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3节(2 / 2)


  郑军殷勤跟在她后面,边走边介绍,挠挠头不好意思道:“卫生我等会儿就打扫。”

  “昨天刚进了一批货,还没来得及打扫。”

  姚海芸没说什么,由他带着看完了两个仓库,发现了比卫生脏乱更要命的问题,那就是仓库内囤积的货物太多太杂了,尤其是农具的囤积现象非常严重。

  她随便看了两个喷雾器,居然是1962年9月的货,过去两年了一件都没卖出去。

  姚海芸是个行动派,很快找到了负责采购的李广平和姚国旭,这会儿两个人正在商量9月的采购计划,李广平站着说,姚国旭在用笔记录。

  李广平先说大概:“去年卖掉了8000多斤小麦种,今年还是这个数吧,每年都差不多,区别不大。”

  姚海芸本来想问他要近五年的采购记录,听到他们在聊采购计划,顿了下,开口问道:“你这个8000多斤小麦种的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

  李广平信心满满回答:“每年差不多都是这个数,你也知道,南营岛可耕种的土地不多,其中还有一部分种了菜。”

  “有跟生产队沟通过吗?问问他们今年有多少亩打算种小麦,大概会需要多少种子。”

  “这倒没有,不过主任,这个数差肯定不会太大,有的生产队今年要的麦种多,有的生产队要的少,这都是正常情况。”

  “不,这样定下的采购数据太草率了,像附近的飞花岛,他们离得远,每年都是开船过来买,要拉十几趟才能拉完,速度上肯定比我们南营岛的生产队要慢些,但播种的时间大致是一样的,等到了只能买到南营岛剩下的小麦种,数量够还好,万一数量不够,明年渔民的粮食更不够吃了,这时候你再临时加购买进麦种时间上根本来不及。”

  姚海芸想了想继续说:“你摸清了准确的播种数据,一来可以减少我们供销社的运输和仓储成本,二来也省去了生产队的工作,免得他们来回跑,本身九月份播种季加上捕虾季就够忙了,给渔民省点工作量吧。”

  李广平微愣,姚国旭抬起头激动地看着新主任。

  啊啊啊啊!就是这个麦种供应问题!他已经跟赵天磊反映过很多遍了!但每年都会因为南营岛某几个生产队突增的购麦种计划导致飞花岛买不到足量的小麦种。

  “种子都是有保质期的,卖不完亏还是我们自己,放在仓库还占位置。”

  姚海芸又叮嘱道:“这个计划你们先别定下来,这两天去各大生产队问一下,看看他们今年准备种多少亩小麦,这样除了小麦种,我们也好提前预估农药和化肥需求量,顺带着也能把各种菜苗的播种数据弄清楚。”

  工作量激增让两个人都有点头疼,李广平表情为难,“需要这么准确?”

  姚海芸重重点点头,“我们不能再增加债务了。”

  她纳闷追问:“不是,反而是我想问你们采购之前是怎么做的计划,我刚看了下,2号仓库里现在还有8辆步犁没卖掉。”

  姚国旭抢答:“这怎么了?我们当时都是在国营大厂买的,这些步犁质量特别好啊。”

  这个供销社远比她想象中更令人头疼。

  姚海芸深深叹了口气,声音无奈:“一辆步犁能用七八年没问题,坏了也能修,现在岛上哪个大队仓库里没几辆耕地的步犁,根本不会买新的,再说咱们岛上本来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就少,对步犁的购买需求很低,你们采购之前都不考虑岛上的实际情况吗?”

  第4章

  换言之,这些步犁就是再放个三年都卖不掉。

  李广平和姚国旭听她这么一分析,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了,想辩解但想破头都找不出一个理由,被这么一个小辈指责,李广平尤其觉得躁得慌。

  供销社采购无论在供销社内部员工还是外人看来都是非常好的工作,几乎可以说掌握着整个供销社货物的输入,往大了说,就是整个南营岛的商品流入。

  自家亲戚想要个什么东西,他们也能在主任面前提几句看看能不能买,特有面子。不仅如此,因为需要去外地进货,时间不紧的话,还能公费旅游,可不美哉。

  有供销社采购这一层身份,哪怕是国营大厂,那些城里的销售看见他们也不敢拿鼻孔看人,见了面就给倒茶,说要请吃饭请喝酒,态度那叫一个热情。

  李广平从供销社还是渔联社那会儿就在了,他是海上生产队提拔上来的,那会儿岛上渔民都穷,七八岁的孩子都开始跟着生产队干活为以后捕鱼做准备了,李广平在那个年代能把小学上完就算高学历了,加上他人活络健谈,很得赵天磊喜欢,从1961年就是南营岛供销社的采购了。

  姚国旭是飞花岛生产队提上来的,飞花岛离南营岛近,渔民想买东西都要坐船来南营岛,漳曲县公社干部觉得供销社不能全让南营岛本地人当,那不公平,就把当时在海带生产队当文书的姚国旭调过来了。

  两个人一个好面子一个寡言少语,都不经夸,在外面有供销社采购这个身份,被吹嘘讨好多了,脚也从人民群众中飘起来了,你说这个好是吧?买买买!内心是全无市场和需求这种概念的。

  购销指标一翻再翻,被厂里的销售忽悠,买了一堆价格高质量次的商品,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价格太高,渔民都买不起,只能在仓库落灰。

  姚海芸吩咐道:“这两天你们尽快把南营岛和飞花岛各个生产队要种多少亩小麦统计出来。”

  李广平跟姚国旭只能应好。

  姚海芸想起正事,又问道:“近五年供销社的采购记录表有吗?”

  姚国旭点头:“有。”

  眼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摆脱供销社当前的负债情况,姚海芸迫切需要知道仓库里到底有多少囤积卖不掉的货物,当然通过这些采购数据,她也能进一步了解到岛上供销社一直以来的进货情况,有利于给他们安排下个月的采购计划。

  她毕竟是新人,虽然道理说得好,但对于岛上的实际情况,还是数据更直观。

  姚海芸轻声道:“也尽快整理出来给我,每一笔都不能漏掉,到时我会跟会计核对数据。”

  李广平皱眉,“又要去生产队问他们种多少亩,又要整理采购记录,我们只有两个人,忙不过来啊。”

  “这本来就是你们应该做却没做到的,供销社的任务是什么?四项基本任务里面,第一条就是做好供销业务,为农民和农业生产服务,连基本的农业生产服务都无法做到,让农民买不到粮种,我们还算什么供销社。”

  姚海芸虽然自小在南营岛长大,很喜欢这个地方,享受这里的生活,但她不得不承认,渔民的生活太苦了,也就这几年才能勉强吃上饭,绝大多数家庭连粗粮也吃不起。

  在其位谋其政,她不能让供销社继续这么下去。

  官大一级压死人就是这种感受吧,被姚海芸兜头骂两个人一句话都不敢回。

  两间办公室离得近,隔音一般,姚海芸说了什么隔壁的梁丽洁和陈兴海都能听到,两人互相看了看对方,大气不敢出,默默祈祷战火别波及到自己,很快他们的祈祷落空了。

  要知道供销社的经营情况,会计和出纳各种财务报表是少不了的,这方面工作较为繁琐,姚海芸没强求速度,只要求他们尽快一周内整理好。

  主任的办公室在靠窗的位置,赵天磊调走后一直空置,姚海芸抽出椅子坐了下来,随手翻了翻桌上留下的文件,打开两个抽屉都没看到钥匙,她转头问一旁的陈兴海,“供销社这几个门的钥匙在哪?”

  陈兴海诚实回:“在李采购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