长衫, 态度低调谦和自然, 却依然有几丝不可言喻的清贵之气。

  进了偏厅之后解下身上沾了一点露气的斗篷, 极其随意地和善笑道:“我是方敖同的族兄,听说他有信让你捎来……”

  顾衡心神剧震。

  他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在此处碰到这个人, 使尽全身力气才让自己的面色如常不露丝毫异样。规规矩矩地拱手为礼,又极客套地寒暄几句后,才将方县令的信件双手奉上。

  青年男子接过信件后浏览了一遍,随手就放在旁边的小几上。

  姿态闲适地笑道:“不过是家里的几件小事, 方敖同还特地托你带信。他一贯小心谨慎不知变通,这个性子到了地方上都不改。主政一方便也罢了,若是异日回京城入了六部为官, 只怕连别人的下酒菜都不如……”

  言辞间微有溢于言表的亲密和无奈,顾衡在心里迅速地的揣度,看来名不见经传的方县令在这位主子心目当中的分量显是不轻。

  在从前那场可以称之为惨烈的大梦里, 眼前之人……可谓是最后的赢家。

  这位序齿为二的皇子成年后低调得近乎懦弱, 平日里少问政事, 好似只会躲在郊外的别庄上莳花弄草修佛参禅。

  因此无论是资深文臣还是战功赫赫的武将, 很少有人将其真正放在眼中。连顾衡最早都对他有一丝轻视之意,从未将此人视为大敌,谁晓得风云覆转……

  青年男子正是端王,他看着态度恭谨近乎局促难安的新科举人, 脸上的笑意更甚。

  取过桌上的茶浅浅喝了一口, 指着桌上的信笺笑道:“方敖同在信中还提了你几句, 说新办的盐场靠你才狠赚了一回银子。老祖宗传下来数百年的柴薪熬盐之法, 让你一夜之间就变了个。说说看,你到底是从哪本书上看到晒盐的法子?”

  顾衡心中此时早已镇定下来。

  闻言脸上恰到好处的露出一丝羞赧,“其实我从小就喜欢机关之术,但是家里长辈觉得这些东西玩物丧志,只要看到就会把我手中斧凿之类的工具扔到大灶里烧掉,所以我只能在背地里偷偷摸摸地研究。”

  祖母若是在此的话,知道自己睁着眼睛胡说八道,肯定要气得破口大骂。

  刚及弱冠的少年对自己醉心于机关之术仿佛颇为自惭,声音不知不觉间也越来越小,“长大之后,看见盐场里那些灶工每日里烟熏火燎汗流浃背。就想熬煮盐卤时需热力,这样东西柴薪可以提供,天上的日头同样也可以提供。”

  说到此处,少年人悄悄抬眼瞅了瞅,见坐在上位之人没有丝毫厌烦,就似乎受到莫大鼓励,连声音都变得轻快起来。

  “那段时日如同走火入魔,连书都读不进去。最后一时头脑发热,就主动跑到盐场里改进了这些提炼之法。怕家里人责怪,就推说是书上无意间看到的。”

  顾衡的话语条理分明有张有弛,端王听得眼睛连眨了几眨,连手里的茶都忘了喝,“……你也喜欢机关之术,墨家书你总共通读了几本?”

  顾衡仿佛没有听见他话语当中带了一个也字,羞得头都抬不起来,“莱州本就是一个小地方,我手里只有一本《墨子通释》。因为一直悄悄藏在床底下,还被老鼠咂了个大洞。”

  于是端王对这个拘谨至极的少年人印象大好。

  忍不住呵呵低笑道:“我也喜欢墨家的机关,小时候家里长辈也不准我研究这些东西,偏偏他们越是阻止我越是想琢磨。常常把这些所谓的杂书夹在《诗经》里,为此没少被师傅们训斥!”

  顾衡就适时露出目瞪口呆,“方县令……时时端着一副老学究的模样,学生实在想象不出来他跟大人一起胡闹的样子。”

  端王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这孩子多半真以为自己真是方敖同的族兄,这才认为自己和方敖同曾一起在族学中读书。不过这话也没什么错,方敖同本是自己少年时的伴读,人虽算不上顶聪明,但好在老实厚道心眼少。

  于是他对顾衡的印象更好,不免吐槽一二。

  “方敖同看着老成,其实只比我大一两岁。他外放这几年算是劳心劳力,面相上自然老的快些。不过机关之术被世人视为淫巧,你也莫放到台面上。”

  他顿了一顿,实在忍不住道:“莱州盐厂之事你处理得很好,日后若有人再问及此事,你也照此推说就行。我这里有《墨子全集》,还有《墨家机关术》的残卷,是邓陵氏墨派后人所著。”

  想了想,又细细嘱咐道:“等会儿我派人送到你的住处,你拿去好生研究一番。若是能将细盐提炼之法完善,进而推广到全国各地,那么两准之盐价兴许就不会这般居高不下。”

  实在看不出来,这位骨子里倒是一个急公好义的性子。

  顾衡就双手一摊苦笑一声,“这个法子当然还可以完善,只是往全国推广还需循序渐进。不是我敝帚自珍不肯将这法子宣诸于民,而是一心造福民众之后,民众不单不领情不说,这天下的盐商只怕还要恨我入骨。”

  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比一家垄断更赚钱呢?细盐若是敞开了卖,不只会触及多少人的利益?

  端王悚然一惊。

  这才又上下打量了一眼顾衡,缓道:“难得你小小年纪想得如此周全,这天下事只能使民由之,不能使民知之。我见过方敖同随家信呈上来的熬炼之法,那时只想推广到全国各地,将灶工从劳乏困苦解救一二。倒是没想到如此这般兴许会断了他们的生计,还会激怒各地的大盐商……”

  顾衡见他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忙躬身谦称“不敢!”

  两人又坐在屋里漫无边际地谈论一些古书和文集,无论是何处的经史和典故,顾衡都是信手拈来毫不滞涩。

  端王这些年不为皇帝重用,心头难免有些抑郁难伸,所以畅快之余也暗自心惊。眼前年轻人涉猎之广实属罕见,在为人处事上虽尚有不足,但在这个岁数已经算是十分难得。

  他来之前是想延揽顾衡,此时心头不免起了一份真正的爱才之意。

  就笑道:“我平日里都在郊外别庄上住着,只逢五逢十之日才会在这处宅子里逗留。我忝长你几岁,如在学问上有什么不通的地方,可以在门子上留个信儿。我若是进城,就使人到你的住处寻你过来说话。”

  本朝的旧例每逢五逢十之日有大朝会,这位王爷虽然只领了一个闲职,但这个大朝会还是要来的。

  顾衡心知肚明,故作懵懂的神色中又显现一抹了悟和惶然。只是片刻之间,言辞比先前更加恭谨,却退出去的时候还因为不慎撞歪了一把椅子。

  抄手游廊下的阴影处候着一个面白无须的男子,顾衡淡淡瞄了一眼,就将此人与日后风头无两的皇城总管大监慢慢重合。

  他脚下轻微一顿,朝那人浅浅一揖为礼。

  端王靠在椅子上轻啜着已经凉了的茶水,心情却是相当愉悦。看见人进来轻撩了一下眼皮道:“你也看见这个人了,有什么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