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2 / 2)


  顾衡对这个主意大为心动,不但让织工在各种布头上织出这两个字,就连布庄里用来做包装的黄麻纸上都印有“荣昌”二字。这一来二去的,京城里不管老的少的,都有意无意记住了这个新字号!

  ※※※※※※※※※※※※※※※※※※※※

  明天双更请早!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青青原上草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shg

  第一零八章 窦氏

  永祥胡同, 周侍郎府。

  刚回到家的周玉蓉正在听二等丫头冬语描述这两三个月的近况, 当听到府里府外一切安好的时候, 她秀美的小脸上终于露出一抹笑容。

  前次给宫中贵妃娘娘献礼的周氏族女中,竟然混有江南之地的女伎名伶。

  虽然把这件事的罪责尽数推在了周府大总管周洪的头上, 但论起来总归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情。为稳妥起见,周侍郎就把妻女全数送到别庄避风头。

  京城人向来就是喜新厌旧的性子,这两个月的抵报小抄上又出了不少新鲜事儿。

  譬如安远侯府的妻妾相争,竟然当着外人的面大打出手。又譬如吏部尚书的小儿子不知中了什么邪, 非闹腾着要出家。有这么多事儿掩着,周家闹的这场不大不小的笑话就不算什么了。

  冬语口齿伶俐,是去年才提起来的二等丫头。她一边麻利地斟茶倒水, 一边满嘴的赞叹遗憾:“姑娘你走的实在是太不是时候了,四月十八那天三鼎甲奉旨跨马游街,那绢花绸帕像雨点儿一样抛过去, 有好几户的小娘子都兴奋的晕过去了……”

  大丫头夏言就有些不满意地把茶盏端过去道:“说话小心些, 口水都喷到姑娘面前了。再说三鼎甲跨马游街虽然少见但也不算稀奇, 每三年就有这么一档子事儿, 从前我陪姑娘也是瞧见过的!”

  冬语就极不服气地瞟她一眼。

  心想这个就是个傻的,三年前姑娘多大岁数?现在姑娘多大岁数?书上说青春慕艾,高中状元的书生碰到二八年华的佳人,两个人这才能看对眼, 花前月下爱恨情仇才能往下继续发展。

  周玉蓉看着即将争起来的两个丫头, 心里有些不耐烦。面上却丝毫不显, 温声道:“冬语在府里当差当得尽心, 我妆台上那支攒珠银钗你拿去戴着玩吧!”

  冬语大喜,主子手指缝里撒一点,自己就受用不尽了。那支银钗是京城银楼里有名的大师傅所制,做工精致栩栩如生,其上所用的米珠是少见的金色。这样一支钗子少说价值几十两,顶寻常人家一整年的用度。

  想来这样尽心尽意的服侍主子,等过个两三年自己攒够了嫁妆本,就求了恩典配个府里的小管事。兴许等大姑娘出嫁的时候,自己和丈夫可以作为大姑娘的陪房,跟着到新姑爷家去当个体面的管事嬷嬷。

  等冬语满腹欢喜的下去后,大丫头夏言不满道:“……一双眼珠子乱转,一看就不是个守规矩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提成二等丫头的。该知道的一点不知道,不该知道的倒打听到一大堆。”

  大丫头夏言是打小服侍周玉蓉的,感情自然深厚些,说话自然也直来直去。

  她手脚麻利地将箱子里的衣裳一件一件地挂进富贵三多四节柜里,一边轻声念叨,“如今姑娘已经渐渐大了,有些事就该慢慢安排起来了,偏生夫人今年又一点不着急了。这会从别庄回来,姑娘心头自个儿应该有个数……”

  周玉蓉蓦地攥紧了手中的玉梳背。

  自家阿娘的打算别人不知道,自己却跟明镜一般。阿娘总想将周家的富贵延续万年,心心念念地想把自己嫁给敬王表哥当正妃。姑姑周贵妃其实也是这样的打算,总想着宫中圣人万一一高兴,松口答应这桩婚事呢?

