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76节(1 / 2)





  说到银钱的事,虞滢把沈太守让人送来的东西给说了。

  “银子是三百两,都是银子,然后是一株人参,一株灵芝,上好的金疮药两瓶,这些东西都只说是给擒拿人贩子的奖赏。”

  伏危扬眉,轻嗤一笑:“沈太守好面子,决然不想让人再提猎场的狼狈,这些不过是给我们的封口费。”

  “那些东西,还是不能动,得在知县那处过一过。”

  虞滢:“我理解,知县想如何处理便如何处理,只是这回抓住贼人的,都亏格外衙差,我琢磨着等回到玉县的时候,再请他们到家中吃个饭。”

  伏危:“这是礼数,自然是要的,就听你的安排。”

  “夜深了,明日早早就要起来回去了,早些休息。”

  虞滢点了点头。

  等夫妻二人起身走回床榻的时候,相继沉默地看着一床凌乱。

  伏危清了清嗓子,故作正经:“你再坐一会,我来收拾。”

  虞滢看不下去,忙道:“我去打些水上来清洗一下,夜间凉风大,挂在窗口,明早应该能吹干了。”

  话落后就急急忙忙提桶出屋,纵使见识比伏危广太多了,但心里头还是羞的。

  第129章 一二九章

  翌日一早, 收拾妥当后,宋三郎便来了。

  虞滢把人请入屋中,宋三郎见到伏危, 微微颔首:“伏二弟。”

  伏危挂着淡淡的笑意,坐在素舆上抬手做请:“宋三兄不用客气,请坐。”

  宋三郎坐下后,虞滢给他添了一杯热茶。

  宋三郎道了声多谢后,望向伏危,不解的询问:“不知伏二弟让我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情?”

  今早天还未亮,伏危便差了吴小衙差去寻宋三郎。

  伏危道:“粮食继续收, 每个月我会让人送来银钱。”

  宋三郎愣了一下, 想到伏家二弟是在衙门办事, 而且还颇受太守青睐, 定是知道些寻常百姓不知道的事情,面色不由地凝重了起来:“可是有什么变故?”

  伏危朝着他摇了摇头:“宋三兄莫要失言, 以免引祸上身, 且在这朝廷重赋税之下,至于有什么变故谁都说不准。”

  宋三郎到底是知道轻重的人, 一句提醒便知是关乎性命的事情。

  伏危自然也不是全信他, 所以敛去笑意, 把话往重的来说:“若是他日真的有任何变故,我必然不会不顾宋三兄,往后宋三兄成家了, 也希望妻儿平安的不是?”

  就在前日, 宋三郎听说伏震回来了, 不知他受伤,便寻了过来, 想让他帮忙出面去苏家提亲。

  来了才知伏震受了伤,原本想着算了,但虞滢却是提出去给她提亲,一个幕僚娘子的身份,也够重视了。

  昨日,虞滢便去给宋三郎提了亲,再过不久,宋三郎也是有家室的人了。

  有了家室,便有了牵挂。

  且不说自己余娘子有恩于自己,就说短短一年时间,伏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是看在眼里的。

  伏危有那个能力,宋三郎是相信的。

  “伏二弟且放心,我知道轻重。”

  伏危点了头,看向虞滢。

  收粮的事情伏危先说了,虞滢也就只有草药和摊子的事情。

  虞滢看向他,说:“九月的时候,我会让人送一批药材过来,你帮忙接应。”

  宋三郎没有任何疑问,径直应下。

  “那棚子的大小事都由你来决定。”

  事情都交代完了,宋三郎也没有久留。

  宋三郎离开,吴小衙差也来催促离开。

  伏震由吴小衙差搀扶下楼,虽说是搀扶,但因伏震身子骨好,休养了几日后,也恢复了几成精气神没出几分力。

  而伏危,则由比较壮硕的衙差背下楼。

  大概伤的伤,瘸的瘸,阵仗也不小,所以引得旁人侧目。

  在众人目送的之下,一行人离开了郡治,往玉县而归。

  因伏震身上有伤,不能太过颠簸,所以马车慢行,行程也会慢上许多。

  原定最多半个月就回玉县,现在多延迟了五日。

  伏危在去围猎的之前,就派人快马加鞭把消息传回了玉县,不用担心周知县的怪罪。

  回到玉县,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就是再晚,伏危还是让人把妻子和兄长送回家中后,然后去衙门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