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节(1 / 2)





  顾妙想等豆腐做出来,家家都做豆腐吃,还有这么多人赶着磨豆浆,做豆腐还不快。

  十斤豆子磨了两桶豆浆出来,顾妙用干净的细棉布把豆浆滤两遍,再往温和细腻的豆浆里倒了水,等用大火把豆浆熬煮开。

  煮好的豆浆慢慢放凉,然后一点一点加入卤水,随着勺子慢慢推动,豆浆一点点凝成豆花。

  徐幼薇看的目瞪口呆,这就像煮盐时盐水里面慢慢出盐一样,豆浆里竟然出现豆花,也太神奇了。

  顾妙从没做过这个,竟然真的成了。

  豆花包在纱布里,把浆水滤出去,最后用一块大石头压上,顾妙揉揉手,这就差不多了,就是不知道好不好吃。

  徐幼薇:“一定好吃,怎么可能不好吃!”

  徐燕南也使劲点头,他已经无师自通了豆腐做法,煲汤炖肉,只要是嫂子做的,肯定好吃。

  什么东西和肉放在一块,都好吃。

  徐燕南吞吞口水,“嫂子,咱们什么时候吃豆腐啊?”

  吃豆腐不急,要等压成型再说,顾妙在心里算了笔账,做水豆腐,十斤豆子能做二三十斤豆腐出来,吃豆腐比炖豆粒蒸豆饭好吃。

  顾妙揉揉徐燕南的头,“压出来就能吃。”

  做豆腐花样多,煎炸蒸炖,怎么吃都行。

  顾妙第一次做豆腐,做的并不好,压出来的豆腐有点散,放进锅里,连一块完整的都看不见。

  五花肉炖豆腐的样子虽然不好看,却是好吃的。

  豆腐碎成小块,特别入味,一小口吃到嘴里,入口即化。

  徐幼薇尝了一口就去给他们盛饭了,一人一碗饭一勺菜。

  刘伟湛指明了要豆腐。

  吃肉伤心,吃豆腐好,至少数不出有多少块。

  徐幼薇就全给盛了豆腐。

  刘伟湛顿了顿,也不用这么实在,“还是来两块肉吧。”

  等到楚淮来盛饭,刘伟湛又偷偷看着,果然,徐幼薇多盛了一勺菜,那个碗都要盛不下了。

  吃完饭刘伟湛就去找徐燕舟了,“盛饭得换个人,你妹妹总向着楚淮。”

  怎么能这样,在军营里打饭的人都没这么偏心。

  也怪军营里吃的不好,炒白菜,一点油水都没有,谁在乎多一口少一口。

  到了这儿,刘伟湛才知道还能吃的这样好。

  徐燕舟道:“你们不一样。”

  刘伟湛是抓上来的,楚淮是自愿来的,楚淮可以吃饱,刘伟湛不行。

  刘伟湛:“怎么不一样了,再说了,我可没跟你们动手。”而且也没把徐幼薇抓走。。

  就因为被徐幼薇看上了,就能多吃点,那他也……

  徐燕舟没说哪里不一样,“给楚淮多又没少了你的,有什么不满意的。对了,明天随我去趟云城。”

  刘伟湛去陇西这么长时间,也该回来了。

  马上入十二月,西北风雪大,冬天并不好过,往年这个时候,徐燕舟会让人在城墙下搭棚施粥。

  让刘伟湛出面,请城守开粮仓,煮粥布施。

  然后每家送一斤炭,虽然不多,但是份心意。

  徐燕舟说了做什么,刘伟湛没什么意见,为了百姓好,施粥就施粥。

  他好奇别的,“你就不怕我跑了?”

  徐燕舟道:“我去,我夫人也去,还有楚淮,我们都去。”

  刘伟湛想了想,这几个他一个都打不过,徐燕舟楚淮就不说了,顾妙力气好大。

  刘伟湛又问:“给百姓施粥,军营怎么办?”

  粮草得省着吃,不然打仗的时候就吃不饱,士兵还得操练,苦的很。

  徐燕舟最清楚军营里什么样,当初他就是这么过来的。

  徐燕舟深吸一口气,“……这件事你应该写奏章呈给皇上,而不是问我。”

  他不是大将军了,以前军饷不够,他可以自掏腰包给朝廷养兵养马,现在已经不是了。

  道理刘伟湛都懂,但是徐家吃的好好啊,要是三万士兵是徐燕舟的兵就好了,就可以吃的一样好了。

  这念头一冒出来,刘伟湛差点给自己一巴掌,真是大逆不道。

  没有战事,朝廷拨的军饷少得可怜,刘伟湛叹了口气,如今徐燕舟愿意管云城已经是万幸了。

  徐燕舟回到屋里,伸手抱住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