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1节(1 / 2)





  胤祯在这些事情上,向来是四哥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这回也不例外,甭管四哥是为什么改了主意,反正也不过是换条路走,目的地和初衷都还是一样的。

  “粘杆处查的怎么样了,如果这事儿真的是人为而非意外,那倒是正好可以从这件事情上入手,也免得转变过于突兀,引人怀疑。”胤祯提议道。

  四爷不怕引人怀疑,除非有像他和十四弟同样经历的人,否则又怎么会猜想到他有这么大转变的原因,就算是猜想到了,那也没什么。

  他不过是停下来歇一歇,暂时不想再去做‘坏人’,也不去做像老八那样的好人。

  四爷没有借弘时受伤这件事情做理由,只不过是向皇阿玛上了道折子,带着一家人去了庄子上,养伤、种地、教子。

  现成的理由,四哥没有用,胤祯却是用了,他就是从这件事情上入手,借此改变自己态度的。

  不同的是,四哥要改变的是自己对于朝政的态度,他改变的则是对几个儿子的态度。

  弘春是‘他’曾经最喜爱和倚重的长子,甚至一应的待遇较之嫡子,也只好不差。

  嫡庶不分,本就是乱家的根源,他早就有想法给府里头立立规矩了。

  ‘他’原来之所以不顾规矩,也让府里的人坏了规矩,就是因为处处讲情。

  如今倒是不必了,无论是对福晋,还是两位侧福晋,他都只有记忆,并无感情,就算是对九个孩子也是如此,出于责任,他必然会当好这个阿玛,但在还没有培养出多少感情来的情况下,这些个孩子在他心里边儿都是一样的。

  所以完全不必把十四贝子府当成一个家来看,本来他心目中的家,也没有这么多错综复杂的关系,倒不如将其当做一个衙门,一个部门,或是一个小的作坊。

  如此就简单直接多了。

  福晋跟两位侧福晋,各有各的职责和权利,谁也不必逾越,谁也不要坏了规矩。

  九个孩子稍稍要复杂那么一些,首先地位上肯定不能是平等的,嫡出的,那肯定要优于庶出的,一切的待遇都按照礼法来,简单些,才不至于兄弟反目成仇。

  他要扮演的角色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公正严明的法官,按照律法和礼法行事,绝不偏袒任何一方,一个是教导孩子的老师,在这个位置上,对待九个孩子就可以一视同仁了。

  所谓老师,就是要教会这些孩子们生存的能力和生活的乐趣,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给予鼓励,也可以给予惩罚,甚至是体罚。

  头一个受到体罚的就是弘春,别看是两个人打架,一个巴掌拍不响,两边或多或少都有错处,但先撩者贱,先口吐恶言的是弘春,先动手的也是弘春,罚的最重的自然也是弘春。

  胤祯还没打过孩子,他也向来不提倡打孩子,但弘春既然选择了用武力来打压弟弟,他这个做阿玛的,为什么不能选择同样的方式。

  不是木条打手心,也不是木棍打屁股,也不是荆条打小腿,就是直接上拳头上脚,弘春当时是怎么打人的,胤祯完全复制了一遍。

  当然他肯定要收着自个的力气,知道疼就行了,总不能把人给打坏了,弘时被打断了鼻梁骨,弘春不过是伤上加伤,脸上身上青青紫紫,瞧着吓人罢了,鼻梁骨还好端端的。

  一言不合就动手打弟弟,而且把堂兄鼻梁骨打断的弘春,一方面是无限期留在府里养伤,另一方面功课也不能停,在被体罚的第二天,就跟着先生读书了,还要跟弟弟妹妹们一块儿,跟着阿玛学习拳脚功夫。

  相比之下,弘明受到的惩罚就比较平和了,抄书,不是抄佛经,而是抄史书。

  要求字迹工整,不能随意应付,抄够二十遍的史书,就可以继续回到宫里读书了。

  不像弘春,什么时候回宫读书,还能不能回宫读书,当阿玛的一句话都没交代,弘春也不敢问。

  别看他在府里头,但还有额娘帮他打听外头的事儿,弘时也还没回宫里读书呢,一方面是鼻梁骨还没养好,另一方面,脸上碎瓷片扎出来的疤痕,可能永远也去不掉了。

  虽然脸上有没有疤痕都可以继承爵位,但四伯并不是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弘时非长非嫡,也并非是不可取代的。

  四伯还有两个小儿子可以选择。

  就像他的阿玛,除了他以外,还有三个儿子,其中有两个都是嫡子。

  原本他并不在意嫡庶的,进了宫之后,才发现嫡出的地位超然,原本他也并不觉得阿玛更看重嫡子,但这事儿之后,他心里就没把握了。

  第103章 一更

  胤祯的想法向来简单粗暴,在他看来,越是讲规矩,才越是不容易出乱子。

  虽然府里头的爵位跟皇位是没得比,但也有相似之处,如果皇阿玛在确立了二哥的地位之后,没有给那么多人甜头,没有纵容着直郡王与二哥相争,那事情远远不会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

  他绝对比不上皇阿玛精明,不精明的人只能用最简单的方法来处理问题。

  不太精明但很有自知之明的胤祯,不过在处理家事上简单粗暴,面对朝堂上的事情,也照样简单粗暴。

  先是简单粗暴的同八爷一派冷淡下来,紧跟着,在越来越多的证据都指向八哥,但却缺少最致命的证据时,胤祯不是法官,他不需要有那么多的证据来给人定罪,在他这儿,八哥就是幕后的真凶。

  借着这件没头没尾的事情,胤祯彻底跟八哥翻了脸,并且还是当着九哥和十哥的面儿。

  依着他做九门提督那些年的经验,这事儿基本上就是八哥办的了,不过是手段高明,让人找不出来可以咂实的证据罢了。

  “我自问也算对得起八哥,就算是这段时间,也没跟八哥这边的人起任何冲突,八哥就算是对我的退出怀恨不满,那朝着我本人下手就是了,何必用那么下作的手段,对着几个孩子下手,又何必把四哥的儿子也牵扯进来,稚子何辜。”

  胤祯才不怕这话被旁人听了去呢,并没有压低声音,甚至说到最后的时候,情绪越来越激动,声音也比平时大了很多。

  这是在九爷的酒楼里,他们所在的这一处雅间,平时也不会朝其他人开放,基本上都是八爷一派的中心人物,隔三差五的会在这里商量事儿。

  胤祯以前就是这里的常客,所以找到这里来也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九爷没搭理十四,慌着把开着的窗户全都关上,这地方虽然隐蔽,但也需要时时小心,平时他们谈话的时候,都会将门窗关好。

  谁能想到,他们哥仨今儿不过是单纯过来吃顿茶点,就被十四给堵在这儿了。

  九爷忙着关窗户,十爷却是若有所思的打量着十四,甚至还偷偷瞄了八哥好几眼。

  这种事情不像是八哥能做出来的,但也!也未必,狗急了尚且还能跳墙,八哥若是急了眼,也未必不会用这么下作的手段。

  把手伸到下一辈还在读书的小孩当中,而且出手就相当于是直接毁了弘时,这样的手段不能不被称之为‘下作’了,即便做这事儿的人很有可能是八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