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13节(1 / 2)





  通过昨天仓库的盘点,姚海芸更进一步了解到了仓库库存商品的现状,决定一些生活用品暂时不做降价促销了,囤着就囤着吧,这些东西材质都不容易坏,早晚能在岛上卖掉,只是时间问题。

  漳曲县这几个岛屿情况都差不多,如果在南营岛卖不出去,在其他岛屿估计也很难卖出去,只有一些农具或许可以在隔壁农田较多的东水岛卖出去。

  东水岛是漳曲县五大有居民居住的小岛里耕地面积最大的岛屿,他们的粮食征购数量甚至占到了漳曲县的60%。

  姚海芸想到这里,给东水岛的供销社打了通电话,咨询他们是否有农具的购买计划,他们供销社可以低价卖。

  东水岛跟南营岛两个供销社平时并没什么联系,东水岛供销社主任突然接到姚海芸的电话感到分外吃惊,在听完姚海芸说的以后,便问她最低能卖到多少。

  “我们这批货都是前两年刚进的,一直在仓库保存得很好,无论是从外观还是功能使用上来说都没有任何问题,如果要的话,我们可以九折卖。”

  “九折还是有点贵呀。”

  “赵主任,你去看看今年播种耧和脱谷机的价格,都在涨价啊,我们这价格很公道了,算下来省下来的钱您都可以再买五台播种耧了,五台播种耧您在供销社再卖掉不是又能赚一笔钱了?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商品要流通起来才有钱,我们南营岛土地面积小,实在没有这个需求,要不然这些货我也舍不得低价卖。”

  姚海芸再接再厉,继续说:“这样吧,我们送货上门行不行,你要是买,我明天就安排人送上船,这马上就是农忙季了,想必您也正缺这些货。”

  赵明鑫果然被说服了,松了口:“好,明天拉过来吧。”

  姚海芸喜出望外,“行,那就这么说定了,我现在就去给您打包。”

  赵明鑫哈哈大笑,“我等着。”

  姚海芸随后挂了电话,跟李广平和姚国旭一起去仓库把这趟要卖的农具提前准备好,明天让船长孙秀忠把货送过去。

  这边孙秀忠从码头接到树苗,开车拉了回来,停在了供销社门口。

  广播虽然播出去了,但白天生产队的人都在海上收海带没时间过来拉,到了傍晚太阳下山了,才陆陆续续有人推着车过来拉树苗。

  姚海芸不能走,要加会儿班,等到七点,实在没人过来拉了,就把树苗先放进仓库,全都收好才放心关上门上锁下班。

  长桥大队早早就派人来拉走了树苗,姚海芸回到家的时候,姚昌盛带着一帮人正在他们家开会,商量明天派谁去种树,早点种下去也算完成了任务,省得老是挂心。

  种树苗这个活可比在海上收海带轻松多了,大家都愿意去,踊跃报名。

  姚昌盛最后选了四个身体比较弱的队员去种树苗,补充说:“家里有老婆孩子的,也别一直在家坐着织渔网了,可以号召他们一起去给树浇个水填填土什么的,环境好了大家生活着也舒服。”

  众人应了声好,等散会了,马兰英这才宣布开饭,晚饭是海红烧豆腐和凉拌海带丝,一人一碗红薯稀饭。

  今天吃饭晚,白天晒的洗澡水有点凉了,马兰英又烧了半锅热水,每人领一桶去洗澡。

  洗完澡大家都准备睡了,家里的门突然被敲响了,马兰英出来开门,站在门口的竟然是住在隔壁的郑勤荣。

  郑勤荣手里拎着一篮子鸡蛋,声音很小,“这么早就睡了?”

  村子小就这样,白天谁家有点风吹草动传得很快,大家有啥事都是夜里行动,减少被人看到的几率。

  有事所求才会拎着礼物上门。

  马兰英一头雾水,迎她进门,“凤琴妈,你这是干嘛?”

  两家虽然住得近,但姚洪宝夫妻俩性格都比较安静,私下里跟他们的接触不是很多,郑勤荣今年也是第一次到姚昌盛家里来,脚步小心又谨慎。

  她把鸡蛋递给马兰英,“想来看看你们,聊聊天。”

  马兰英真被她搞糊涂了,没头没尾这是干什么呢?

  她也没说收不收,直接先领着郑勤荣进屋坐了,起身给她倒茶,“这么晚了你也没睡啊?”

  郑勤荣点点头,眼睛在院子里扫了一圈,问她:“海芸睡了吗?”

  马兰英把茶杯递给她,心里若有所思,回道:“她刚洗完澡,应该还没睡,怎么着?你找她有事?”

  郑勤荣小心说道:“听说供销社的郑军被警察抓走了,这事你知道吗?”

  马兰英摇摇头,“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

  “我也是今天才听人说的。”

  即使是在室内,郑勤荣的声音也是轻轻的,“听说犯的事挺大的,应该要坐牢了。”

  话说到这份上,马兰英顿时明白了郑勤荣这鸡蛋是给谁送的,她压下情绪,惊讶道:“这么突然?”

  郑勤荣看她脸上惊讶的表情不像作假,附和说:“是啊,郑军好歹在供销社干了那么多年,突然就这么被辞了,挺意外的。”

  马兰英故作不解,“那你这是?”

  经过了九转十八弯,郑勤荣终于提起她这趟来的正事,缓缓道:“我们家建刚你也知道,当年在初中跟海芸是一个班的,两个人的学习成绩也差不多,本来也是考大学的好苗子,但他这孩子脑袋太木了,为人也不活络。”

  马兰英心想你可真会给你儿子脸上贴金,什么叫成绩差不多,差远了!当年海芸在学校可是遥遥领先的第一,再说姚建刚也不算第二,第四第五还差不多。

  郑勤荣脸皮薄,缓了几秒才又说:“但他学习成绩很好的,也很会写文章,毕业后一直跟我们养殖海带实在太屈才了,也没啥前途,我就想着海芸能不能……让他试试保管员的位置。”

  马兰英急忙拒绝,“这不行,供销社的岗位都是国家分配,海芸又做不了主。”

  保管员相比供销社别的岗位要求要低一点,郑勤荣脸上依然带笑,极尽讨好:“虽然是国家分配,但肯定是从咱们岛上的人来选,我看建刚挺适合的,你就跟海芸提一下。”

  “实在不行,我亲自跟她说吧。”

  郑勤荣说着站了起来,要去找姚海芸,马兰英一把将人拉了回来,劝道:“哎呀,真不行,你说了海芸也不会答应,何必让孩子为难呢。”

  郑勤荣不想放弃,她等了这么久才等来一个机会,难不成儿子要做一辈子的渔民?

  她坚持要找姚海芸,喊了几声,这一下不仅把姚海芸喊了出来,姚昌盛和姚志能也推开门走了出来,徐友月要哄孩子没起来。

  姚昌盛本来都睡着了,迷迷糊糊爬了起来,看清来人是郑勤荣以后匆匆把衣服扣子扣上了,惊讶道:“怎么了?哎呦,凤琴妈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