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假纨绔第84节(2 / 2)


  他边猜测着,边又回头,去看守在门边上的另一位衙役。

  “官差小哥?”他客气道。

  “刺史不在府上。”

  “我是想问问,刺史今日究竟去了哪里,下午可能回来?”

  这衙役是比上一个脾气好一点的,微微看了他一眼,道:“实话告诉你们吧,别想着刺史了,前几日扬州连绵大雨,洛村的堤坝毁了,刺史连夜赶去救人,主持大局,至今都没回来呢。”

  “原来如此!”李怀叙逐渐黯淡下去的神情登时又恢复了明亮。

  “我就知道,能叫舅父将我抛下的,唯有百姓!”

  他宛如终于找到了可以下去的台阶,执着公孙遥的手,带她真正走了下去。

  “舅父总是这般,爱民如子,一个小小村落里的事,也需要亲力亲为才行,大雍有舅父这般的好官,实在是幸事一件啊。”

  “那我们如今怎么办,需要赶去洛村看看,还是就在这里等着舅父?”

  “娘子一路舟车劳顿,天气又热,实在是辛苦了,这样,咱们先在城中歇歇脚,明日再赶往洛村,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得上舅父的地方。”

  “好。”

  公孙遥也是这般想的。

  倒不是她自己怕累,而是李怀叙的伤口。郎中给用了药之后便千叮咛万嘱咐,不能长时间颠簸,以及闷在炎热的地方,否则极容易复发难受。

  所以他们这两日,既不敢叫马车跑得太快,又得在马车里备上足够的冰块。

  若是又去洛村,一路山路颠簸,怕是于他伤口不好。

  他们离开府衙,先行回了自己在扬州落脚的地方。

  总算不是客栈,而是正儿八经的宅院。

  公孙遥都不知李怀叙是何时置办的,这院子虽比不上他们在长安的王府大,但也绝对称不上小,足够他们夫妻二人带着惠娘蝉月以及一众丫鬟小厮护卫们住下。

  而且,与长安的王府相比,眼前这院子俨然是正统的江南山水园林,每走一步都像漫步在水墨画中,假山与草木相宜,石桥与流水相得益彰,一步一景,一处一惊喜。

  公孙遥跟着李怀叙弯弯绕绕,走了许久才走到他们的小院。

  依旧是月洞门进去,院中居然还有潺潺的流水和错落有致的小山石。

  “咱们先在扬州住段时日,听闻此处的二十四桥,最负盛名,待会儿我便先带娘子去逛逛。”

  李怀叙卷起窗前的竹帘,与公孙遥兴致勃勃地望着窗外的小假山池。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这是当今天下文人几乎无不曾听过的一句诗,将扬州的秀丽风情称颂到极致;保障湖的美景,也因此叫更多人神向往之。

  公孙遥久闻大名,的确想见见,却不是如今这等时候。

  她瞥了李怀叙一眼,无情道:“你还是先待在家中好好休息会儿吧,手臂上的伤还没好呢,如今日头又这般炎热,若是伤口更加严重了怎么办?咱们等傍晚凉爽一点了再出门,抑或是等将来日后,反正不急这一时半刻。”

  “行,还是娘子最关心我。”

  李怀叙嬉皮笑脸的,又摸到公孙遥身后抱住了她。

  “那待会儿娘子替我换药,郎中前几日都教过你了,没必要再假手旁人了。”

  呵,这死性不改的色中饿鬼。

  公孙遥好气又好笑地扭头去看他,不懂他一个堂堂八尺高的男人,怎么这般爱黏人。

  她想玩笑着将他赶走,又怕不小心碰到他的伤口,只能半推半就地答应下来。

  午饭是下人们特地从外边酒楼买回来的淮扬菜,满满一桌,大半都是河鲜。

  公孙遥本就不爱吃重口的,淮扬菜鲜甜清淡,很合她的口味。

  赶了这么久的路,好容易可以安稳下来几日,他们用完了午饭便就回房,打算换完药后好好先睡个午觉。

  公孙遥半跪在竹席上,替他缓缓擦拭着伤口。

  一旁摆着热水,纱布,还有一把干净的剪刀。

  李怀叙一边肩膀半裸着,由她指挥。

  “你日后碰到这种事情,要躲的及时些,知道没有?”

  她叮嘱着李怀叙,似乎对于他自己也会刀剑这种事情,毫不知情。

  “知道了。”李怀叙盯着她,脸上洋溢着幸福。

  “不过若是伤一次,便就能叫娘子百倍关心我,想来也是值得……”

  公孙遥忍不住,重重拍了下他的后背。

  “你又胡说八道!”

  “嘶——”李怀叙倒吸着冷气,忽而整个胸腔都仿佛震发出笑声,萦绕在公孙遥耳侧。

  “我知道错了,娘子。”他半点没有悔意地道。

  公孙遥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只心疼地检查着他的伤口,生怕自己方才那一下,又叫他好不容易愈合一点的伤口崩开了。

  “好像恢复得还不错,待晚上再请郎中来看看吧……”她默默呢喃着,确认无误后,才又为李怀叙正经地穿上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