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4节(2 / 2)


  连曹操都时不时喊他“黄须儿”。

  听曹冲拿自己胡子打趣,曹彰没好气地说道:“那你还是自己生去。”

  曹冲说道:“当然当然。”

  兄弟几个边扯边吃,一顿饭又解决了。

  相比曹冲兄弟三人的其乐融融,孔家的气氛有些古怪。

  孔融如今是太中大夫,算是文官之中挺有分量的存在,每天得出去为朝廷干活,到傍晚才下衙回家。

  这日孔融照常回到家,却发现自己从小聪敏可爱的女儿有些魂不守舍。

  孔融年过半百,心肠柔软了不少,见女儿这般表现不由问道:“素儿怎么了?”

  孔融女儿名孔素,今年不过七岁,向来才思敏捷,今天的所见所闻却让她不知该从何说起。

  前些天孔素偶然注意到自家对面被改成了铺子,便叫人盯着看那铺子要卖什么。

  今日就是听人来禀报说那铺子开门了,又赶上兄长出门去给父亲送饭,家中无人陪她下棋,她才带上丫鬟过去瞧了瞧。

  没想到居然碰上了曹冲。

  孔素对曹冲这人观感挺复杂,曹冲讲对联规则的时候她分明觉得曹冲是懂的,到看到曹冲写下那副门联,她又觉得自己最开始没看走眼――

  这家伙果然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

  孔素理了理思路,把白日里发生的事给孔融讲了。

  孔融听说有个十二三岁的小子去对面看铺子,就感觉有点不妙。

  那铺子他早前也注意到了,虽觉得有人跑自己家对面行商贾之事有点不悦,却也不至于跑去以势压人让对方关门。

  可听女儿这么一说,他顿时觉得这铺子不太对劲,什么人会跑来他们家对面开书肆?

  思及近来发生的事,孔融不免联想到曹家那对父子身上。

  老曹家素来是不要脸面的,早些年没钱养军队的时候,曹操连掘人坟墓盗财的事情都做过!

  特地跑孔家对面开家书肆什么的,曹操绝对做得出来!

  曹冲那小子年纪约莫就是十二三岁,女儿撞见的莫非是他?

  从女儿的描述看来,这曹冲显然是个轻佻浮薄的家伙,果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孔融不由仔细追问起来:“他写了什么门联,竟叫你这般失魂落魄?”

  孔素从小读书习文,连与外人接触都少,只觉曹冲写的那副门联有些难以启齿。

  她挣扎良久,还是给孔融念了出来。

  孔素念完后见孔融没什么反应,忍不住说出自己的判断:“父亲,我怎么觉得这书肆是冲着我们家来的?”

  孔融邀人到家中做客时,她与兄长偶尔也会听上一耳朵,对曹家父子说要印书之事也了解一二。

  看到那句“孔圣经典不要钱”,孔素直觉便觉得这事是冲着孔家来的。

  孔融听了女儿的话,终于从那副门联的冲击中回过神来。

  他捂着胸口直喘气。

  孔素见自家父亲气得脸红脖子粗,赶忙上前拍孔融的背替他顺气。她心中有些埋怨起曹冲来,对孔融说道:“父亲莫气,他若敢张贴出来,我定然叫人去撕掉!”

  孔融摆摆手,表示自己没事,只咬牙骂道:“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啊!曹家父子,欺人太甚!”

  事实都摆在眼前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今日那个写下门联的小子必然是曹冲无疑!

  为了下他脸面,曹操父子居然敢把这种玩意贴大门口!

  他们自己看着这种东西,难道不会觉得羞愧吗?!

  岂有此理,真是岂有此理!

  第54章 【必然有诈】

  第二日一早,孔融出门,看了眼对面的铺子,发现对面果然多了副门联。

  孔融抬眼一看,看到偌大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有点心梗。

  他再一看底下贴的上下联,不由愣了愣。

  这门联大体读下来竟是赞颂蔡邕高义、孔子圣贤的,仔细品砸两下,居然没那么糟糕!

  若非昨天听女儿转述了原版门联,孔融都要觉得曹操转了性!

  即便改成这样,也抹不掉他昨天的记忆!

  孔融目不斜视地走了。

  孔融决定当作没看到,路上却有不少人驻足,饶有兴致地欣赏起那副门联来。

  管事的效率很高,拿到曹操命人送来的门联便紧锣密鼓地叫人张贴出好,还连夜叫人按照曹冲的意思往门口悬挂一面簇新簇新的招牌,上书“大同书肆”四个大字。

  只是有人上前去询问,伙计却说里头的书暂且不卖,外人还不能进去,只是先开个门透透气罢了。

  众人看着里头满满当当的藏书眼馋得很,偏又做不出硬闯之事,只得再到外头把门联欣赏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