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供销社主任第18节(1 / 2)





  郑玉花认真听着,余光撇到门口两个偷摸的小脑袋,顿时笑了,伸手拿着苹果唤他们过来:“皮蛋和点点就是他们吧?”

  皮蛋被爸爸叮嘱过今天家里要来军属,没有马兰英的指令他不敢乱动,看马兰英喊他们才牵着妹妹走进来,从郑玉花手里接过了苹果。

  马兰英把孙女抱在腿上,找了块小的苹果喂她,她转头对郑玉花笑道:“就是他俩,一个比一个调皮。”

  “不调皮,挺乖的。”

  郑玉花随军前是他们县城的小学老师,对待孩子很有耐心,笑容和蔼可亲,在等马兰英说完以后也做起了基本介绍,温声道:“我们这边的情况比较简单,我跟我对象叶尚伟是相亲认识的,那会儿他已经在岛上当兵了,不过资历不够,家属不能随军,所以我们俩结了婚以后就一直分居,今年终于等到了名额,就决定过来随军了。”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叶庆红,一个叫叶茂军,庆红今年上二年级了,准备明年让她在岛上继续上学,茂军年龄没到,还没上学。”

  这么一番介绍下来,两家人对彼此的基本情况都有了了解,聊起天来相对来说也没有那么拘束了。

  大人们在一旁聊天,三个小孩子年龄相差不大,也很快玩到了一起,在院子里玩泥巴。

  聊了半个多小时,马兰英看她实在累了,抱着点点出去了,接下来的时间她也没再打扰。

  秋天到了,岛上的太阳落得也早,不到六点天色就暗了下来,家里有贵客,马兰英早早披上围裙去厨房做饭,准备杀只鸡,再蒸点海鲜招待。

  郑玉花听到动静从屋里走了出来,舀了瓢水洗手,“做饭啊?我也来帮忙。”

  她是客人,第一天来怎么能做饭,马兰英急忙把水瓢抢回来,连说三个不行,声音急促道:“我自己能行的,你先坐着吧,陪孩子聊聊天也行。”

  未来还要住在这里两三个月,郑玉花也有心想跟她搞好关系,又拿起围裙要围上,“哎呀,大娘,你别跟我客气,太见外了。”

  马兰英还是顾忌她的身份,要把围裙接过来,纠结道:“这怎么能行?你是叶处长的夫人。”

  “有什么不能行的,夫人也是人,再说现在新时期,人人平等,你喊他叶尚伟就行了。”

  郑玉花笑容谦和,推开她的手,熟练把围裙围上,“我在家带着两个孩子也经常做饭。”

  马兰英看她态度坚决,也没再劝,跟她闲聊起来,“没人帮你带孩子啊?”

  郑玉花摇摇头,“他家三个儿子,我们是老二,爹不疼娘不爱的,公婆只帮我带了一年大的就走了。”

  也是个苦命人啊。

  马兰英深深叹了口气,心想难怪要放弃老师的工作过来随军,她安慰道:“孩子上了学就轻松了,也就这两年了,而且你有知识,在这也能找到工作的。”

  总归跟他们普通渔民不一样。

  郑玉花现在只想先在岛上安顿下来,工作的事,等搬进部队再说。

  她苦笑道:“工作我暂时是不想了,好不容易来找他,到现在连人都没见着。”

  马兰英道:“应该是军队有训练在忙吧,我虽然没去过部队,但也知道自从军队来了以后给我们修了路,还给我们挖了水井,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生活。”

  郑玉花听到她这么说,嘴角总算有了一点欣慰的笑容。

  平时只有马兰英一个人做饭速度就够快了,今天又有郑玉花的帮忙,不到半小时就把晚饭做好了。

  姚志能跟徐友月也下了班,进屋看到郑玉花,高兴过来打招呼问好,郑玉花也问了他们几句制修厂的问题。

  姚海芸今天难得没加班,按时下班回家,马兰英刚好鹅裙以污而耳期无儿把以更新本文从厨房拿了碗出来,看到她便笑了,“我还以为你今天又要加班呢,快洗手,吃饭了。”

  姚海芸往客厅看了一眼,发现家里多了三个人,小声问道:“来了?”

  马兰英冲她眨了下眼睛,“筷子都拿过去了,你洗完手直接过来吃饭。”

  姚海芸回屋放下包,去洗了下手,来到客厅。

  郑玉花立马就猜出了这是马兰英的小女儿姚海芸,站了起来。

  马兰英挽着姚海芸的手,自豪介绍:“这是我小女儿姚海芸,就我跟你说的那个在供销社上班的女儿。”

  郑玉花朝她伸出手来,笑道:“你好,我是郑玉花。”

  郑玉花?

  姚海芸一怔,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她顿了下,试探着问道:“您是不是老师啊?”

  郑玉花微愣,随即笑了出来,检查了一下自己的着装,好奇问道:“怎么看出来的?我有这么明显吗?”

  姚海芸按捺住心里的震惊和慌乱,抬起头对她扬起一抹笑容,“我随便猜的,就是看您气质很像。”

  郑玉花撩起耳后的头发,“是吗?算下来,我教书快满十年了。”

  徐友月也夸道:“我看着也像,郑老师气质很好。”

  郑玉花被夸得害羞了,脸上的表情更加明媚,主动跟姚海芸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问她:“我听你妈说你在供销社上班啊?”

  姚海芸点点头,“是,我是新手,今年七月份刚来供销社上班。”

  郑玉花随口又问了一句:“那你具体是做什么工作的?”

  姚海芸回道:“我是那的主任。”

  这下轮到郑玉花惊讶了,“那可真是年轻有为!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年轻的供销社主任。”

  “今年的分配政策是这样的,为了保证三线建设的需要。”

  郑玉花看向她的目光又多了一层欣赏。

  这顿饭,马兰英做得非常丰盛,清蒸海鲜拼盘、酱焖八蛸、红烧鸡块、凉拌海带丝、淡菜烧豆腐,另外照顾小朋友的口味还蒸了一盘鲜嫩的鸡蛋羹,足足放进去三个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