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妻主她为何那样(女尊)第8节(1 / 2)





  他垂眸看去,见上面写着“崔征月代录。”他习惯性地从头开始看,这么一看下来,忽然立在原地很久都没有动。

  清风乱翻书,拂起书声簌簌。

  旁边的侍奴见他入了神,叫了几声“公子”。王珩怔了片刻,这才回过神来,他叠起辩文,想了很久,道:“今日属官大人们所说的‘反者道之动’,看来就是这篇了……我还不以为然,原来确实出神入化。”

  因为经常出入议事厅,王珩对这些事还算耳聪目明。

  “你们还记不记得属官们说,这是谁所作?”

  几个侍奴绞尽脑汁,拼凑出名字:“似乎是叫薛……什么霄。”

  “薛玉霄?”王珩愣了一下。

  “对对。就是这个名字。”侍奴道,“我在廊下扫地,听见大人们讲了这个名字。”

  王珩沉默下来。他手里捏着那张纸,在议事厅走了两圈,终于还是下定决心,道:“打探一下薛玉霄近来在何处出入……帮我备一套女装。”

  他男扮女装偷溜出去的事情显然不是第一次了,几个侍奴虽然面露挣扎,脸色惆怅,但都没有说什么,只是嗫嚅道:“万一出了事……”

  但看到公子的眼神,又只好遵从:“是。”

  ……

  薛玉霄最近可是很忙的。

  崔侍御史实在太热情,她借着崔征月的引荐,频繁出入士族娘子们的宴会,见到了很多在职的官员,特别是兰台书院的侍书官。

  既然参加宴会,就少不了清谈。薛玉霄另辟蹊径的见识和巧思,让她的名声越来越响,每次回家都能带回一箩筐的赠书,仔细翻翻——全是小说。

  这还是兰台书院的珍藏呢。

  薛玉霄白天应酬,晚上还要练兵,这么忙也不忘记练字和恶补读书,每天沾枕头就着。

  穿书啊……真不是个轻松事。

  薛玉霄每天都在掐算时日,等待女主以及第一次京郊动乱的到来。

  借着她的风头,崔明珠这几日也倍感荣耀。她陪着薛玉霄参加了一场曲水流觞,坐在她身侧,洋洋得意地指着远处几人。

  “三娘,看见没有?就她们,几天前还对咱们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现在大家都来结识你,她们成了缩头乌龟,躲着不敢出来了。”

  薛玉霄在想事情,捧着酒杯喝了一口,道:“你也别去惹她们。”

  “我能是那种人吗?”崔明珠穿了一身朱红的圆领窄袖袍,腰间配短刀。袍子的形制不分男女,行动方便,她满头长发只用一根金簪簪住,溜出来几缕发丝,散散漫漫,手臂压上薛玉霄的肩膀,“我就是看不起她们没骨气,像我就不一样,不管怎么时候,我该瞧不起她们,就是瞧不起。”

  薛玉霄道:“咱们明珠娘真是有骨气啊,在崔侍御史面前……”

  “哎哎,这么不给面子。”崔明珠哼了一声,“这地方挺好。就是弹琴的人俗了,怎么总是弹错。”

  薛玉霄漫不经心地说:“你还能听出弹错了?”

  崔明珠嘿嘿一笑:“我听不出,但看屏风后弹琴的小郎君们,对着你顾盼神飞、暗送秋波,我就知道他们的心思都不在弹琴上。我说三娘,你生得也太好了,这张脸具有欺骗性——看着可太温柔了。”

  薛玉霄心说我本来就很温和,这叫相由心生。她刚要调侃几句,琴声中突然杀出来一道琵琶音。

  薛玉霄抬头望去,见到一人抱着琵琶跪坐在那里,影子折落在屏风上。

  铮——

  犹如厉风扑面而来。

  薛玉霄目光一凝。她很少听到这样的曲子,在一众清婉柔丽的曲调当中,这支曲子简直像是秋风扫落叶,寒风凛肃,又如同丢失的燕京土地上铮铮振鸣的马蹄。

  她的心不由揪了起来,抬手止住崔明珠的话,聚精会神地聆听。

  逐渐地,琴声全部消失了,像是被这道烈烈的琵琶音杀退。一曲终了,万籁俱寂。

  过了半晌,薛玉霄开口:“其他人都退下吧,请阁下出来相见。”

  崔明珠回过神,小声道:“是个女子。”

  琵琶被放下了,一个穿着朴素女装,梳寻常发髻,戴面纱的人现身相见,行礼道:“在下玉行,见过两位娘子。”

  崔明珠道:“我就说是个女子吧,虽然声音听着雌雄莫辨,但琵琶是马上所鼓之物,本来就不是男人该练的。”

  汉代的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就写到,琵琶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当今世上都默认这是独属于女人的乐器。

  薛玉霄盯着“她”的面纱看了看,总觉得这场面有点熟悉——擅琵琶,戴面纱,玉行,这不是王丞相家里的王珩公子吗?!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位可是原著里最大胆的一个了,脑子里冒出来的想法总让人心里咯噔一下。不过王珩的身体不好,被称为“再世卫玠”。

  当初卫玠从豫章进入京都,观看他的人堵成了墙,体弱惊吓成疾,最终病死。而王珩也一样的俊美柔弱,跟着王丞相从琅琊来到京兆时,围观他的人堵满了街头巷尾,他也一样卧病了数月。

  薛玉霄先是看了看他的手,虽然体弱,但他的手确实是练琵琶的手,内侧有一些薄茧。

  在薛玉霄看他的时候,王珩也在默默地端详着她。

  他男扮女装,视线便不需要遮遮掩掩,就这么直视着薛玉霄,盯着那双湿润而幽深的眼睛。他注视了良久,才说:“可是薛三娘子当面?”

  “是。”薛玉霄承认,“女郎的琵琶声旷古绝今,我生平罕闻。”

  王珩顿了一下,道:“如今的陪都歌舞升平,并不需要这样的肃杀寒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