  她们也不用脑子想想,如果宫中圣人属意敬王哥哥为太子,那么就绝对不会允许两代后族出自同一个家族。望着铜棱镜中如花朵般的娇颜,周玉蓉沮丧地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莫说是阿娘,就连阿爹也揣着旺炭一般的侥幸心理。京城当中无论谁家的夫人过来探听自己的婚事,阿娘都一味推却说自己年纪还小。他们多半已经忘了,过了明年的花朝节,自己就年满十八了。

  作为打小在身边服侍的丫鬟,夏言自然明白自家姑娘的心思。就小心建议道:“……不妨出去走走,隔了好几个月又恰逢七巧节,说不定你那副对子已经有人对出来了。”

  周玉蓉果然大为心动。

  七巧节的时候东安门灯市按照惯例要提前扎灯棚灯山,有很多未婚小娘子都去看热闹。京城中人这几天格外容忍,即便看见女子抛头露面也不会多说什么,于是主仆俩开始兴致勃勃地收拾出门的衣物。

  刚走出房门,就从游廊迎面走过来一个穿着丁香色妆花缎褙子的年轻妇人,远远地就蹲身福礼,声音中略带一丝惊惶地的问道:“妹妹到哪里去?我正准备找妹妹问些事儿呢。”

  来人是周玉蓉的大嫂窦氏。

  说起这位窦氏,算起来是川南窦家东楼的人,其父祖出过巡抚知州之类的人物,在当地算是响当当的旺族。自家阿娘就是看中了这一点,虽算得上豪族但在京城却毫无根基,背后只能紧紧依附于周家。

  但是算一千算一万,阿娘绝对也料想不到,千挑万选才选进门的窦氏性情本分得近乎懦弱。哥哥周玉漱已经不算上进,加上这副模样的大嫂,以后的周家简直不知该何去何从?

  周玉蓉忍下心中不耐,盈盈回礼道:“嫂嫂可是有什么事,让人过来知会一声就是了,怎么亲自过来?定是底下的人见嫂子年轻面子浅,若是你不好张口千万要跟我说一声,我一定让阿娘好好敲打这些奴才。”

  窦氏见自己浅浅一句话引来小姑子一顿数落,顿时慌得双手直摇,“不是什么大事儿,是我一时拿不定主意,又不敢去问阿娘,所以才悄悄过来问一下你。”

  周玉蓉深吸一口气,心中腹诽既然知道不是什么大事,就干净利落的处理掉算了。又何必问东问西,闹腾得连家里的奴仆都看不起,这川南窦家就如此教养女儿吗?

  但这话只敢在肚子里打转,若是透露出一个字,这位新嫂子只怕转头就会找根绳子吊死。

  周玉蓉面上的神情更加和熙,向前一步攥住窦氏的手道:“……嫂嫂就是这般见外,在娘跟前有什么话不好说呢?不过我正赶着出门,若不是什么急事儿等我回来再商量可好?”

  她再年轻也不过是个刚刚长成的小姑娘,所以就忍不住拿话悄悄刺了窦氏一下。你既然说不是什么大事,那就等我游顽回来再慢慢说好了。

  奈何窦氏是一个实心人,根本就没有听出周玉蓉话中的刺头。又见这主仆俩果然穿着出门的衣裳,顿时慌了手脚,心里的话不知该不该问出口。问了怕耽误周玉蓉的行程,不问又怕日后自己受责怪。

  却不知她这副委决不下的模样落在别人的眼里,更加让人看不起。

  周玉蓉拂了一下身上的银白缂丝面斗篷,抬头微笑道:“到底是什么大事儿让嫂子这么为难,快些说出来让我帮着参详参详。要不然到我房里坐一会儿,你仔细说给我听。若是我也办不了嫂子的大事儿,就只得吵醒阿娘了……”

  窦氏就是个木头人,这时候也听得出来她话中微带了一丝讽意,一张脸顿时胀得通红。嘴巴一张一翕,说着自己都听不清的话。

  周玉蓉看她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心中无奈更胜。这就是阿娘亲自挑选的周家长媳,说实话这眼光真不怎么样。对于自己的婚事,她那双眼睛里只容得下一个敬王,余者皆不能入她的眼。敬王一日不娶,自己便一日不能嫁。

  这样一年一年的耽误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