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6章(2 / 2)


  她觉得何铮只会逢场作戏,还是害谢之事业下滑的推手,怎么配得上谢之。

  谢老师又帅又有才华,会绣花会吹笛子,现在脾气也更好了,谁都配不上!

  田甜从包里掏出笔记本和材料,“谢老师,你微博粉丝又涨回来好多,现在重新破一千万了!还有啊,大家投票选了个粉丝名出来,如果你也喜欢,我们就定了。”

  谢之问:“是什么?”

  “君子。”田甜打开手机,给他看刚结束不久的投票。

  选项里还有竹笋、蟹粉、道袍等等,但君子遥遥领先。

  下面粉丝踊跃评论:

  “我喜欢道袍,这样,谢老师就可以把我……”

  “拉倒吧,谢老师是神仙,谁都不许yy他!”

  “蟹粉太沙雕了,先给pass!”

  “竹笋倒是不错,但苏子扬的粉丝都是苏子叶了,感觉怪怪的,不想跟他家划为一类。”

  “就是,才不要跟他们一起做植物,我觉得君子最好!”

  “我也投君子!谢老师什么都会,人又低调又暖,简直符合我对君子这个词语的所有幻想!”

  “我也喜欢君子,我们以后就是君子,要变得像谢老师一样优秀!”

  朝气蓬勃的女孩子们,热血起来丝毫不输给男生。

  这在谢之的世界,几乎是看不到的。凡俗女子多被严苛的纲常所束缚,糊里糊涂地嫁人,三从四德地过一生。

  田甜见他嘴角出现弧度,便笑着问:“谢老师觉得怎么样?”

  他点头:“非常喜欢。”

  再看田甜拿来的资料,是关于一部电影的。

  《最后十日》

  猛地一看,并不像抗战影片的名字。但细品下来,又透着股紧张感。

  如果结局大团圆,“最后”两个字便代表着希望。如果这电影是悲剧收场,那么“最后”两个字就藏着绝望。

  谢之往下读简介。

  【1945年夏末,在日本投降的前一个月,我国个别地区战况依然激烈。侵华日军为了取道撤退,加足火力开路前行,所到之处,是变本加厉地烧杀掳掠。本故事就发生在南方一个小镇——为了阻止日寇逃窜,也为了保护家乡不受践踏,当地十五个有志青年组织起来,在城楼上自发抗敌。他们靠着顽强的意志,仅用区区土枪,与日军抗衡十日之久……】

  后面还有一段长长的文字介绍,说这个剧本取材于民间真实的抗战故事,当地还设立了纪念馆。

  居然是真实发生的,谢之叹服。

  那个年代的人,意志何其刚强。

  田甜在一旁说:“谢老师,这个故事特别感人,光看简介我都觉得热血沸腾。”

  谢之:“是的。”

  “您如果有空,这两天去见见吴子明导演。”田甜不放心地叮嘱,“范文韬特别喜欢这个本子,就差给吴导跪下了。可主角是个知识分子,他一副硬汉形象不太搭。还有苏子扬那个心机boy也在争取,他现在跟方姐走到一起了,可别再出什么馊主意坑你。”